一直以為《西游記》是禁書,它有太多“罪證”。
僅孫悟空那句“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就很逆天!
并且,嘉靖皇帝朱厚熜癡迷道教,大力推崇道教方術,《西游記》卻多次諷刺道教煉丹術,書中不少道士角色也很負面。特別車遲國國王寵信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三位道士、對佛教百般打壓的情節,很容易被解讀為是在諷刺嘉靖帝的崇道抑佛政策。
還有明朝宦官專權,《西游記》諷刺起公公來也是明目張膽。
在朱紫國,豬八戒將兩個看皇榜的太監稱為“奶奶”。
太監道:“校尉,不要扯他。我等同到館中,便知端的?!卑私涞溃骸澳氵@兩個奶奶知事。”眾校尉道:“這和尚委不識貨!怎么趕著公公叫起奶奶來耶?”八戒笑道:“不羞!你這反了陰陽的!他二位老媽媽兒,不叫他做婆婆、奶奶,倒叫他做公公!”
多損啊,作者是一邊寫一邊偷著樂吧。
烏雞國一節中,烏雞國王被青毛獅精篡奪王位,霸占了“兩班文武,四百朝官,三宮皇后,六院嬪妃”,而這青毛獅乃是一只被閹割過的獅子,這里影射宦官專權也不要太明顯。
明朝的政治風氣遠不如唐朝開明。
唐朝詩人白居易、李商隱可以寫詩諷刺唐玄宗,杜甫可以在詩句中議政,這在明朝初期想都不敢想。
明朝最開始的兩位皇帝,朱元璋和朱棣以重典治天下,出現了因文字“犯忌”而治罪的案例。比如高僧釋來復,他在朱元璋賜宴后寫詩答謝,詩中有“金盤蘇合來殊域”之句,朱元璋認為“殊”字可拆成“歹”“朱”,是在罵自己,便將其處死。
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中,《西游記》被封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在明朝的官方記載中,找不到任何關于封禁《西游記》的記錄。不僅如此,《西游記》在明代傳播得極為廣泛,當時印刷業、書籍出版業蓬勃發展,《西游記》順勢推出了眾多刻本與抄本。
據不完全統計,明朝時期《西游記》至少有十多種刻本,像世德堂本、閩齋堂本等,其中一些版本更是在嘉靖年間就已刊印發行。
另外據《酌中志》記載,每年元宵節,宮廷都會上演大型傀儡戲,其中就有“孫行者大鬧龍宮”這類情節??梢姟段饔斡洝返膬热?,并未觸犯皇帝的忌諱。
到了清朝,雖然文字獄盛行,對文化作品管控極為嚴苛,但《西游記》也并未被全面禁止。只是清朝對一些版本的《西游記》進行了刪改、評點,試圖弱化其中可能存在的敏感內容。
原來《西游記》從來不是一本禁書,終究是我們這些現代人的認知局限了。
你可以當它是娛樂大眾的神魔故事,或是諷刺時政的社會寓言,都是見仁見智的。但正是這種“可淺可深”的解讀,讓《西游記》值得反復被品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