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6月1日的報道,俄聯邦布良斯克州的橋梁,被人蓄意放置了4個爆炸裝置,導致橋梁坍塌,火車經過的時候發生脫軌,至少造成了31人傷亡。
到底是誰干的,這事兒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布良斯克這個地方,位于俄烏邊境,基本上就是前線了。出現這類情況似乎很正常。
但是不少人將這件事,和恐怖襲擊捆綁在一起,認為這么干的人,絕對是恐怖分子,畢竟不排除列車上有大人物,但絕大多數乘客,都是平民。
這不由得讓人聯想起了俄聯邦內部這些年出現的一些被定性為恐怖襲擊的事件。其中大部分,都和一個自治共和國有關,它就是車臣。
2次車臣戰爭,導致俄聯邦遭遇各種恐襲
葉利欽時期,為了阻撓車臣獨立,曾經發動過一次車臣戰爭。最終導致車臣取得了巨大的自治權,其實和獨立沒什么區別。
等到普京上臺以后,再次搞了一次車臣戰爭。這會雙方打得夠慘烈,算得上俄羅斯在現代打過最慘烈的戰爭了。因此,雙方的損失也非常大。
戰爭結束以后,俄聯邦扶持起了卡德羅夫家族,從而穩住了車臣的局面。但事實上,依舊有一支車臣的力量,始終不服俄聯邦。
第一次車臣戰爭中,車臣的獨立之父杜達耶夫被炸身亡,這本身已經導致了車臣內部出現了群龍無首,或者說是為首者眾多的現象了。
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聯邦策反了老卡德羅夫,原本老卡就不怎么服車臣的新話事人馬斯哈多夫,當俄聯邦遞出橄欖枝后,老卡想也沒想就接受了。
結果是老卡在2004年被炸身亡,兇手顯然是老馬的人,他們認為老卡背叛了車臣,給俄國人當了二鬼子。而馬斯哈多夫則在2005年被自己的保鏢干掉了。即便老卡沒了,俄聯邦也在最短時間內,扶持老卡的兒子,也就是現在的卡德羅夫繼位,成為車臣的新話事人。
1999年車臣兩大勢力分道揚鑣后,那些跟隨馬斯哈多夫的車臣人,被打成了叛軍。跟著老卡的那幫人,在俄聯邦的扶持下,成為了正規軍。而老馬的部隊成了叛軍后,則干起了恐襲的勾當。
- 2002年10月,40多名蒙面的車臣武裝分子,直接沖入莫斯科軸承廠的文化宮大樓,劫持了近千人。最終造成了至少129人喪生。
- 2002年12月,一輛車臣人開著的裝滿某彈的汽車,沖向了格羅茲尼政府大樓,導致80多人殞命。
- 2003年5月,同樣的汽車,再次闖入車臣一處區政府大院,導致59人喪生,100多人受傷。
- 2003年7月,兩名車臣女性,在莫斯科圖什諾機場露天搖滾音樂會上,發動了一場有來無回的襲擊,導致17人喪生,60多人受傷。
- 2004年5月,車臣在慶祝對德戰爭勝利59周年的時候,遭到了一幫車臣武裝分子的襲擊,最終導致老卡喪生。
- 2004年9月,一幫車臣武裝分子,劫持了北奧塞梯別斯蘭市第一中學的老師、學生和家長,至少造成了334人喪生。
- 2014年12月,10名車臣武裝分子,占據了格羅茲尼市區的報刊之家大樓,造成了19人喪生。
- 2018年5月,4名車臣武裝分子,帶著燃燒瓶,沖入了格羅茲尼東正教堂,襲擊了一幫東正教徒,造成了3人喪生。
這樣的恐怖襲擊數不勝數,可以說,2次車臣戰爭給俄聯邦帶來的遺禍,至今都沒有徹底消化掉。俄烏戰爭期間,支持烏克蘭的那幫車臣人,其實就是當年被俄聯邦打成叛軍的車臣人。
俄聯邦并未真正征服車臣
車臣境內有俄羅斯人嗎?當然了,他們可以個個都聲稱自己是俄羅斯人。那么有俄族人嗎?車臣境內140萬人中,94%左右,都是車臣人。
他們境內的確有俄羅斯人,但份額只有3%左右。這些俄羅斯人在車臣幾乎沒有任何存在感。這就是目前車臣的現狀。
作為一個俄聯邦旗下的自治共和國,如果沒有足夠的俄族人在其中承擔重要的角色,怎么能讓俄聯邦放心呢?
但車臣的特殊性,導致了這里不可能有大量的俄族人。
- 首先,車臣人和俄羅斯人,在最近幾十年里連續打了2次,造成了數萬人喪生。這屬于難以化解的仇恨了,就算不說,他們也都記在心里。沒多少俄族人敢膽子大到在車臣定居,他們很擔心遭到報復。
- 其次,車臣是自治共和國里非常特殊的一個,這里擁有獨立的司法權,是獨立于聯邦法律之外的。所以俄族人在車臣,需要遵守車臣的法律,這和他們生活在俄聯邦其他地區,完全不同。
- 此外,車臣是一個絕大多數都是伊教徒的自治共和國,而俄族人以東正教為主,他們之間的習俗是完全不同的,很容易產生矛盾。
所以說,一個幾乎沒有俄族人的自治共和國,其自治權是難以想象的。最搞笑的是,俄聯邦幾乎在車臣沒有駐軍,唯一一支駐扎在漢卡拉軍事基地的俄聯邦駐軍,居然大部分也都是車臣人。
因此,你認為俄聯邦征服了車臣嗎?個人覺得還沒有真正征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俄聯邦無法干涉車臣一號人物的接班問題,那就很說明問題了。
前不久,有消息稱卡德羅夫病重,打算讓自己不滿20歲的兒子,在不久的將來接班。結果這事兒遭到了普京的否決。為此兩人搞得不歡而散。
那么事情的最終結果是什么呢?個人大膽地猜測一下,卡德羅夫極有可能是在裝病,這次只是試探一下普京的口風。即便如此,他的兒子在未來依舊能上。
為什么?因為車臣是他們家說了算。光那8000名只屬于卡德羅夫家族的衛兵,就足以鎮住車臣的場子。至于俄聯邦未來是否會插手?還真未必會,因為如果再引起一次車臣戰爭,那事情可就大發了。只要車臣不搗亂,誰來當這個藩王,對俄聯邦來說,并沒有多少影響。
車臣在北高加索的威望很高
俄聯邦最不安定的一個地區,其實就是北高加索地區。因為這里聚集著大量信奉伊教的自治共和國,是俄聯邦內部,自治共和國最為密集的一個地區。
而且,這些自治共和國,多數都集中在邊境地區,極有可能出現里通外國的情況。一旦內外勾結,形成龐大的勢力,那俄聯邦失去這里,也只是旦夕之間的事情。
所以當初車臣起來搞事情的時候,不管耗費多大代價,俄聯邦都要把它給摁住。摁不住車臣,那整個北高加索地區,都會亂起來。
別看車臣只有140萬人左右,人數比較少。其實他們在北高加索地區的威望是非常高的,因為他們是該地區,唯一一個敢于正面和俄聯邦硬剛兩次的自治共和國。
而且,在2次硬剛以后,車臣獲得的自治權,遠大于其他自治共和國。比如說車臣有自己獨立的司法權、財權、行政權乃至軍權。
這些都是其他自治共和國難以享受的,尤其是軍權,俄聯邦旗下20多個自治共和國中,唯一能擁有軍權的,只有車臣。車臣除了2萬多義務兵外,還有8000多人是卡德羅夫本人的私人衛隊。
當初車臣起來搞事情的時候,周圍其他自治共和國,其實也沒少打下手。比如說印古什自治共和國,曾經和車臣合體過,車臣搞事情的時候,他們也沒少幫忙。如果車臣成功了,順帶著它估計也能分出去單干。此外還有達吉斯坦,也是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
所以說,一旦車臣振臂一呼,整個北高加索地區都得震動。問題是,即便是2次戰爭過后,俄聯邦都沒有真正搞定車臣,這才是最令當局感到煩惱的事情。
只能靠巨額補助維持體面
目前俄聯邦維系車臣和俄聯邦之間的關系,采取了多種多樣的方式。其中,打錢絕對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按照部分媒體披露,俄聯邦在戰后,每年都要給車臣50億美元或者300億盧布的經濟補助,以此彌補他們在車臣戰爭中的損失。
等于說車臣人不用干嘛,每年每個人就能分到3500美元的經濟補助。看似不多,但這畢竟是俄聯邦白送的,不要白不要。當然了,具體是否能送到每個人手里,那就不清楚了。
除此以外,車臣國內是有石油的,這些石油的收益,俄聯邦也全部都不要,甚至連稅收都不要。這又是車臣內部的一個重大進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