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國際金融數據機構發布最新報告,中國對外債權總額突破2.5萬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債權國。
在這一龐大的債務網絡中,四個國家因負債規模與還款方式引發廣泛關注。這些國家不僅涉及發展中國家,也包含發達國家,其債務背后折射出復雜的國際關系與經濟博弈。
那你知道欠中國錢最多的是哪四個國家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巴基斯坦以350億美元債務排名第四,但其債務結構更貼近“發展伙伴關系”,背后有著深遠且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巴經濟走廊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旗艦項目,涉及總金額達62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涵蓋公路、鐵路、光纜以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瓜達爾港等項目。這些項目將中國西部地區與印度洋的航運通道直接相連,充分體現了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深度與廣度。
盡管西方國家渲染所謂“債務陷阱”,但中國對巴貸款中,60%為優惠利率貸款,20%為無息貸款,這些貸款的融資成本,遠低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瓜達爾港43年的租約,不僅保障了中國的能源運輸安全,還讓巴基斯坦獲得了港口運營分紅。
2024年,該港吞吐量同比增長40%,帶動周邊就業20萬人。這種共生關系在軍事領域尤為顯著:巴基斯坦軍隊70%的裝備來自中國,有效牽制了印度的戰略重心,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
委內瑞拉以500億美元債務位列第三,其債務性質與其他國家截然不同。作為全球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委內瑞拉因過度依賴原油出口、美國制裁及政策失誤陷入經濟崩潰。
中國向委內瑞拉提供的貸款,通常用于“石油換基建”項目,如安第斯煉油廠和蒂納科—阿納科鐵路等 。然而,由于委內瑞拉國內政治動蕩,這些項目經常陷入停滯。面對債務困境,委內瑞拉目前只能通過延長石油供應協議來緩解壓力。如今,委內瑞拉每天出口到中國的石油大約有50萬桶,其中約30%用于償還債務。
日本作為發達國家代表,以850億美元債務位列第二。這一結果令人頗感意外,但事實的確如此。
如今,這個人均GDP達5.1萬美元的國家,正深陷少子老齡化的困境——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29.1%,社保支出占財政預算的三分之一。為維持全民醫保、養老金等福利體系,日本不得不大量舉債。
中日之間的債務,源于中國對日企投資,技術合作及基建項目的資金支持。日本因資源匱乏和老齡化問題,長期依賴海外市場擴張,而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成為其重要目標。
雙方合作涵蓋制造業、科技研發等領域,例如日本企業在華建廠及中國資本參與日本優質資產收購。盡管日本經濟面臨增長放緩與貨幣貶值壓力,但其穩定的產業基礎和償債能力仍為債務安全提供了一定保障。
債務排行榜榜首的無疑是美國。截至2023年,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達到了1.47萬億美元,這一數字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4.9%,并且超過了其他國家對華債務的總和。這種經濟現象背后,是美元霸權機制在起作用:美國通過發行國債吸引全球資本,從而維持其高消費、高赤字的經濟發展模式。
中國長期作為美債最大持有者之一,持有美債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規避單一貨幣風險,保障外匯儲備的安全性,同時也體現了中美兩國之間經濟聯系的緊密性。然而,隨著美聯儲激進加息導致美債價格下跌,中國自2022年起持續減持美債,僅2024年前兩個月便拋售227億美元,這反映出中國對美元信用體系的戰略調整。
這四國的債務圖譜揭示了中國對外債權的多元策略:既有通過美債維系金融安全,也有以資源抵押支撐發展中國家,更包含通過基建投資實現地緣經濟布局。債務不僅是資本流動的體現,更是國際權力結構的投影。這一連串的數字背后,反映出全球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