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件事后,孟昶很快班師回鑾。此后,張太華被劈死的九天文人觀,經常出現靈異現象。在她死后十幾年的一個元宵節,九天文人觀的道士李若沖晚上從外面回來。走到張太華被雷劈死的地方時,竹蔭樹影里看到一個美貌的女子在哭泣。那女子見了李若沖,輕聲念了一首詩:“一別鑾輿今幾年,白楊風起不成眠。常思往日椒房寵,淚滴衣襟損翠鈿。”剛念完,就消失不見了。李若沖覺得奇怪,將此事告訴了師父唐洞卿。唐洞卿認定此女就是當年被劈死的張太華,此番現身念詩,很可能是想求他們來超度她。
李若沖和唐洞卿當即決定幫助張太華,經過半年時間的準備,在當年的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俗稱鬼節)為她修長生金簡,使張太華的鬼魂得以投生。據傳,張太華留詩感謝:“符吏匆匆叩夜扄,便隨金簡出幽冥。蒙師薦拔恩非淺,領得生神九卷經。”
2.貴妃費氏(生卒年不詳):出生青城(今成都都江堰),幼能文,擅宮詞,被后蜀后主孟昶納入后宮,封為慧妃。費氏非常漂亮?,史稱:“空谷幽蘭,自然淡雅,體態輕盈,容顏絕佳?。”因其美貌和才情,很快得到了孟昶的專寵,賜號為“花蕊夫人”?。
孟昶是一個非常懂享樂的人,其小便器都用七寶裝成,精美無比。統治期間,廣征美女以充后宮。天天飲宴,對平常的肴饌心生厭惡,不能下筷。花蕊夫人別出心裁,取凈白羊頭,以紅姜煮之,緊緊卷起。用石頭鎮壓,以酒淹之,使酒味入骨。切如紙薄,拿來進御,風味無窮,號稱“緋羊首”。每月初一,孟昶必用素食,喜薯藥。花蕊夫人將薯藥切片,蓮粉拌勻,加用五味,清香撲鼻,味酥而脆,又潔白如銀,望之如月,稱為“月一盤”。
孟昶怕熱,每遇炎暑天氣,常覺喘息不定。就在摩訶池上,建筑水晶宮殿,作為避暑的地方。孟昶與花蕊夫人在此逍遙。每次喝醉了,搖擺不定,就伏在花蕊夫人香肩上。慢慢地行到水晶殿前,在紫檀椅上坐下。回頭看花蕊夫人,愈覺冰肌玉骨,粉面櫻唇,格外嬌艷動人。孟昶情不自禁,把花蕊夫人攬在身旁。詞意上來,一揮而就。
就在孟昶與花蕊夫人流年挾彈騎射,游宴尋詩時,中原地區的趙匡胤“黃袍加身”,取代后周君臨天下,國號宋。南征北伐,目標逐漸指向后蜀。花蕊夫人屢次勸孟昶勵精圖治,孟昶總認為蜀地山川險阻,不足為慮。乾德二年(964年),宋朝討伐后蜀,大軍所到之處,蜀兵不戰而潰。從北宋出兵之日算起,才六十六天,后蜀就滅亡了。
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孟昶自縛出城請降。二月,孟昶、花蕊夫人一行人被押赴汴梁(今開封)。宋太祖封孟昶封為秦國公,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孟昶率母親李太后、貴妃花蕊夫人上朝謝恩。太祖覺得花蕊夫人剛到座前,就有一種香澤撲鼻而來。仔細端詳,覺得千嬌百媚,難以言喻。花蕊夫人口稱“臣妾費氏見駕”,那嬌音,如鶯簧百囀,嚦嚦可聽。太祖的兩道眼光,射在花蕊夫人身上,一眨不眨。花蕊夫人瞧了太祖一眼,低頭斂鬟而退。這臨去時的秋波一轉,更是勾魂攝魄,直把太祖惹得心猿意馬。
投降七天后,孟昶暴疾而終,年四十七歲。其母李太后,絕食而亡。宋太祖高規格埋葬了孟昶母子,花蕊夫人少不得進宮謝恩。太祖見她全身縞素,明眸皓齒,玉骨珊珊,就把她留在宮中,通令侍宴。花蕊夫人身不由己,只得婉轉從命。飲酒間,太祖知道花蕊夫人能詩,要她即席吟詩,以顯才華。花蕊夫人吟道:“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三千宮女皆花貌,共斗嬋娟,髻學朝天,今日誰知是讖言。”(曲調《采桑子》)宋太祖趙匡胤聽罷連飲三杯,要她再做一首新詞來。花蕊夫人沉思片刻,再啟朱唇:“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宋太祖有感花蕊夫人的故國之思、亡國之痛,更加增強了對花蕊夫人的愛慕之心。飲了幾杯酒后的花蕊夫人,紅云上頰,嫵媚動人。太祖攜著花蕊夫人的手,同入寢宮。不久,封花蕊夫人為貴妃。自此,太祖每天退朝,必到花蕊夫人宮中,飲酒聽曲。后來,花蕊夫人因介于宋廷權力之爭,在立太子的問題上,觸犯了太祖弟弟趙光義的利益。一次打獵時,被趙光義,即后來的宋太宗一箭射死。太祖雖然英明,也無從追究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