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平淡無奇的一天,我早上到崗后照例想打開空調,不料找遍了辦公室的抽屜也沒有發現。
以為是哪個同事又到處亂扔東西,卻被早到的老同事低聲告知:“遙控器鎖在行長室抽屜里了,昨天辦公室下了通知,不到規定時間、不到規定溫度,不讓開空調了。”
銀行大樓內,空氣仿佛凝滯,窗外的陽光灼燒著玻璃,室內僅靠幾臺可憐的風扇徒勞地攪動著沉悶的熱氣。
天氣預報顯示的氣溫確實不高,可銀行內部結構復雜,壓根不通風,被汗水浸透的襯衫緊貼著椅背,那細微的粘膩感成了“厲行節約”倡議書無聲卻無孔不入的注腳。
1
銀行的這份倡議書,早已超越尋常提醒,成為一套精密至窒息的成本管控規程。
空調必須堅守不低于26度的紅線,不到酷暑嚴寒的極端天氣不得開啟。
紙張被嚴苛計數,非必要打印成為禁忌,打印機旁甚至貼上了監控攝像頭標識,無聲威懾著每一個潛在的多余動作。
燈光必須人走即滅,連一支最普通的水筆也被卷入“革命”,原則上用盡墨汁后只準更換筆芯,筆桿本身需循環服役直至斷裂。
辦公室巡查如同幽靈游蕩,抽查結果直接掛鉤績效與處罰。
這種錙銖必較的“精益管理”,將基層員工壓縮進了一個以“分毫”為單位衡量呼吸的逼仄空間。
銀行如此近乎嚴苛的壓榨內部每一分錢運營成本,絕非源于對“勤儉”美德的突然頓悟。
其背后,是行業整體凜冬已至的冰冷現實。
息差持續收窄,傳統業務增長乏力,利潤指標如山壓頂。
開源之路荊棘密布、步履維艱時,向下壓縮成本便成了最直接、最可見的“速效藥”。
2
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每一支筆芯節省的微末數字,在報表上匯聚,成為修飾那搖搖欲墜的凈利潤的最后一層脂粉。
這本質上是一種黔驢技窮的財務掙扎,是增長無門后向內收縮的無奈自保。
然而,當基層員工在悶熱中強忍汗水、在昏暗燈光下費力辨識單據、反復摳取著那難以更換的細小筆芯時。
一個尖銳的疑問如芒在背:全行上下,果真在同此涼熱,共此艱辛嗎?
倡議書的高標準、嚴要求,其重力似乎只精準地施加于金字塔的基座。
普通員工為打印一張非必要表格可能面臨的處罰而反復權衡時,某些管理層一次規格“合理”的公務宴請賬單,其金額足以覆蓋一個基層網點數月甚至整年的辦公耗材預算。
基層省下的每一分錢,在管理層某些習以為常的“必要開支”面前,脆弱得如同螳臂當車。
諷刺的是,攝像頭對準的是打印機旁多拿的一張紙,而非豪華包廂里杯盤狼藉的殘羹冷炙。
行長室鎖住的是空調遙控器,卻鎖不住某些人員動輒超標的管理費用,僅半年就超百萬的流向。
3
一面是基層員工被要求以近乎苦行僧的方式“共克時艱”,另一面是某些權力位置的“剛需”消費紋絲不動甚至理所當然。
這種割裂感,使得“厲行節約”的倡議在基層眼中迅速褪色,淪為一場帶著荒謬感的制度表演。
“勤儉”異化為單向施加于基層的生存擠壓,“共度時艱”成為僅針對普通員工的口號,所謂“全行一盤棋”便顯露出其虛偽的底色。
銀行確實面臨寒冬,但驅寒的暖意,絕不應僅靠汲取基層員工身上最后那點微溫。
將攝像頭也轉向那些觥籌交錯的角落,讓“節約”的標尺同樣量一量管理者的消費清單,或許才能真正凝聚人心。
若管理層不能以身作則,與基層一同感知那空調26度也驅不散的寒意,一同體驗那反復更換的廉價筆芯帶來的滯澀感,那么無論口號喊得多么響亮,這場運動注定失敗。
基層員工在悶熱中省下的每一度電,在昏暗燈光下省下的每一張紙,在反復摳取筆芯時省下的每一分錢,其價值都將被管理特權的一次次揮霍無情抵消。
制度的天平若始終傾斜,省下的是紙,流失的卻是人心。
銀行這艘大船要穿越寒冬,需要的是引擎系統每一個部件的真實協同運轉,而非僅靠底層艙室水手們徒手劃槳的悲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