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
這個名字不需要前綴,這四個人橫跨多個領域,不僅是一個時代的巔峰,更有各自的“頂尖”級創舉。
筆者曾見,有無數天王擁躉,慣愛排序四人。
但坦白說,他們通常都只圖了一個嘴上痛快,既缺乏標準,也不客觀,實則并無意義。
不如據實而談。
若論“首張專輯銷量”。
郭富城當仁不讓,一騎絕塵。
1990年,他在臺灣發行首張普通話專輯《對你愛不完》,臺灣正版首期銷量二十五萬張,全亞洲銷量超過百萬張。
對比另外三位天王,張學友1985年發行的首張粵語專輯《Smile》,銷量二十萬張,劉德華同年度發行的首張粵語《只知道此刻愛你》,據說486張,黎明1990年發行的首張粵語專輯《相逢在雨中》,約十萬張。
三者之和,再乘以三,仍不能敵郭富城一人。
又即便,以郭富城1992年首發的粵語專輯《跳不完·愛不完·唱不完》來說,超過三十萬張的銷量,也仍是香港樂壇的唯一紀錄。
他當真出道爆紅。
若論TVB”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有請劉德華。
在這個獎項上享受過最多“羨慕嫉妒恨”的香港歌手,非他莫屬。
自1990年首次奪得該獎后,他在1991年、1992年、1994年、1999年和2004年又再獲獎,總計拿過六次。
對比三天王戰果,郭富城奪得三次、黎明奪得兩次,張學友僅一次。
三者之和,才剛好等于劉德華一個人的次數。
當然如果只以四大同臺競爭期間而論的話,郭、黎、劉三人持平,學友則無論如何都是最后一名,而郭富城有過唯一的連莊紀錄。
他們接力譚張,壟斷了整個九十年代。
劉德華數量無敵。
若論華語“三金”影帝獎項。
再次有請劉德華。
他憑電影《暗戰》、《無間道3:終極無間》、《大只佬》和《桃姐》,總計奪得五座“三金”影帝獎杯。
再看另外三位天王,郭富城以《三岔口》、《父子》和《踏血尋梅》,奪得三座“三金”影帝獎杯,黎明以《三更之回家》擒馬封帝,張學友掛零。
很有趣,三者之和,小于劉德華一人數量。
四王當中,劉德華最早拿到影帝獎,郭富城創造了首提即中且連莊影帝的紀錄。
當下劉郭仍然活躍。
若論TVB“金曲金獎”。
張黎聯袂上臺。
二人各自奪得該獎四次,冠絕整個香港樂壇,連橫壓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樂壇的譚張,都無法與他們相提并論。
另外兩位天王則被“零封”。
若論香港電影“一番年冠”數量。
有請郭富城。
他以《風云雄霸天下》、《寒戰》和《寒戰2》三度登頂,并打破一次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紀錄,是雙周一成之后,第一個登頂香港影壇的演員。
劉德華很遺憾。
如果統計三番內“香港票房年冠”,他總計可以算作四次,但《賭神》明顯是周潤發作品,《無間道》雖與梁朝偉平番,但片頭排名居二,而《無間道3》更是被戲份遠少于自己的梁朝偉壓番,所以只有一部一番的《孤男寡女》,可堪為證。
黎明和張學友則更為遺憾,被“零封”。
三者之和,不敵郭富城。
估計無法再追。
若問誰是廣告之王。
郭富城上臺。
自1990年那個機車廣告的傳奇開始,跨越三十余年時光,加諸其身的廣告品牌從未間斷,也率先且不止一次奪得,昔年香港樂壇所設立的廣告歌曲金獎。
以百事為例,可用“流水的明星,鐵打的天王”形容之,不但一輩子免費喝百事,更是全球唯一一位,獲得百事名人堂殊榮的代言人,甚至與百事解約十年之后,仍被重金請回,坐鎮品牌全新一輯廣告片。
無須多論,王者無敵。
四大天王,果然話題蠻多。
而歌、影、舞與時尚,皆在射程之內。
誰與爭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