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沈陽市“振興新突破 分類美遼寧——2025年沈陽市皇姑區百名社區書記生活垃圾分類專項培訓”活動盛大啟幕。在沈陽市城市管理局的指導下,本次培訓由沈陽市皇姑區城管局舉辦。來自皇姑區10個街道、135個社區的百名社區書記及衛生專干齊聚一堂,共300余人參加活動。沈陽市城管執法局、皇姑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參加活動。
圖:皇姑區10個街道、135個社區的百名社區書記及衛生專干參加本次活動
第一部分王瑩老師授課:循法明責,引領分類新風。她首倡“想分會分能分”之理念,闡發“宣傳分、幫助分——三聯模式,引導分——區域聯動”之法,將分類志愿積分納入志愿者積分制度。她強調法規明確無論單位或個人,皆應依循律法,于指定之處所,分類投放生活垃圾。于實行物業管理之區域,物業服務企業當為管理責任人,履行制度制定、分類交付等五項職責。此外,王瑩老師寄望“書記講分類,月月有新貌”之效。
圖:王瑩老師授課
圖:王瑩老師授課
圖:王瑩老師授課
圖:參加活動人員認真聽講
第二部分市城管執法局生活垃圾分類指導處負責人解讀垃圾分類工作,知往明今,共筑分類基石。他先言與基層同志近身交流之感悟,回溯自2016年相關工作之初,至2019年全面拓展,其間歷經疫情,崗位新人頻入,眾人皆有新思。并著重強調,盡管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并非式微,絕非“曇花一現”。眾人需深化認知,重新省視身邊垃圾。言及全球80億人,每日皆生垃圾,萬物需美好家園,垃圾處理當由粗放邁向精細,實現合理歸宿,循環不息。眾人需轉變觀念,秉持“自產自處理自負責”之意識,齊心協力,推動區域變革。
同時,在解讀中亦指出當下存在的現實問題:沈陽日產約6000余噸垃圾。部分人仍存在“生活垃圾分類是自己的事,他人莫擾”之謬念。針對于此,對將要制定的《生態環境法典(草案)》進行解讀,言其內容涉及空氣土地等,并結合其他國家的經驗案例,介紹垃圾分類舉措,強調分類有法可依。投放與收集皆需分類,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弓無回頭箭”。
圖:市城管執法局生活垃圾分類指導處負責人解讀垃圾分類工作
圖:市城管執法局生活垃圾分類指導處負責人解讀垃圾分類工作
下一步,皇姑區將以此次培訓為強大契機,充分發揮社區的基層治理優勢,組織全區社區持續、深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培訓活動,計劃將在下半年開展宣講活動800余場,在全區范圍內掀起一場規模空前、影響深遠的生活垃圾分類新熱潮,形成“百帶千、千帶萬”的強大輻射效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