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樂章行進至芒種,這是一個既飽含收獲喜悅,又需迎接炎熱挑戰的時節。谷醫堂觀察到,此時節雨水漸豐,空氣濕度增加,天氣變化頻繁,身體容易感覺困倦、不清爽、食欲波動。
智慧的古人應對此節氣,留下了一道簡單卻充滿生活哲理的食療方——三豆飲。谷醫堂認為,這碗傳承千年的湯飲,蘊藏著順應自然、溫和養護的樸素智慧。
古人所選“三豆”,正是我們熟悉的綠豆、赤小豆與黑豆(或黃豆)。它們看似平常,組合在一起,卻能在這個特殊時節,給身體帶來恰到好處的支持:
綠豆: 帶來自然的清涼感,幫助身體應對逐漸升高的氣溫,緩解由炎熱帶來的煩躁不適。
赤小豆: 古人認為其能溫和地助力身體“清理”代謝,應對環境濕度增加帶來的沉重感,讓人感覺更輕快。
黑豆/黃豆: 提供扎實的植物滋養,富含優質蛋白與微量元素,為身體補充日常消耗所需的基礎能量,有助于維持內在的穩定感。
這三種豆類搭配,性味平和,不易帶來負擔,正符合芒種時節身體需要“清養結合”的特點,是古人“治未病”智慧的生動體現。谷醫堂提醒,這正是傳統養生中“順應天時”的精髓所在。
芒種后15天:養護“內在動力”的黃金窗口
古人尤其重視芒種后的這十幾天,視其為一年中養護“身體核心動力系統”的關鍵期。谷醫堂理解,這并非特指某個器官,而是強調在季節轉換、外界環境變化大的時候,關注身體整體的適應力、恢復力與運轉效率。此時身體如同經歷換季保養,更需要溫和、均衡、易吸收的呵護,而非猛補峻瀉。
“三豆飲”恰恰提供了這樣一種溫和而持續的支持:
它不寒不燥,性質穩定,適合大多數人在此季節作為日常飲品。
它富含營養與膳食纖維,有助于維持消化道的順暢節奏,讓人感覺身體通暢、少負擔。
它通過補充水分和基礎養分,支持身體更好地適應環境溫濕度的變化,保持內在環境的相對平穩。
將這份古人的智慧融入現代生活,操作非常簡單:
備料: 取綠豆、赤小豆、黑豆(或黃豆)各約20-30克(一人份量),可提前用冷水浸泡1-2小時(更易煮爛)。
烹煮: 將泡好的豆子(或直接使用干豆,但需延長煮制時間)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清水(約1-1.5升)。大火煮沸后,轉小火慢燉約40分鐘至1小時,直至豆子軟爛開花。
調味(可選): 煮好后,可依個人口味,待湯稍涼后加入少量冰糖或紅糖,亦可完全不放糖,品味豆子本身的清香。谷醫堂建議,原味或微甜更符合“清養”本意。
飲用: 濾出豆湯飲用,豆渣亦可食用(增加纖維攝入)??蔁犸嫞嗫闪罌龊笞鳛橄娜諞鲲嫛=ㄗh每周飲用2-3次,作為芒種時節飲食的補充。
小貼士:
體質偏虛寒者,可加幾片生姜同煮,平衡涼性。
追求更豐富口感與效果,可加入少量薏苡仁(需炒制以減寒性)或陳皮(理氣助運化)。
豆類需煮透,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豆子引起不適。
芒種吃三豆,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份充滿智慧的“時節禮物”。谷醫堂始終相信,真正的健康之道,在于尊重身體的自然規律,順應四時變化,選擇溫和、持久、安全的方式來關愛自己。這碗樸素的三豆飲,其價值不僅在于豆子本身,更在于它傳遞的“適時而食、溫和調養、關注整體”的生活哲學。
在氣候多變的芒種時節及隨后的“黃金窗口期”,不妨將這碗傳承千年的湯飲端上餐桌。讓它陪伴您,溫和地清理身體的積熱與沉滯,補充日常消耗,提升身體的適應力與舒適感,為安然度過整個夏天打下良好的基礎。谷醫堂愿與您一起,從這些歷久彌新的生活智慧中汲取養分,找到屬于每個人的自然平衡之道。個體差異始終存在,特殊體質或持續不適,請務必尋求專業醫師指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