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穿越回10萬年前,你會發現這個星球并不只屬于“我們”。在非洲的森林、亞洲的山谷、歐洲的洞穴里,還生活著其他種類的人類。他們和我們一樣直立行走、制造工具,有的甚至擁有火種、語言甚至埋葬死者的儀式。
可今天,全世界只剩下我們這一種人類:智人。其他人類,全部消失了。為什么?我們到底做了什么,才活了下來?
我們不是唯一的人類,但成了最后的贏家
晚更新世,大約10萬年前,地球上至少還活躍著6種人類亞種:我們——智人,以及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弗洛勒斯人、直立人殘余種群等。
他們曾廣泛分布于歐亞大陸和非洲,從直布羅陀到西伯利亞,從印尼小島到非洲大裂谷,人類的譜系一度如“叢林”。
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洞穴,研究人員在一塊女孩的指骨上提取DNA,發現她是一個“跨種混血”:父親是丹尼索瓦人,母親是尼安德特人。
她生活在距今約9萬年前,地處阿爾泰山脈,周圍是針葉林和高原凍土。她的骨骼,證明了不同人類并非完全隔離,而是有真實的交往與融合。
現代人類的身體,也印著這一段歷史的印記。根據基因組研究,現今歐洲人群中平均含有1.5%~2.1%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而東亞人群中攜帶丹尼索瓦人DNA的比例達到4%~6%,其中最著名的一段基因——EPAS1,賦予藏族人高原耐缺氧的能力,正是丹尼索瓦人的“遺產”。
這些證據都表明我們是勝利者,但我們不是純粹的幸存者。我們是混合的后代,是多個古人類的延續。
決定勝負的,不是肌肉,而是語言與協作
從解剖學上看,尼安德特人其實比我們更強壯。他們身高略矮,骨架粗大,肌肉發達,握力極強。最驚人的是,他們的大腦體積平均在1500~1600毫升,甚至超過現代智人的1350毫升。他們會制造石器、掌握火種,甚至懂得埋葬死者。
在法國的拉夏佩爾巖洞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具埋葬約6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遺體。這個人年老,牙齒脫落,腿有骨折愈合痕跡,說明他長期被部落照顧。這是“社會照料”的早期證明。
可即便如此,尼安德特人的部落規模依然很小,通常僅有20~30人。他們的技術更新速度非常緩慢,幾千年用的工具幾乎未變。
而智人在7萬年前的“認知革命”之后,出現了一個巨大飛躍。我們發明了語言——不僅僅是叫喊,而是能講故事、傳神話、建立規則的語言。
在南非布隆博斯洞穴中,研究人員發現了距今7.5萬年前的赭石片,上面刻有幾何圖案。這種“抽象符號”的存在,意味著智人已經開始通過象征系統傳遞信息。
語言讓我們能組織數百人的群體,建立信任、制定分工、擴張勢力。其他人類仍在小團體中狩獵,我們已經能圍獵長毛象,建立多村落聯盟,甚至跨越千里傳播工具和信仰。
協作,是智人最強的“超級能力”。
我們不是消滅其他人類,而是“吸收”了他們
很多人以為,其他人類的消失是因為戰爭或屠殺。但考古學的證據并不支持這種“滅絕模型”。
在中亞、東歐、甚至中國西部的多處遺址中,科學家發現了“混合特征”的骨骼與文化遺留物。例如在烏茲別克斯坦的提西克-塔什洞穴,一個尼安德特人男孩的墓葬中,擺放著6對山羊角作為陪葬。這種儀式感,可能受到智人文化的影響。
在中國甘肅白石崖洞遺址,考古團隊在2019年發現了一具約3.4萬年前的古人類骨骼,基因顯示這是早期智人,但居然攜帶約10%丹尼索瓦人基因,遠高于現代東亞人。這說明,在東亞廣袤區域,智人與丹尼索瓦人曾有長期共處與混血。
可以說他們并非“被我們消滅”,而是“被我們吸收”,成為我們的一部分。
氣候突變,是最后的生死分水嶺
4.2萬年前,地球進入一次突發的氣候劇烈波動期。磁場反轉、太陽活動極小、火山噴發等現象疊加,引發了所謂的“拉尚普事件”。北半球大幅降溫,植物帶南移,動物遷徙,生態系統大洗牌。
對依賴特定環境生活的古人類來說,這是一場滅頂之災。
尼安德特人主要生活在歐洲大陸,依賴森林與大型獵物為生。隨著氣候變冷、獵物減少,他們被迫遷徙,但受限于適應力和種族競爭,最終在直布羅陀的Gorham洞穴留下最后痕跡,約在公元前3.9萬年徹底消失。
弗洛勒斯人生活在印尼的一座孤島上,身高僅約1.1米,被稱為“霍比特人”。當海平面上升、生態鏈崩潰,他們的生存空間被徹底切斷。
而智人呢?我們已經學會了縫衣服、制弓箭、腌制食物、搭建庇護所。我們甚至馴化了狗,成為伙伴和幫手。在東非草原、印度河谷、高加索山地、東南亞熱帶雨林,智人像“生態適配器”一樣迅速擴張。
當災難來臨,我們不是最強的,但我們是唯一能“跳出棲息地”的人類。
最終留下的,不是最強者,而是最適者
尼安德特人比我們更有力量,丹尼索瓦人比我們更具耐寒能力,弗洛勒斯人更節能適應島嶼生態,海德堡人可能更早離開非洲。但他們都沒能跨越那場氣候動蕩與認知轉型的門檻。
而我們,智人,一開始只是非洲草原上的一個小群體,卻依靠語言、協作、抽象思維與高度適應力,最終成為唯一的存活者。
但我們并非獨自走到這里。我們的血液中,仍流著他們的基因;我們的技能里,有他們留下的片段。
我們不是孤獨的贏者,而是多個物種能力的集合體,是一次次融合、選擇、妥協和進化的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