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蘇超”(2025年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正在成為現象級“頂流”。
“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輸了水蜜桃撒鹽”等口號,早已順著互聯網沖出江蘇,火遍全網。官方數據顯示,聯賽前兩輪場均上座人數已達近9000人,超過同期中甲聯賽(即中國足球甲級聯賽,國內足球最頂級的聯賽之一)水平,在端午節期間舉行的第三輪賽事熱度場均觀眾更是突破萬人,徐州、鹽城等多地球場觀眾超過2萬人。
“蘇超”是江蘇省第一屆城市足球聯賽,由江蘇省體育局與各設區市政府聯合主辦,全省13個設區市分別組建以城市命名的代表隊參賽,今年5月10日正式開賽,賽程為期7個月,共85場比賽。據官方信息透露,本次聯賽共有516名球員參賽,年齡從16歲到40歲不等,其中65%以上的球員來自各行各業,包括教師、學生、快遞員、程序員等。
據央廣網報道,比賽開始后,主辦方曾一度擔心無人關注,票價定在10元左右。但隨著比賽熱度的不斷攀升,目前,一張原價10元的門票甚至被炒到了近600元一張。全民關注的熱度也讓體育社區虎撲,為“蘇超”推出積分欄,并與英超、中超、西甲、德甲等專業超級聯賽并列。
(左圖:蘇超門票被炒到600元一張;右圖:虎撲為蘇超推出積分欄)
江蘇各地的文旅消費市場也隨之被激發,端午假期期間,常州、徐州、鎮江針對客隊市民推出景區免票優惠政策;鹽城、南京、泰州結合票根定制了“看球+旅游+美食”等文體旅套餐。美團數據顯示,最近一周“蘇超聯賽”關鍵詞搜索量環比前一周激增16倍以上,6月3日至6月8日,江蘇省內景區預訂同比去年同期增長305%。
蘇超帶來的這把“足球熱火”同樣燃到了二級市場。6月5日上午,體育概念再度放量上揚漲近3.4%,創半年來新高。地處江蘇的體育產業鏈公司金陵體育開盤后不到10分鐘直線20%漲停,連續第3日封板,股價創下兩年新高。
(蘇超爆發帶動足球概念股價上漲)
事實上,蘇超并不是一個特別具有開創型的賽制,除了貴州的村BA、村超之外,已經辦了14屆比賽的廣西桂超聯、發展近十年之久的“浙超”熱度大多平平。蘇超究竟是憑借怎樣的優勢才能在開賽不久后就擁有如此高的關注度?面對這波流量,江蘇各大城市又該如何承接?是否還會出現下一個“蘇超”?
地域梗之外,蘇超還憑什么火?
“散裝江蘇”早已不是秘密,13個設區市之間的“明爭暗斗”、互不服輸似乎都已經刻在每一個江蘇人的DNA里。就連在疫情防控期間,別的省都是一碼通,江蘇13個市有13個“散裝”健康碼。
蘇超則正式將這場“內斗”直接拉到足球場上,南京官方帶頭喊出的“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口號引燃了各地市民的的參與欲和競爭欲,不少江蘇球迷直言,“既定勝負、也決生死”。而通過熱梗出圈,正是近年來不少網紅城市出圈的流量密碼,各種層出不窮的“地域對戰梗”自然將蘇超的熱度推向現象級。
不過,在這種“有對比,也有傷害”的歡樂造梗氛圍之外,蘇超爆火的背后其實少不了地方政府的引導和專業競賽系統的支撐。
2024年11月,江蘇省體育局試點舉辦“足球重點發展城市對抗賽”,由南京對陣蘇州,單場吸引了3.2萬名觀眾,驗證了城市對抗賽的群眾基礎,也被視為是此次“蘇超”的一次試水。據江蘇省足球運動協會副主席王小灣公開介紹,正是這次比賽后,江蘇省組織召開了13市的城市聯賽籌備工作啟動會議。
而在賽制的規則設計上,為了強化地域歸屬感,參賽球員向大學生、個體工商戶等業余群體傾斜,每隊限報3名職業球員,每場高校學生球員同時上場不超5人;通過16—40歲年齡限制,以及戶籍、學籍、社保等屬地條件篩選,確保隊伍充分代表城市。官方數據顯示,此次蘇超13支球隊中29名是職業選手,其余154人是學生,337人是業余愛好者,年齡跨度從16歲到40歲,平均24歲。
在包括賽事的信息統計系統,選派的技術官員、裁判員等細節上,蘇超都是按照職業聯賽的模式和標準執行的。據王小灣介紹,蘇超的舉辦得到了足聯的大力支持,賽程也是使用中足聯軟件編排,部分場次的裁判還是中超的裁判。
另一方面,對于網友的造梗,各市還采取了積極接梗甚至是帶頭造梗的應對,借力打力,在網友們的二次加工、二次推廣之下,將城市之間的地域張力轉化為更多的流量入口。
盡管省內13個設區市之間的“言語對抗”不斷,但都采取的是“只攻擊地名和特色,不上升個人”的態度。在端午假期常州對戰揚州賽事期間,常州政府還大方宣稱,不管比賽輸贏,端午三天,常州所有A級景區都對揚州市民免費開放。
不難看出,無論是造梗、調侃,亦或是競技,“蘇超”所有的環節都切中了人們的情緒價值,助力了蘇超的裂變式傳播。
場上奮力比拼,場下生意不停
作為全國唯一一個全省設區市全部躋身全國GDP百強的經濟強省,江蘇自然不會錯過“蘇超”這波流量變現的機會。
首先受益的就是江蘇各地文旅消費市場。據統計,端午假期超過18萬名球迷涌入各個主場城市現場觀賽,帶動6個主場城市銀聯異地渠道文旅消費總額增長14.63%,鎮江西津渡景區夜游人數較平日增長3倍;鹽城推出的“觀鳥+觀賽”套餐預訂量超過2萬單。
實現“流量—變現”的消費閉環的,還有各地特色美食。
盡管在場上屢戰屢敗,但常州賽區推出的“9.9元門票+蘿卜干炒飯”套餐,已經帶動了本地蘿卜干品牌線上銷量翻倍。在6月1日,南通4:0戰勝泰州、南京1:0戰勝無錫后,南通和南京的特色美食熱度也出現明顯升溫。美團數據顯示,6月2日當天,江蘇地區“南京鹽水鴨”搜索量較上周同期增長74%,“鹽水鴨”菜品套餐的訂單量增長58%;“南通早茶”搜索量也激增367%。
除了文旅美食外,為了支持“蘇超”,各地市民亦掀起了聚會觀賽熱潮。數據顯示,最近一周,“看球酒吧”相關關鍵詞搜索量環比大增407%,“足球酒吧”搜索量環比增長426%。在江蘇省,搜索“酒吧觀賽”熱度排名TOP5的城市分別是南京、蘇州、無錫、徐州、常州。
場上的輸贏只是暫時的,場下的生意才是永恒的,江蘇人把做賽事周邊的生意機會都牢牢抓在自己手中。要知道,往常各大體育賽事上相關的周邊產品,大多都產自浙江義烏。
打開淘寶APP,一款“蘇超”球迷服銷量破千,并成為足球服新品榜第1名;一款“蘇超”隊徽貼紙銷量超過800;一款印著“叫南哥”的帆布袋,同樣銷量破千;這三款周邊產品的發貨地分別在南京、鹽城、常州。
蘇超如何復制?
當蘇超已經進化為一場席卷體育、文旅和經濟的全民狂歡,能不能復制“蘇超”同樣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
事實上,江蘇并不是第一個舉辦省內足球聯賽的地方,“浙江省足球超級聯賽”于2016年創立,“廣西足球超級聯賽”創辦于2011年,這些賽事雖然也曾創造過場觀過萬的記錄,但在出圈程度上,都無法和蘇超相提并論。
上一次引發全網火爆關注的國內足球賽事,是2023年的貴州“村超”(榕江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與蘇超由政府主辦不同,貴州村超是民間自發組織的鄉村賽事。2023年5月13日,村超開幕式吸引萬余人現場觀賽, 2023年“村超”全網綜合瀏覽量突破580億次,在線觀看直播人數超6億人次。
在貴州村超爆火后,部分地方也曾效仿舉辦過本地“村超”,但都未引發較大轟動。另外,相比2023年火爆時期,貴州村超目前的關注度已不及當時。據經濟觀察報報道,相較高峰時期直播間里上千萬次的觀看數,目前,抖音平臺“貴州村超”直播間的觀看人次約在十萬、二十萬左右的量級,熱度趨穩。
如何推進賽事長青,對于江蘇而言,是當下更為關鍵的問題。
王小灣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在他看來,(蘇超)作為一個聯賽而言,未來肯定要逐步走向市場化。但現階段,需要更加冷靜地分析和判斷,怎么把賽事的轉播權益、贊助商回報、特許經營商品、賽事周邊等內容做好科學和專業的規劃,這也是下一步的重點。
對于想要復制蘇超熱度的地區而言,“抄作業”也要抄到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照葫蘆畫瓢”,各地區不同的文化土壤和經濟情況,都需要“因材施教”。王小灣也表示,如果其他地方要舉辦類似比賽,應考慮好賽事的定位,以及結合自己的地域特色。比如貴州村超通過足球帶動鄉村發展,青海的青超將足球和大美青海的旅游特色結合起來。
總之,在互聯網時代,想要實現‘體育+’效應,除了一味的復制模仿之外,更需要有足夠貼合當地特色的運營策略來“滾雪球”,只有不斷地制造新意、不斷地傳播,才能把雪球越滾越大。而想要讓各類“X超”實現從“網紅”走向“長紅”,還需要構建更強大的賽事文化和商業化變現路徑來作為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