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七輪過后,有一個數據可能被大家忽視了——13個隊伍間的42場比賽分別在20個球場進行。這個數據不僅證明了江蘇在體育場館方面的“硬實力”,也見證了“蘇超”一個又一個新紀錄的誕生。
根據“蘇超”競賽規程,常規賽對于比賽地點的要求并不高:在主場球隊所在設區市進行,須具備不低于2000人坐席的天然草標準足球場地。
江蘇省足球運動協會副主席、黨支部書記王小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原來在設置規程的時候,特別怕沒有觀眾來。“當時也是想著畢竟第一年辦,萬一搞個特別大的場地沒人來,冷場也不太好。”
前兩輪的比賽,大部分被安排在當地的體育中心,也有少數放在了大學體育場。但隨著“蘇超”熱度攀升,現場觀賽的需求劇增,多支球隊開始“更換”主場。
從第四輪開始,每個比賽周末都有大球場亮相,并且單個球場的最大容量逐周遞增。這為“蘇超”現場觀賽人數連續4次創下新紀錄,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客觀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球隊的主場幾度更換,似乎變來變去。例如,蘇州隊5月10日第一個主場比賽在蘇州市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行,6月29日第二個主場改為昆山奧體中心,7月20日第三個主場又回到了蘇州市體育中心。
無錫的做法就更為特殊,看上去是把球場“往小了換”。6月4日,無錫方面發布公告:無錫賽區8月16日第9輪、9月27日第13輪的比賽場地移至宜興市體育中心體育場。這兩場比賽原先的場地是江陰市體育中心體育場。宜興市體育中心體育場的場館容納量可達到23000人,比前者反倒要少8000多個。
無錫體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主場設置在江陰、宜興,主要目的是活躍基層足球文化,為全市足球愛好者提供觀看優質賽事的機會,讓更多市民走進球場、了解足球、參與足球。進一步擴大足球人口,為無錫足球發展夯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