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大的一場戲,毫無疑問就是中美貿易談判。
5月12日,這場談判大戲已經拉開了帷幕,雙方在瑞士日內瓦達成了初步協議,而后續的談判時間,也已經設定為90天。
在這90天內,雙方應該怎么談,最后又能夠達成怎樣的協議,應該是很多人關注的重點。
要想理清這一次的談判結果,可能還要從雙方第一次談判開始。
在七年前,也就是特朗普第一任期,中美雙方就曾經過漫長的談判,期間耗時一年半,才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因為病毒、美國大選等因素,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可以說并不理想。
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雖然不理想,但并不意味著雙方沒有為第二次談判做準備。
從最近的細節來看,雙方都在為接下來的談判做準備。例如美國已經在修改關于芯片禁令的相關法規,而我國則進一步完善了稀土出口措施。
從長遠來看,兩個大國之間的貿易分歧,很難完全徹底解決;而談判,更多的是在分歧之中尋合作。
明白了這一點,有助于我們理解中美未來的談判走勢。
所謂談判,本質上就是博弈。
要想達成更進一步的貿易協議,就意味著雙方需要在各自領域內的一些問題做出取舍,而就眼下來看,這仍然很難很難。
換句話說,未來的中美貿易,不管是特朗普還是其他人上任,關稅都將會成為一個常態。
而談判的本質,就是將分歧人為管控在“可控范圍之內”。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目前特朗普的核心訴求仍然是減少貿易逆差。
特朗普之所以對關稅推崇,并認為這是字典里最美的詞,最主要的根源,就是貿易逆差。
4月2日,在對等關稅公布前的一個小時,一位白宮人士就曾公開解釋:“這些關稅是由經濟顧問委員會為每個國家量身打造的,他們所使用的模型,是基于貿易逆差的結果?!?/p>
按照美國的說法,如果一個國家對美國的出口多于從美國進口,那么這就會被認定為貿易逆差甚至是“作弊”,因此就應該被征收關稅,以糾正貿易失衡。
從這個角度來看,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并不是針對那些明確可量化貿易壁壘的國家,而是針對對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國家,不論國家的貧富,或其他因素,只要有貿易逆差,就會被征收關稅。
按照特朗普的設想,既然是貿易逆差,那么要想達成貿易協議,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買美國的商品。
這一點在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也有體現。
當時中美第一階段貿易中,我國承諾2020年和2021年兩年,將在2017年的1512億美元基礎上,額外購買2000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
當時我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更強,因此也更“受制于人”。
在第一任期的貿易談判中,兩國團隊在2019年5月,協議即將達成的時候,再次談崩。當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聲明稱,共識難以凝聚。
這其中,我國有很多底線和紅線,在今天也是不能碰觸的。
例如,在中美貿易協議的150頁草案中,涉及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讓、競爭等七個關鍵章節的承諾,這些都是我國的紅線。
我國要發展,要轉型,而美國對這些東西的限制,本質上還是試圖遏制我國的進步和發展。
這一次,類似的情況也再度出現。
今年4月下旬,美國曾發出一封信,信中列舉了特朗普希望我國采取針對芬太尼的四項舉措。
這些當然是口空無憑的,但更重要的是,這是美國對我國內政的典型干預。
今年雙方的貿易談判,在經過上一次的教訓之后,我國手里的底牌也更足了。
最大的一張牌,且已經被用起來的就是稀土。作為對特朗普關稅的回應,我國已經限制了七種稀土的出口,其中就包括制造AI芯片所必需的元素。
盡管日內瓦會談后我國又取消了這些禁令,但作為底牌,我國還可以再用出來。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估計,我國占全球稀土產量的61%,精煉產能更是達到92%,盡管澳洲和日本越南也已經開采稀土,但要想追上我國,仍然需要很多年。
早在去年,我國就曾禁止出口另一種關鍵礦物銻。
這是一種制造業非常重要的礦物,因為禁止出口后,還導致銻的價格翻了一倍。
我國主導著稀土加工環節,具備極強的規模化優勢,盡管世界其他地區也有這些材料,但由于不具備規?;?,也因此很難和我國進行競爭。
而這,就是我國最大的底牌。
對美國而言,最大的底牌可能就是芯片。
美國一方面保持對我國中低端芯片的高關稅,另一方面,美國對高端芯片尤其是AI芯片也實施了禁運。
今年1月13日,即將卸任的拜登就發布《人工智能擴散規則》,限制了部分高算力的先進GPU的出口。今年5月15日,中美談判后的第二天,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工業與安全局已經開始著手廢除這一規則,并將在未來發布新的替代規則。
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放棄了對芯片的限制,更多的仍然還是將芯片作為談判的籌碼。
對美國而言,還有一個因素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芬太尼。
美國對此應該是認真的,特朗普此前對我國加征的20%關稅,其理由就是芬太尼。
在未來的談判中,芬太尼或許能夠成為一個不錯的突破口,讓兩國關系得到一定的緩和。
但緩和,不意味著就能夠回到過去。
以目前的局勢來看,在關稅和芯片乃至其他領域上,分歧較七年前相比,是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
從這個背景來看,任何貿易協議的達成,都更可能成為權宜之計,而不是長期穩定的基石。
對中美雙方來說,未來或許都要習慣在經貿上越走越遠,然后互相擺脫依賴的過程。但這個過程走完之后呢?
如果兩國在經貿上都沒有太大的聯系的話,接下來的問題,可能只會更大。
而這,也是最大的不確定性。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