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教練更懂國內球員的心理,能更好激發斗志也更了解隊員的特點,根據隊員的特點制定戰術,國內本土教練帶國家隊非高洪波莫屬,說聘請外籍教練的人根本就不懂球,包括足協選帥的專家組,里皮是世界名帥吧?結果怎么樣呢?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要想進世界杯還得靠我們自己!這么多年了,國外教練走馬燈似的一直在換,也沒見得取得什么樣的好成績,反倒是國內教練雖然沒取得多好的成績,但也不至于輸給泰國、印尼這些國家。
講心里話,中國人心里面明鏡似的,中國足球為什么幾十年沖不出亞洲,其實就是被職業化害的,職業化以來最大的弊端就是金錢,足球成了一塊大肥肉,既得利益集團誰都想來咬一口。
職業化前中國球員的選拔體制還是很完整的,青訓體制還是很完整的,人才選撥的公平公正性還是很完整的,國家隊的球員能夠代表中國足球的最高水平,在80年代,中國足球至少在亞洲是一流,現在少體校沒了,足球變成了富人的運動。
一旦踢上職業聯賽,那就是百萬,千萬甚至億萬富翁了,青訓的腐敗程度令人發指,中國足球不從體制上根本改變,根本沒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呀!球員的水平這么差,神仙來了也幫不了你呀。
所以干脆就用本土新生代教練就可以了,不要太迷信國外教練,就算是用國外教練,我覺得首選也是日本或者韓國教練更適合現在這個階段的國足。
別花冤枉錢了,都是納稅人的血汗,沒有男足,影響不了民族復興,也影響不到百姓的衣食住行,最重要的,還不再給國人添堵,所以,直接撤銷機構、編制,省下資金,拉動就業和消費吧,請外教的錢還不如給國內的教練去國外進修一下,最起碼回來還能發揮出作用,讓國內教練學習到足球發達國家的這些足球管理經驗。
歸根結底國足成績不好,根本就不是教練的問題,既然球員不行為什么不用本土教練呢?中國男足的成績真實地反映出足球運動在中國的發展現狀,無論是體制還是經濟、國民認知都不適應足球運動的開展,一句話說就是中國目前沒有足球運動的土壤、肥料和氣候。因此,盡管有十四億人,但真正參與足球運動的人并不多,所謂國足隊員只是矮子中挑出的高個,一場場爛球就不足為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