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吋事評論人士將在6月發生的大規模洛杉磯沖突稱為“洛杉磯暴亂”或“美國內戰”,洛杉磯沖突事件反映了美國深層的政治極化、聯邦與地方對抗以及社會意識形態分裂,這些矛盾與歷史上內戰和沖突事件的邏輯高度相似,遵從新歷史哲學和新社會哲學的相似性原理或等似原理。
聯邦移民局(ICE)在洛杉磯大規模搜捕非法移民,引發了民眾圍堵和暴力沖突。特朗普繞過加州州長,直接部署2000名國民警衛隊,自1965年以來,這是首次未經州政府請求的軍事調動?,紐森要求特朗普撤回國民警衛隊。聯邦用武力壓制地方,這種舉動彰顯了聯邦與地方“權力戰爭”的混亂和荒謬。
?民主黨控制的加州長期與共和黨的移民政策對立,加州州長紐森在沖突事件中公開指責聯邦政府“蓄意煽動”,加州警方拒絕配合聯邦執法?,聯邦與地方的嚴重對立被分析人士稱為“現代版南北戰爭”?,暴亂背后是民主黨和共和黨的角力,特朗普通過移民政策打擊民主黨票倉,加州拉美裔群體支持民主黨寬松的移民政策,民主黨動員加州民眾抗議,將街頭沖突事件升級為“價值觀保衛戰”?。
?抗議者多為少數族裔和左翼,他們與聯邦執法人員的對抗映射了美國“普世派”或全球化支持者與右翼保守派或“美國優先派”的價值觀對立?,街頭沖突中出現了“ICE滾出洛杉磯”等標語,特朗普支持者則喊出了“法律與秩序”口號,兩派的主張形成了鮮明對比?。
?特朗普不僅派出了國民警衛隊,還威脅動員現役海軍陸戰隊鎮壓抗議人群,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甚至稱,“如暴力持續,將會升級行動”?,聯邦的軍事部署模式接近內戰時期的“平叛”邏輯?,警方使用催淚彈、橡皮子彈,抗議者投擲石塊和燃燒瓶,警員和抗議者的傷亡加劇了“戰爭敘事”,有美國議員在直播沖突時稱“這是對社區的戰爭”?。
有學者認為美國已陷入“冷內戰”,即通過非全面戰爭的形式——法律斗爭、街頭暴力等展現社會分裂。聯邦與加州的對抗、美國社會種族矛盾和經濟不平等交織為“冷內戰”理論提供了典型案例。“美國內戰”的標簽不是指傳統意義上的國內戰爭,而是強調了聯邦與州的憲法危機?。洛杉磯沖突的規模和對抗性遠超普通的社會運動,因而被類比為“美國內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