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普京平日也樂意讀點兵法之類的書,學習借鑒并把它用在現實中,這不,最近他又在俄烏局勢中來了個頂級“陽謀”,直接讓澤連斯基亂了陣腳。
普京到底用了什么神奇小妙招?竟然能堪稱“頂級”?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
伊斯坦布爾談判,遺體交換起波瀾
當地時間6月2日,俄烏兩國代表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就和平解決沖突展開了第二輪直接談判,備受全球關注,大家都盼著能給這場持續許久、讓無數人受苦的沖突帶來轉機。
談判結束后,俄羅斯總統助理、俄方談判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向媒體透露了一個重要消息:俄方將在下周單方面向烏方移交 6000 具烏軍陣亡士兵的遺體。
要是烏方有俄軍士兵遺體可以交換,俄方也會接收,這本是人道主義的體現,可后續卻引發了一系列波折。
6日,俄方按計劃行動,把首批 640 名擬交換被俘人員名單交給了烏方,同時將首批 1212 名烏軍陣亡人員遺體運抵交換地點,俄國防部聯絡小組也抵達了俄烏邊境,一切準備就緒,就等烏方前來交接。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約定的時間到了,烏方人員卻不見蹤影,梅金斯基對此表示十分驚訝,烏方出人意料地無限期推遲了接收陣亡人員遺體和換俘時間,他還敦促烏方嚴格按照時間表和雙方達成的協議,趕緊開始移交工作。
烏方推遲接收,背后原因遭猜測
面對俄方的指責,烏克蘭戰俘待遇協調總部在社交媒體上趕緊發文否認,烏方稱,關于交換戰俘,他們已經按照和俄方達成的談判共識,向俄方遞交了交換人員名單。
此名單涉及 “以全部換全部” 方式交換重傷和重病軍人以及 25 歲以下被俘士兵,但俄方遞交的交換人員名單與商定方案不符,烏方提出意見后一直在等待俄方回應。
然而對于交換陣亡士兵遺體,烏方表示雙方雖達成了共識,可壓根兒就沒就交換日期達成一致。
烏方還強調,愿意在已達成的人員交換框架下繼續開展工作,呼吁俄方回歸 “建設性” 工作,在未來幾天落實共識,完成人員交換。
不過,外界可沒這么輕易相信烏方的回應,不少分析認為,烏方推遲接收遺體,很可能和一筆巨額費用脫不了干系。
按照烏克蘭法律,以及烏克蘭高層先前決議出的結果,烏克蘭政府曾向士兵承諾,陣亡撫恤金高達 1500 萬格里夫納,折合成人民幣大概是 260 萬元。
要是按這個標準算,這 6000 名陣亡士兵的撫恤金總額高達 150 多億人民幣,對如今財政狀況捉襟見肘的烏克蘭政府來說,這無疑是一筆難以承受的天文數字。
接收這 6000 多具遺體,就意味著要掏出巨額撫恤金,可不接收,又沒法向士兵家屬交代,更會嚴重打擊烏軍士氣,澤連斯基政府這下真的是左右為難,陷入了一個解不開的死局。
陽謀盡顯,澤連斯基進退兩難
普京這一招,可謂是頂級 “陽謀”,確實表面上這是在履行人道主義責任,主動移交烏軍陣亡士兵遺體。
可往深了看,這背后給澤連斯基政府挖了一個大坑,不管澤連斯基怎么選,對烏克蘭都沒好處,要是澤連斯基選擇接收遺體,支付這筆巨額撫恤金,烏克蘭本就緊張得不行的財政狀況會變得更糟糕。
大家都知道,打仗無異于燒錢,烏克蘭的經濟在戰爭的沖擊下已經千瘡百孔,政府在武器采購、后勤保障等方面都需要大把大把的資金。
這 150 多億人民幣的撫恤金,可能會讓烏克蘭政府在后續調配戰爭資源時沒錢可用,沒辦法購買足夠的武器裝備,進而影響烏軍的戰斗力。
要是澤連斯基拒絕接收遺體,那對烏軍士氣的打擊簡直是毀滅性的,士兵們在前線拼死拼活,為的就是保家衛國,也希望自己萬一遭遇不幸,家人能得到妥善安置。
而現在政府因為錢的問題,連戰友的遺體都不愿意接收,士兵們心里會怎么想?他們還會愿意為這樣的國家賣命嗎?
此外,這種消息一旦在國內傳開,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肯定會急劇上升,畢竟,誰家都有可能有親人在軍隊服役,政府這么對待陣亡士兵,會讓民眾覺得政府不重視士兵的生命,進而對政府的信任大打折扣。
如今澤連斯基采取拖延戰術,試圖先拖著,找到解決辦法,但這一做法,只會讓烏克蘭的負面形象更加坐實,外界也會覺得烏軍為了讓士兵上戰場,許下重金承諾,可到最后卻不想兌現,這和 “拉壯丁” 有啥區別呢?
要是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下去,未來烏克蘭在征兵方面肯定會面臨更大困難,年輕人看到政府這么對待陣亡士兵,誰還愿意主動參軍呢?
就算被強制征兵,在戰場上也難免會心生不滿,誰能保證他們不會做出不利于作戰的舉動呢?
戰場局勢嚴峻,烏軍前景不樂觀
再看看當下的戰場局勢,對烏克蘭來說同樣不容樂觀,烏軍的后勤通道、維修廠、軍工廠在前不久被俄軍一頓猛打,幾乎被 “連鍋端”。
后勤保障對軍隊作戰有多重要大家都清楚,后勤通道被破壞,武器裝備沒法及時運到前線,維修廠和軍工廠受損,武器裝備的維修和補充都成了大難題,這一系列打擊,讓烏克蘭的戰爭潛力遭受重創。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這招 “交換陣亡士兵遺體”,就像一記重拳,狠狠打在了烏克蘭的軟肋上。
澤連斯基現在真的是 “腹背受敵”,前方戰場上壓力巨大,后方又要面對國內士兵家屬和民眾的潛在不滿,還有國際輿論的審視,要是他不能妥善解決這個問題,烏軍內部可能會出現更多混亂,甚至發生嘩變都不是沒有可能。
從種種跡象來看,如今的烏軍似乎已經集齊了所有 “敗軍” 的特征:內部士氣低落,財政困難導致裝備補給不足,領導層決策還陷入兩難困境。
這樣的烏軍,想要在與俄軍的對抗中取得勝利,難度可想而知,被徹底擊敗,或許只是時間早晚的事兒了。
如今俄烏沖突已經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給兩國人民都帶來了巨大傷痛,而這場圍繞陣亡士兵遺體的風波,只是沖突中的一個縮影。
不過說到底,還是真心希望雙方能夠通過和平談判,妥善解決爭端,停止戰火,讓兩國人民都能回歸正常生活。
對于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