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趕慢趕,戲劇性的韓國大選結束了,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絕對的領先優勢當選韓國總統,正當中韓關系即將迎來了轉折點之際,李在明對中美的措辭卻變了,難道韓國以后還要看美國的臉色過活嗎?難道中韓關系就永遠擺脫不了美國的影響嗎。。。
媒體人解飛
精英引領的閱讀平臺
作者|解飛
緊趕慢趕,戲劇性的韓國大選結束了,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絕對的領先優勢當選韓國總統,正當中韓關系即將迎來了轉折點之際,李在明對中美的措辭卻變了,難道韓國以后還要看美國的臉色過活嗎?難道中韓關系就永遠擺脫不了美國的影響嗎?
當地時間6月4日,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表決通過了大選投票結果的議案,確定李在明成為新總統。由于之前韓國沒有現總統,李在明無需交接,只需于4日經過簡單的宣誓等環節就可以直接上任。
韓國民眾對這位新總統寄予了厚望,據韓國選委會通報,今年大選的最終投票率為79.4%,創下了自1997年以來韓國總統大選的最高投票率,尹錫悅在位期間,韓國面臨高利率、高匯率、高油價的“新三高”困境,疊加全球通脹,青年失業率攀升,民生極為困苦。
而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時,第一夫人金建希卻被曝出論文抄襲、干涉人事、收受奢侈品等丑聞,尹錫悅為救紅顏,三次動用總統否決權阻撓《金建希特檢法》,因而引發了民眾憤怒。去年12月,轉折點到來,尹錫悅以“肅清反國家勢力”為由,再次利用總統特權,突然宣布全國緊急戒嚴,民眾壓抑已久的怨懟情緒爆發,憲法法院認定“嚴重違憲”,尹錫悅遭到了彈劾并倒臺。
韓國經歷此番“大劫”,對本次的大選格外上心,李在明這個總統頭銜額度含金量可謂相當之高,其當選后的各項政策也就分外引人注目,尤其是其外交政策,尹錫悅在位時期,韓國配合美國的遏華戰略,開放追加部署“薩德”系統,并簽署《華盛頓宣言》,允許美軍在半島部署戰略核潛艇,在軍事領域徹底站到了中國的對立面。
在經濟方面,尹錫悅又積極參與美國推出的芯片聯盟,配合美國對華技術圍堵,大力推行所謂的“去中國化”和“經濟去風險化”,并試圖堵截東南亞轉口貿易,一系列亂拳打下來,韓國對華貿易30年來首次出現逆差,韓企損失慘重。韓國民眾都期待李在明能為中韓經貿帶來新氣象,李在明競選時也承諾會積極修復中韓關系,強調不會“疏遠中國”。然而,越接近勝利,他的態度就越不一樣了。
在大選前的最后一次記者會上,李在明回答關于對華關系的提問時表示,當選后會推行實用的外交政策,不管是中國,還是日本、俄羅斯、美國,都需要建立友好關系。他這句話將中美俄日都放在了同一個水平上,變相澄清了國內有關他是“親華派”的傳聞。
緊接著,他又指出韓美同盟是韓國外交的“根基”,他將繼續深化下去。又表明,韓國新政府仍會將發展對沒關系作為外交政策中的優先事項。這句話并不令人意外,韓國對韓美同盟的依賴是全方位的。
軍事方面,朝鮮核武器和導彈危機迫在眉睫,韓國需要美國的“核保護傘”;經濟方面,美國是韓國第二大出口市場,尤其在半導體、汽車領域依賴美國技術準入與消費市場,是韓國躋身全球產業鏈高端的跳板;外交方面,韓國也需要借美國的影響力提升國際話語權,融入西方體系。所以盡管李在明比尹錫悅更為理智務實,短期內他不可能,也根本不會去想動搖美韓同盟的根基。
當前最大的不確定性在于,韓國新政府會如何平衡中美關系。《韓民族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李在明定于4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通話,這將是他就職第一天的首個外交活動。
回想尹錫悅當選時,僅僅5小時,他就與美國時任總統拜登通了電話,承諾與美繼續保持密切協調和“減少對華依賴”,還因此被諷刺為“美方的代理人”,李在明今日的決定與尹錫悅當初并無二致,這不免讓人擔憂,李在明政府是否要效仿尹錫悅,又能將對華承諾落實幾分。
仔細觀察亞洲國家,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的國家不在少數,對華政冷經熱的也不止韓國一個,李在明要務實,最好再回顧一下中美日內瓦會晤的結果,重新評估中美博弈的形勢,慎重做出決定和選擇。
敬請關注
媒體人解飛微信視頻號
打開看世界的窗口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所有內容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已做版權保護,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公眾號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發表。侵者必究。
精英引領的閱讀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