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季,千軍萬馬沖過獨木橋的孩子們,現在又要面對新難題——選專業。
最近網上突然刮起一股風,不少人用AI預測"今年十大熱門專業",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大數據這些名詞刷爆朋友圈。好家伙,現在連填志愿都要靠算法算命了?
網友們有支持的,認為比自己琢磨和某些上萬元購買的填報志愿服務好。也有網友認為AI始終只是算法,還是要結合自身情況來看。
網友熱議:
@逍遙7423:比報考老師強,我家孩子的同學花3000倆小時買的報考咨詢,報的還不如我家自己報的好呢。
@CL_FE:誰說不是呢?我當年要是知道這個我填報的時候哪里會那么麻煩,哪里會落榜,嗚嗚嗚
@如也FV:今年的熱門專業,四年后還會如此熱門嗎? 除了對現行行業的了解,報志愿也應該有一定的前瞻性,太難了
@東來發:學校、專業、文理每年都在變,數據是死的,專業是活的。
@漂洋過海的兩條魚:直接讓AI幫考算了。
但說實話,這種"高科技算命"真的靠譜嗎?
我見過太多例子:十年前土木工程火得一塌糊涂,畢業時行業遇冷;五年前金融專業擠破頭,現在券商裁員新聞滿天飛。AI預測的專業再熱門,能保證四年后還吃香嗎?
更魔幻的是,有些家長拿著AI生成的專業清單,硬要孩子報"前途好"的計算機,哪怕孩子數學從來沒及格過。這哪是選專業,簡直是開盲盒啊!
現在網上那些AI預測熱門專業的套路,說白了就是:把往年分數、工資報告、招聘信息啥的都喂給算法,再蹭蹭熱搜詞——比如DeepSeek火了,人工智能專業就成香餑餑;疫情鬧完,生物醫藥突然就成香餑餑了。
但你仔細想想,這不就是用后視鏡開車嗎?看倒車鏡能知道前面拐彎處有坑嗎?十年前最牛的諾基亞工程師,能想到現在都在搞智能手機?五年前學土木的,能料到現在房地產涼成這樣?
你們發現沒有?現在AI越是推薦某個專業,報的人就扎堆往里沖。結果四年后畢業發現——"嚯!同專業的同學比招聘崗位還多!"這不就跟買菜一個道理嗎?大家都覺得榴蓮好吃全去搶,第二天菜市場榴蓮價格直接腰斬。
更坑的是這些AI推薦背后藏著套路:
1.它們算來算去就認錢——哪個專業畢業工資高就推哪個,搞得好像人生目標就是當個賺錢機器
2.數據都是精英路線——算法眼里只有大廠、投行這些光鮮工作,根本看不見普通人的活法
3.制造專業鄙視鏈——把專業分成三六九等,搞得選冷門專業像犯罪似的
這就跟網紅帶貨似的,主播說啥好大家就買啥,結果買回家發現根本不適合自己。選專業最怕就是這種跟風湊熱鬧,AI推薦越火的專業,反而越要小心!
老話說得好,"男怕入錯行"。填志愿這事,真不是簡單看個排行榜就能定的。你得想清楚:
是自己喜歡,還是爸媽覺得好?(別等到大二才發現每天上課像上刑)
是眼下熱門,還是長期能打?(參考土木、房地產專業的興衰史)
是適合讀書,還是適合就業?(有些專業讀研才是起點)
所以啊,AI預測可以當參考,但千萬別當圣旨。建議多問問親戚好友、行業前輩,看看真實就業情況,最重要的是——聽聽自己心里的聲音。
畢竟,用四年時間學一個不喜歡的專業,那可比高考還折磨人。
來源 丨紅網論壇@無名集冊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分享轉載請注明作者!
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