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首位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
文丨海克財經 齊介侖
新能源汽車作為綠色低碳時代備受垂青的交通解決方案近日再被加諸光環。
每年6月5日是2014年4月24日修訂通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的環境日。在2025年6月5日舉辦于重慶的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受聘成為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并在熱烈掌聲中被主持人康輝隆重請到臺前,從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手上鄭重接過聘書。
張興海是生態環境部2019年以來聘任的第七批共6位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之一,同時也是迄今為止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中來自汽車領域的第一人。
張興海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卓有成效的多年深耕探索無疑是其被認可進而被聘任的關鍵。
國家近年持續力推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國務院辦公廳2020年10月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明確提到,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力爭到203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國際競爭力,純電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有效促進節能減排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
國家的需要亦屬張興海的創業所向。張興海已在廣義汽車賽道一路摸爬滾打近40年,他所創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賽力斯及問界品牌,無論是技術實力、產品性能,還是用戶心智,現都已是業內極具競爭力的絕對頭部力量。
隨著國家政策的暖風勁吹和海內外市場的進一步開拓,張興海和他的賽力斯以新能源汽車為發力點將為全球更多目標用戶送去幸福感,而且必將在綠色低碳方向貢獻更大力量。
01
40年蓄力低碳環保
從張興海的創業軌跡里,我們可清晰感知他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高度熱情與戰略遠見。
張興海與汽車的結緣是從汽車配件開始的。
據海克財經了解,早在1986年9月,時年23歲的張興海就已涉入汽車座椅彈簧領域,并由此逐步打開了他的汽車創業的視野。
重慶的產業環境和資源優勢是張興海適時做出判斷和抉擇的重要依據。
地處祖國西南的山城重慶是國家在特定歷史時期于1964-1980年著力推進的“三線建設”的重點地區,其工業基礎深厚堅實,配套能力強,原材料亦頗發達,鋼材品種尤為齊全。
改革開放后,得益于當地一批實力雄厚的軍工企業沿著軍民結合思路所做調改等因素的驅動,重慶的摩托車、汽車產業發展迅猛,特別是在摩托車方向,很快打出了一張名副其實的“中國摩托車之都”的名片,嘉陵、宗申、力帆、建設、隆鑫等摩托車品牌都曾經或直到現在仍在全國消費者中間有著強大的市場號召力。
戰略取舍既關乎時勢又考驗格局。在2003年確知可與國有獨資企業東風汽車集團達成合作后,張興海果斷選擇了與東風汽車集團一道,堅定擁抱汽車工業,踏上了整車制造之路。
而由東風汽車集團與張興海所創重慶渝安合資成立的國內首個汽車行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東風渝安,此后陸續推出了東風小康等知名產品并在細分市場上打響了聲量,成為行業前三。2016年6月,張興海掌舵的小康股份成功登陸上交所。
張興海對低碳環保且智能的新能源汽車的未來頗為看好。因此公司上市前,經由前期周密布局,賽力斯全資子公司SF Motors于2016年1月在硅谷成立。一年后的2017年1月,賽力斯拿到了國家發改委年產5萬輛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核準的批復,成為國內第八家、西南地區第一家獲批新能源乘用車生產核準資質的企業。
02
問界硬核崛起
由產品品牌名稱躍升為公司名稱,讓公司與品牌強關聯,足可見賽力斯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
據官方說法,音譯為賽力斯的SERES一詞,源自古希臘文,意為絲綢之國,指代中國,象征東方,意味豪華。
基于賽力斯過往在包括電機、電控、電池三電技術在內多方面的行業積淀及合作方華為的技術支持,由賽力斯與華為聯合設計打造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問界,首款產品問界M5于2021年12月甫一發布即受到業內廣泛關注。此后迄今,問界已先后發布問界M5、M7、M9、M8等多款廣受目標用戶好評的爆賣產品。
以問界M9為例。據華創證券2025年5月30日發布的研報,在2024年國內40萬-60萬元SUV市場,問界M9以銷量16萬輛、市場占有率34%排名第一;排在第二位的是華晨寶馬旗下寶馬X5,后者銷量8.8萬輛,市場占有率19%。
市場對問界M9的熱烈反饋不止于此。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7日,作為中國豪華汽車代表,問界M9自2024年2月開啟交付以來,已累計交付突破20萬輛,創下了50萬元級車型交付新紀錄。
發布于2025年4月16日的問界M8,同樣是一款被認為有長板無短板的六邊形戰士車型,且填補了40萬元級SUV細分市場問界車型的空白,銷售持續火爆。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20日,即問界M8正式推出34天后,這款售價區間35.98萬-44.98萬元的高端車型,大定已突破8萬輛;而從交付量維度看,該車型5月已交付超1.2萬輛,6月工廠產能再度提升,交付將達2萬-3萬輛。
在強大搭檔即ICT大廠華為的戮力合作之外,問界品牌一系列高光戰績的取得,與賽力斯靈魂人物張興海的堅定信念和強力操盤緊密相關。
張興海在2025年1月寫給公司全體員工的內部信《一個目標干到底》中提到,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意志,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國家戰略支撐,等風來不如追風去;賽力斯2025年的發展目標是問界錨定豪華車陣營,問界M9錨定豪華車銷量持續第一,同時海外市場新能源汽車實現倍增計劃,錨定目標干到底,穩扎穩打,泰山壓頂絕不動搖。
03
海內外市場強勁拓展
賽力斯未來在國內和出海兩個方向均頗具市場潛力。
先看國內。
目前國內居民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不斷提升,國內宏觀政策亦在持續釋放利好。
以近3年為例,國家為促進居民汽車消費,集中出臺了以舊換新、購置稅減免等多項有力提振政策,如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于2025年1月聯合發出的《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這些政策紅利在接下去的一段時間里還將延續,而這對賽力斯等新能源汽車企業綜合運用促銷等手段,推動旗下產品實現更大力度滲透和更廣闊人群覆蓋提供了顯著助力。
國內市場的旺盛需求印證了這一點。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34.4%和35.5%,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已占到新車總銷量的40.9%,較2023年提高了9.3個百分點;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318.2萬輛和307.5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50.4%和47.1%,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已占到新車總銷量的41.2%,較2024年同期提高了10.1個百分點。
調研機構QuestMobile給出了更細分的數據。據QuestMobile,截至2025年3月底,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活躍車輛數已超3000萬輛,轎車、SUV車型活躍量同比凈增量均超500萬輛;從能源類型來看,純電動汽車活躍量已達2091.27萬輛,季度環比增長6.9%,次之的插電式混動汽車活躍量為760.03萬輛,季度環比增長9.0%,增程式汽車活躍量為239.40萬輛,季度環比9.7%。
美譽度日增的賽力斯有望在國內市場拿下更大份額。
這便需要對賽力斯產品背后卓越的自研技術稍加鋪陳。賽力斯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業務的技術科技型企業,其業內領先的技術實力體現于多個方面,比如自研的兼容超增、純電、超混三種新能源動力形式的賽力斯魔方技術平臺,比如1L油可發電超3.65度的賽力斯超級增程,比如首創以場景定義安全為理念的賽力斯智能安全,比如基于物聯網、大數據等多項技術建成的賽力斯超級工廠等。
再看海外。
中國制造業出海當下雖然面臨多種不確定性因素的挑戰,但大勢依舊為穩健增長。
新能源汽車即屬此列。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動能強勁,中國新能源產品繼續在全球綠色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電動汽車出口同比增長8.2%。
張興海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現場接受主持人康輝采訪時介紹說,過去一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汽車銷量約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總量僅約40萬輛,其中中國出口的新能源汽車占三分之一左右,可見雖然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位列全球第一,但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占比仍有巨大提升空間。
“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涉及東南亞11國、南亞7國、中亞6國、西亞18國、中東歐16國、獨聯體4國以及蒙古、埃及共64個國家。而與沿線各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亦屬中國重要戰略部署。
賽力斯積極開拓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海外市場。目前賽力斯汽車已出口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成海外營銷網點1000余個,累計整車出口超50萬輛,而這還遠遠不是終局。
汽車行業首位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花落張興海,可謂恰切精準。這既是對張興海和他所創立的賽力斯過往為綠色低碳所做貢獻的肯定,又是對其未來或可做出更大貢獻提出的期許。而張興海樂在其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