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是高頻需求的好生意。
文來源:聽筒Tech,作者:陳珂,編輯:饒言。本文經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文章原出處。
每逢盛夏,于每個終端而言,都要經歷一場“水戰”。
這種“激烈”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時令剛進入六月,數以萬計的夫妻老婆店、便利店,甚至是煙酒商超,都不約而同將“水”送上貨架的C位。
坐標湖北,在下沉市場經營一家煙酒商超的呂姐,近期就將“賣水”作為未來幾個月賺錢的重頭戲。呂姐經營店鋪已超15年,在她看來,一入夏,煙酒生意就成了淡季,而“賣水”則步入黃金期。
實際上,相比其他生意,呂姐更喜歡“賣水”。在她看來,這永遠都是高頻需求的好生意,明碼標價,不用推銷,省時省事,而且價格和利潤也趨于穩定。
而消費者對“水”的認知和需求提升,也無時無刻不助推新的產品走向市場。
碳酸飲料、功能飲料;礦泉水、純凈水;蘇打水、氣泡水,再到近兩年大火的無糖茶飲......消費者的每一次選擇,都清晰地折射到每家超商和便利店的貨架上,這讓“呂姐們”實現了財富積累,也完成了對水飲行業的改造和升級。
1
“水飲”搶占煙酒店C位
最激烈的對抗和最鮮活的商家選擇,似乎永遠發生在線下。
呂姐就深有體會。
“姐,上東方樹葉吧,這款今年賣得好!”
“姐,把我們的貨架擺在C位,我從公司申請,給你換個大冰箱。”
一進入五月,頭部飲料、水飲品牌就開始爭奪商鋪了。呂姐告訴《聽筒Tech(ID:tingtongtech)》,在業務員的勸說下,呂姐剛剛備貨了不少品牌的水飲。當然,呂姐也笑言,她如愿免費換了一個貼著鮮紅商標Logo的飲料專屬大冰箱,并擺放在了店鋪的C位。
而C位之外,呂姐的商鋪里,還有其他飲料品牌的立式冰箱,里面擺滿了碳酸飲料、紅茶、綠茶,以及功能飲料等等。
圖:呂姐店鋪剛換的立式冰柜
來源:呂姐提供
對于業務員的貨架之爭,呂姐并不排斥。畢竟,作為一個生意人,有錢賺才是硬道理。即便開煙酒商超數年,見證了諸多品牌打得不可開交,呂姐始終認為,“這就是商戰,無可厚非。”
原因很簡單,即便在電商發展到如此成熟的當下,“水飲”這一傳統快消品類,仍然嚴重依賴線下渠道,也是呂姐店鋪常年穩定的現金流。
實際上,呂姐的煙酒商超,曾經歷幾輪嚴重的電商渠道沖擊,幾經調整和創新,才保住現在的規模和客源。不過,盡管品牌商競爭激烈,但飲料和水飲巨頭對線下渠道的重視和保護,也讓呂姐對“賣水”這件事,始終采取開放態度。
背后的原因也很簡單。“水飲”線上化,企業必須支付高昂的物流費用。這個成本,出自品牌方身上。這也是為什么飲料巨頭們,常年征戰線下、搶地盤的原因。
而于呂姐而言,她認為,經營一家快消品小店,“賣水”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品類。
實際上,煙酒生意的淡季在春夏,但這段時間,卻是“水飲”的上升期,“每年一到夏季,賣水生意就會快速地好起來,無論是單瓶銷售,還是成箱,都走得非常快。”
呂姐還發現,消費者買水,基本對價格不太敏感,也不太會“爭價”。一方面,多年來,“水飲”的價格逐漸透明且穩定;另一面,作為“生命之源”,即便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不同,也還是愿意為水付費,“最低,買個不到一塊錢的冰露,大家也不心疼。”
實際上,無論是傳統飲料品牌,亦或水飲巨頭,在多年的競爭和征伐之下,對渠道、市場規模和產品能力的把控已經十分成熟,這也讓產業鏈的每一環盡可能實現有效循環,且價格趨于穩定。
用呂姐的話說,“在飲料行業,價格是區域穩定和透明的。無論是瓶裝礦泉水和茶飲,基本是‘賣一瓶賺一塊’。”
更重要的是,“水飲”由于單品價格不高,對比高昂的煙酒生意,備貨需要的資金壓力要小很多。
且即便是有保質期的產品,品牌商也會不斷到終端去巡檢,“一旦臨期,就馬上更換”,這于飲料行業頭部品牌來說,都是常規操作,也是基礎的售后保障。
種種原因之下,相比其他零售品類,呂姐一直熱衷于“賣水”。而在過去的15年,面對線上平臺和大型商超的強烈沖擊,消費形式也幾經變遷,呂姐曾砍掉無數快消品類,但始終把“水”擺放在貨架的C位。
2
新品類不斷崛起
幾乎快消行業的每一個風口,都清晰地折射到呂姐的超商和貨架上。
比如,跟往年不一樣,今年呂姐的進貨單,除了常規的飲用水、汽水和茶飲外,還加了一個新的品類,無糖茶飲。
“一方面,是業務員在推,有備貨優惠活動。以東方樹葉為例,確實比賣別的水更賺錢;另一方面,最近有不少年輕的消費者來問,指名要求購買這種新式茶飲。”
呂姐感慨,這些年,無論是商家端,還是消費者端,她都切身感受到了人們對水飲市場的消費升級和迭代。
2010年,呂姐最早開店的時候,賣得最好的是娃哈哈純凈水;后來,她開始備貨冰露,原因在于冰露價格比娃哈哈低,在下沉市場,一度十分暢銷。實際上,呂姐還曾短暫賣過幾年恒大冰泉。
不過,到了最近幾年,消費者的首選,不再僅僅盯著價格,而變成了“品質”,他們更喜歡購買“品質更好的水”,尤其是一系列高端飲用水。
而在非飲用水品類,市場的花樣更是繁多,且迭代的腳步更加迅速。
呂姐在剛入行時,市場大火的還是功能性和碳酸飲料,還有含糖類的茶飲,“那時候,飲料的消費不算大眾,大家對飲料的追求,更多在意的是好不好喝,以及喝完能不能產生情緒的多巴胺。”
據呂姐回憶,彼時,統一綠茶、康師傅冰紅茶十分暢銷;還有一部分人,熱衷功能飲料,如紅牛、尖叫、脈動、東鵬特飲等;當然,更多年輕人,他們更喜歡可口可樂這樣的老牌碳酸飲料,還有諸多汽水品牌。
而隨后幾年,人們開始發現,這種純追求“好喝”、“感官刺激”的飲品,似乎并沒有對健康增值。于是,打著“更營養”、“更養生”的口號,植物蛋白飲料開始收割市場心智。
尤其是六個核桃。據呂姐回憶,這種瞄準學生和老年群體心智的植物蛋白飲料,一時風靡,成為日常飲料最時尚的代言。
不過,植物蛋白的風沒刮幾年,市場又開始追求“無糖”、“0糖0卡”了。反映到市場端,各品牌都打“0糖0卡”的標簽,不斷上新氣泡水、電解質水、無糖茶飲。
尤其是這兩年,無糖茶飲更是爆火,這在呂姐看來,“有些不可思議。”
因為,實際上,呂姐早在十幾年前就接觸無糖茶飲了。2011年,農夫山泉旗下的東方樹葉上市,但最早也因為“沒味”、“發苦”,被彼時的網友評為“難喝的飲料”之一。
此前,呂姐一直也對這種口感的飲品不感興趣,也沒有人來門店要求購買。以至于,這么多年,她幾乎沒有在貨架上過無糖茶飲,而十幾年過去后,它卻突然變成了“香餑餑”,不僅年輕人,就是中年人、老年人也喜歡消費。
呂姐感慨,“消費者的心,終究是變了。”
守著一家終端店,呂姐仿佛直觀地看見了,這十幾來年“中國飲料和水飲行業的縮影”。也伴隨著這種縮影的不斷躍遷,呂姐體會到了消費變遷的真正意義。她甚至開始思考,諸如“消費品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這樣的命題。
3
誰是飲料之王?
呂姐的感受,恰巧印證了飲料市場,一條被驗證過的成長邏輯。
日本飲料行業,由于發展歷程和中國市場存在一定相似性,但成熟度更高,某種程度上,也給中國商家帶來一定啟迪。
上世紀50年代,日本經濟處于復蘇期,由于消費品和消費市場體量不足,飲料市場還處于滿足人的基礎需求階段。比如,彼時以碳酸飲料、果汁等基礎品類為主,滿足的是人對飲品口感、情緒多巴胺的追求。
后來,隨著日本經濟的發展及鋁罐包裝技術的突破,飲料市場開始功能化升級,市場出現了罐裝烏龍茶、電解質飲料等。
進入21世紀,日本水飲行業開始向健康化轉型,并出現一些明顯的標志:如無糖茶飲爆發、特定的保健飲料興起,包裝水也在走向高端化。
減糖革命,也在持續深化。據彭博報道,2023年,日本無糖茶零售額占茶飲零售總額的比例達到82.5%,可口可樂在日本也全線無糖化。
而中國市場,一定程度上,正處于健康化轉型的初期。
實際上,無論是2018年元氣森林,以“無糖但有甜味”的赤蘚糖醇推出氣泡水迅速走紅;還是沉寂多年后東方樹葉翻紅;亦或最近,市面頻繁出現的果子熟了、讓茶、茶小開等品牌,都說明一個事實,行業真正開始了無糖茶飲的競爭。
當然,除了飲料品牌商在加大投入無糖茶飲的力度,原葉茶品牌也逐漸滲入無糖茶飲賽道。
今年5月,小罐茶正式進軍無糖茶飲,并發布了無糖茶飲產品。小罐茶副總裁梅江告訴《聽筒Tech》,作為“超級水替”與“超級飲料替”,無糖茶飲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而在梅江看來,對于原葉茶來說,受制于茶文化的特定元素,中國茶即便擁有豐富的歷史,但商業化道路一直走得很慢很難。某種程度上,無糖茶飲給原葉茶打開了新的市場載體。
實際上,小罐茶此前也做過一些創新,比如用“快消思維”完成茶葉這一農產品的重構。而無糖茶飲,搭載消費升級和健康水飲理念,給了中國茶企一條可看得見的路徑。
一方面,市場已經走到階梯式減糖的階段,中國無糖茶飲的市場滲透率還嚴重不足;另一方面,基于做原葉茶的沉淀,和傳統飲料品牌相比,茶企有做差異化產品的可能。
來源:AI生成
不過,盡管市場有可驗證的邏輯,但中國地域差異大于日本,品牌和市場的競爭也更加復雜,無糖茶飲能否再現日本市場“飲料之王”的命題,還有待論證。
但一個事實或許不可避免,未來3-5年,功能型無糖飲、適老化產品、環保包裝將是確定性賽道,品牌商可以通過產學研合作,快速突破特定功能成分應用技術壁壘。
而在呂姐看來,快消品行業永遠都不缺新品,也不缺品牌,缺的卻是“如何避免同質化”,以及“如何讓消費者保持新鮮感”。
比如,就無糖茶飲而言,會不會再次成為貨架上的“過客”,競爭的背后,不僅僅是單一的健康標簽,更是供應鏈、消費場景、用戶教育的綜合較量。
隨著今夏飲料消費旺季的到來,品牌唯有尋找持久的差異化切口,方能在千億市場中贏得持久戰。
(文中呂姐為化名。)
(頭圖和部分配圖來源于《聽筒Tech》自主拍攝。)
(聲明:本文僅作為信息交流,不構成任何投資參考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