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檢察院檢察官調查文物保護情況。(圖片來源:黃埔區檢察院)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境內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南海神廟、近代中國民主革命重要策源地黃埔軍校舊址、玉巖書院、深井古民居等眾多歷史文化古跡。
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州時“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的殷切囑托,2020年,黃埔區檢察院與黃埔區文廣旅局等單位簽訂廣東省首份《關于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檢察公益訴訟合作的工作機制(試行)》,建立“文化遺產檢察官”工作制度,圍繞黃埔區“十古”(古村、古樹、古屋、古廟、古巷、古道、古塔、古井、古橋、古碼頭),加強文化遺產領域司法保護。
此前,黃埔區在全國首設文化遺產監督保育工作站,負責對轄區不可移動文物進行日常巡查保育保護。2023年,黃埔區檢察院“文化遺產檢察官”辦公室掛牌成立后,加強與文化遺產監督保育工作站對接,針對超大城市規劃建設中重大線形工程未經考古調查勘探擅自開展工程建設問題,構建重大線形工程考古前置程序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助力“新時代‘考古前置’工作機制改革廣州實踐”入選全國基本建設考古和文物保護優秀案例。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黃埔區檢察院積極開展紅色資源保護工作,文化遺產檢察官定期巡查。針對發現的問題,該院啟動公益訴訟程序,如通過開展“紅色標語”專項監督行動,助力摸清轄區紅色標語建筑16處共38幅紅色標語底數。
“文物部門與檢察機關的協作,讓黃埔紅色資源得到了更好的保護,‘紅色基因’得以在這片土地上代代相傳。”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五邑大學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崔巖留意到,黃埔區檢察院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崔巖代表了解到,自“文化遺產檢察官”辦公室掛牌以來,黃埔區檢察院聚焦解決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更新同步發展難點問題,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通過辦案推動相關職能部門累計投入7200萬元財政專項經費,相關經驗做法入選廣州社會治理現代化十大創新案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檢察方案”在首屆嶺南文化灣區論壇上被推介。
“廣州黃埔這片土地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正因文物部門與檢察機關的攜手同行煥發出新的光彩,而‘文化遺產檢察官’辦公室在其中發揮著獨特而積極的作用?!贝迬r代表希望黃埔區檢察院發揮公益訴訟制度優勢,持續深化“文化遺產檢察官”工作制度,推動實現文化遺產保護最佳效果。
“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傳承工程、系統工程,需要文物部門和檢察機關持續凝聚共識,協作配合,同向發力,我們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文化遺產?!贝迬r代表說。
來源 | 廣東檢察
編輯 | 劉巖
審核 | 田驍
投稿 | tx3053911(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