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你方唱罷我登場,戰勢風云變幻,排名陰晴不定,爭議烽煙四起。
普遍認為的歌王候選人單依純,以一首顛覆認知的《李白》改編迅速登上風口浪尖,有人認為她是“發瘋文學”,有人認為她是“開創先鋒”,眾說紛紜之下,獲得了第二名。
還有更多人支持的陳楚生,一直有自己的堅持,穩扎穩打,選歌上放飛自我,堅持原則,冷門歌曲一首接一首,亦漸漸偏離歌王的競爭軌道。
唯有美國歌手格瑞斯,慢慢摸索到《歌手》現場觀眾的喜好“命脈”,強大的唱功、加上游刃有余的表現,蟬聯兩次周冠軍,正在向歌王的方向穩步前進。正應驗了我第二期時猜測的,單依純歌王的競爭對手是格瑞斯。
為什么格瑞斯能蟬聯兩次周冠軍,那就要看她是怎么找到高分訣竅的。
1、 選對歌,就成功了一半
不同于陳楚生、單依純的放飛自我,格瑞斯選了一首世界知名的大熱歌《Believer》。
這首歌原唱夢龍樂隊,其創作靈感來自于Imagine Dragons主唱丹·雷諾斯2015年的強直性脊柱炎患病經歷。患病的痛苦讓他渴望“超越”痛苦,從黑暗之中走向色彩斑斕之境。
格瑞斯感受到了這首歌曲的強大力量,也深受這首歌的力量感召,所以選擇了這首作品。
不同的是,她在原作基礎上,強化了歌曲的向上力量,并通過自己強大的聲音特色,唱出了另一個女性版本。
她一身黑裙,眼神堅定、氣場強大,隨著堅實有力的鼓點進入歌曲情境,就像一位大殺四方的女戰士。
她的聲音敦厚、強勁、有力,每個詞匯在她的嘴里,都像是一個重錘,敲擊在人的脊背上,讓人從焦慮、痛苦、抑郁中振奮起精神,挺起其胸膛。
這才是搖滾歌曲的無形威力。這也是原唱夢龍樂隊創作這首歌曲的初衷。
2、 “炫技”炫得毫無痕跡
這首歌曲又是格瑞斯的炫技之作。
她打破原曲電子搖滾的框架,加入交響樂的宏大敘事,讓這首歌曲更添加戲劇張力,同時格瑞斯的明亮高音也得以舒展盛放。
最值得一提的,是她強大的控制力,副歌的連續咬字和嘶吼,都讓她處理得游刃有余。無論是低音區的胸腔共鳴,還是高音轉音,都精準到位,扎實。
她不費吹灰之氣,就碾壓了全場。而這一切都源于她技術上的自信,以及對歌曲主旨的精準把握。
技術是硬功夫,藝術是軟實力,缺一不可。
而格瑞斯通過強大的氣場、霸氣的肢體語言,對歌曲情感深度的感知;又以高超的演唱技法、發自內心的精神力量,將歌曲“抗爭命運”這一主題表達得淋漓盡致。
所以我們看到了她音域跨度達三個八度,高音可以拔地而起,高音區G5以上仍保持質感,輕輕松松就把情緒推至最高處,而且不為炫技而炫技,而是完美平衡了力量與細膩度。
格瑞斯讓我看到了一個強大歌手所具有的質素,也讓我看到了00后歌手一旦激發出野心,那蓬勃的、不可遏制的生命力。
3、 升華原作、改編典范
如果改編不升華原作,那就失去了改編的意義。
與原作相對比,原作的野生味道更濃,而格瑞斯的舞臺版本更成熟圓融。比如將部分的4/4拍段落改為切分音+三連音復合節奏,讓旋律具有了更多變化和自由度,豐富了旋律的色彩。
特別是格瑞斯兩次從低到高拔地而起的大跨度音階,讓作品煥發出了原作所沒有的力量感,讓我感受到了從壓抑到爆發的沖擊力,讓這首歌的內涵更加深化、具象化。
且格瑞斯是很有想法的女生,節目組編曲被她直播吐槽“保守”,也暗示了改編未能讓她完全釋放其想法、創意。
一切的驚艷,原來都有跡可循。
當米奇·蓋頓還受不合適的編曲困擾之時,小小年紀的格瑞斯早就像位將軍一樣把控全局,有能力去掌握自己的音樂命運,她不贏誰贏呢?!
據悉,格瑞絲·金斯勒自幼在歌唱、舞蹈、寫作與舞臺表演方面均展現出了極大的天賦,這讓她既有思想、又有審美、更有演唱技巧,且有著獅子座女生的自信,難怪小小年紀就取得如此成績。
當單依純、格瑞絲這些00后女生在舞臺上綻放光彩之時,就會愈加深刻地認識到,音樂的發展和政治的發展一樣,總是以新生的力量來取代老朽的成分,潮流是無法逆轉和阻擋的。
同時我也相信,格瑞斯憑借其極具張力的嗓音和情感充沛的表達,會在當代流行與靈魂樂壇中嶄露頭角,持續拓展其影響力。她也會成為《歌手2025》歌王的強勁競爭者,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