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在西安某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26歲的小和躺在病床上,血液分離機正緩緩運轉。血液通過導管流經分離機,提取出珍貴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5小時后,這袋“生命種子”被送往千里之外,為一名血液病患者帶去“重生”希望。
周艷龍給小和(左)送上鮮花。 圖/視頻 記者 姬娜
8年前,小和在長安大學讀大一時,在一次校園獻血活動中登記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今年2月,已在黑龍江省擔任基層選調生的他,突然接到陜西省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的電話:“您與一名患者配型成功!”
“什么時候捐獻?”小和的第一反應是驚喜中帶著急切。但當他將消息告知父母時,遭到了反對。“父母誤以為要穿刺抽骨髓,擔心會影響我的身體。”小和為此聯系到母校長安大學建筑學院學辦副主任周艷龍老師,他是陜西省第29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周艷龍用親身經歷打消了小和家人的顧慮:“現在都是外周血采集,和獻血過程類似,不用擔心。”
在3月份進行高分辨配型時出現了“意外”,身高1.75米的小和體重達180斤,血脂偏高。他當即制定健身計劃,嚴格控制飲食,每晚堅持步行兩小時。無論工作多忙多累,同事們總能看到他鍛煉的身影。他說:“我餓點沒關系,患者等不起!”兩個月后,他成功減重至160斤,復查指標全部達標。
(網絡配圖)
6月5日起,小和開始注射動員劑。6月9日捐獻當天,他始終面帶微笑。長安大學的老師們專程趕來探望,周艷龍說:“小和是我們學校第6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更是大家的榜樣。”
陜西省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主任何潔表示,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治療血液病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全省14.4萬名入庫志愿者中,成功捐獻者僅317人。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捐獻造血干細胞既不影響自身健康,又能夠去救別人。
中午采集結束后,小和看著采集袋中370毫升的造血干細胞輕聲說:“希望那位陌生的朋友早日康復。”當被問及為何捐獻時,他撓頭笑道:“順手的事,能幫就幫。”
這個夏天,兩個陌生人的生命將以這種特殊的方式緊密相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