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美洲大陸的智能手機戰場,蘋果的統治地位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6月9日,當Canalys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全方位榜單時,小米又悄悄的嚇了友商一跳。
美洲967%暴漲背后
小米高端化的全球進擊
近年來,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激烈廝殺中,小米的表現堪稱亮眼。
Canalys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在600美元以上價位段廠商出貨量排名中,小米穩居第五,且以81%的加速度持平了谷歌的市場份額。
●圖源:Canalys
在美洲戰場(北美+拉美),雖然蘋果依舊占據近七成的市場蛋糕,但小米這個后起之秀卻憑借967%的超高增速,一舉超越聯想,來到了第四位。
●圖源:Canalys
具體來看,小米在拉美地區的智能手機市場表現同樣亮眼。
在2025年第一季度整體市場同比下降4%的大環境下,小米實現了10%的逆勢增長,以590萬部的出貨量連續兩個季度位列第二。
其中,紅米14C 4G和Note 14系列在100至299美元價格段的持續熱銷,印證了小米“中端突圍、高端滲透”的雙軌策略。
將視角拉回全球,20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969億臺,僅實現了0.2%的微增長。
三星憑借最新旗艦產品和性價比A系列新品,出貨6050萬臺位居于榜首,蘋果在新品的推動下增長明顯,出貨5500萬臺位列第二。
而小米出貨4180萬臺,以14%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三,豐富的生態產品組合成為了在國內外市場強化品牌優勢的有力武器。
回看中國市場,一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達1330萬臺,同比增長39.9%,出貨量和增速雙雙登頂。華為以1290萬臺位居第二,蘋果則成前五名中唯一的負增長品牌,出貨量下滑9%。
十年輪回,小米重新登上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寶座。
●圖源:微博@雷軍
小米手機在美洲的暴漲,絕非偶然,而是其高端化戰略持續發力的結果。
從2020年小米10首次將旗艦手機定價到3999元,小米的高端化探索之路到如今,已經走過了五個年頭。
這五年里小米投入巨大,也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高端產品方法論。
在產品層面,今年的小米15 Ultra功不可沒。號稱 “夜神” 的它,國內首月銷量較上代同期增長超90%,成功突破 了6000元以上市場。
據@數碼閑聊站透露,截止6月1日,小米15系列銷量達到498W左右,已與友商的70系列打得難解難分。
越打越順的高端牌
小米做對了什么
小米高端化戰略的成效,在財報中得到了充分印證。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團總營收達1113億元,同比增長47.4%;經調整凈利潤首次突破百億大關,達107億元,同比增長64.5%。
其中手機業務收入506億元,同比增長8.9%。中國市場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占比達25%,4000元以上價位段市占率提升至9.6%。
這份成績單,可以理解為小米五年高端化戰略的厚積薄發。
小米一季度研發支出67億元,同比增長30.1%,全年研發投入預計達300億元,技術投入已經成了核心驅動力。
玄戒O1芯片的發布是里程碑事件,這款3nm工藝的旗艦SoC,使小米成為全球第四家、中國大陸第一家具備自研旗艦手機芯片能力的廠商。
●圖源:微博@雷軍
雷軍在發布會上坦言:“如果小米想成為偉大的硬核科技公司,芯片是必須攀登的高峰?!?/p>
另一方面,新零售模式打通了小米高端化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3月底,小米中國區線下零售店達1.6萬家,預計年底將突破2萬家。汽車銷售門店已擴展至235家,覆蓋65個城市。
這種“類直營”模式在保證效率的同時,有望將高端產品下沉至縣級市場。其線下渠道出貨量市占率已達12.1%,同比提升3.2個百分點。
●圖源:微博@雷軍
然而,小米的高端化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在品牌形象方面,長期以來在消費者心中,小米的品牌調性是主打性價比。
要想在高端市場徹底站穩腳跟,還需進一步改變消費者對其品牌的固有認知。
在全球高端手機市場,目前蘋果和三星依舊占據著主導地位。
雖然在高端市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不可否認,在品牌影響力和技術專利積累方面,小米與這兩大巨頭仍有不小的差距,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車家全生態
小米的高端野望
如果說手機高端化是小米的前哨戰,那人車家全生態的構建則是其高端化戰略的大后方。
SU7的發布,標志著小米“人車家全生態”戰略已經正式形成閉環。
這一戰略不僅將小米的手機、汽車、AIoT等業務緊密相連,而且實現了跨端智能體驗的無縫銜接,在提升了產品整體競爭力的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加智能的生活體驗。
●圖源:小米集團
SU7的爆火震驚了行業,更以“技術平權”的理念重構了用戶對國產汽車的認知,同時汽車業務也成了小米生態的新引擎。
SU7系列今年一季度共計交付75,869臺,連續6個月單月交付超2萬臺,上市一年累計交付突破25.8萬臺。
小米SU7今年4月單月交付超2.8萬臺,在10萬以上價位段排名第一。
截至5月26日,定價52.99萬的SU7 Ultra鎖單量超2.3萬臺,已經遠超全年目標。
光環的背后,小米汽車也遭遇了成長的陣痛。
3月,一輛小米SU7標準版在事故中起火,引發了輿論危機;隨后,SU7 Ultra因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的“虛假宣傳”爭議,又陷入到數百車主的維權風波中。
●圖源:微博@雷軍
因受負面輿情影響,小米汽車銷量在今年的16-19周已經連續三周環比下滑,第19周銷量已降至0.52萬輛。
面對危機,5G沖浪的雷軍罕見沉默,他說:“過去一個多月,是我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p>
然而,事故結果至今仍未公布,小米汽車的高端形象,還在遭遇嚴峻考驗。
高端長征,小米仍在路上
盡管如此,小米的汽車野心并未止步。YU7 的上市,將成為小米沖擊高端化的又一重磅武器。
這款定位豪華高性能 SUV 的車型,擁有超長續航、小米天際屏全景顯示等一系列豪華配置,全系標配更是展現了小米的誠意與決心。
從目前透露的信息來看,在技術發布會后三天,YU7的留資用戶已達SU7同期的3倍,其中超60%為首次留資用戶。這意味著,它有望吸引更多新用戶,進一步打開新能源車的高端市場。
YU7承載著小米沖擊SUV市場的野心,但也面臨更復雜的競爭環境。
雷軍曾說:“這個世界終究不會是強者恒強,后來者總有機會。”
從1499元的手機到52.99萬元的汽車,小米的高端化已經邁出關鍵步伐。但美洲967%的增長奇跡能否復制,人車家生態能否真正突破高端天花板,仍待時間檢驗。
*編排 | 黃家俊 審核 | 黃家俊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2000萬品牌經理人內參!
聚焦頭部與標桿,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專訪微信:jiangnan254(備注:專訪)
百萬品牌經理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