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會醒目的會徽
手舉火炬的可愛吉祥物
一朵盛開的牡丹花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獎牌
“同心躍”正式亮相!
6月10日上午,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獎牌發布儀式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賽事指揮中心舉行,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獎牌“同心躍”正式發布。
“同心躍”包羅大灣區意象
綻放的牡丹花、憨態可掬的吉祥物、十五運會醒目的會徽……一眼望去,這枚沉甸甸的獎牌要素滿滿。這枚即將成為全國各地健兒們目標的獎牌,出自一個5人的設計團隊之手。團隊由來自周大福珠寶集團的4位設計師和1位廣州美術學院的教師組成。團隊成員林鴻勝介紹,這枚獎牌代表粵港澳三地同心協力,共躍未來,所以取名“同心躍”。
獎牌的一面,十五運會的會徽以三組遞進式層次的立體結構呈現,突顯三地禮花元素。“會徽的位置在中偏上,象征旭日東升。而在會徽的正下方,我們用牡丹象征祖國,詮釋粵港澳大灣區在祖國的懷抱中蓬勃發展,綻放于世界舞臺。”
獎牌的邊緣,三組水圓以獨特的莫比烏斯環形態優雅呈現。“這三組水圓環繞中心的會徽,展示了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個整體的融合態勢與蓬勃活力。”而獎牌外環上精心鐫刻的66道清晰的紋路,則代表著從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至今,走到第十五屆全運會所歷經的66年歷史。
翻過獎牌,另一面洋溢著活潑生機,以“海上國寶”中華白海豚為原型設計的吉祥物躍然牌上。據悉,設計特別采用了浮雕效果及壓邊效果,讓吉祥物的形象從平面躍然而起,營造出立體的視覺效果和豐富的光影變化。“在吉祥物的周圍,我們還使用了一個抽象的水元素,環狀浪濤寓意珠江、香江及濠江三江匯合,浪花所形成的水環首尾相連,融匯成數字‘15’,與第十五屆全運會呼應。”
連接獎牌與綬帶的掛環設計,靈感來源于港珠澳大橋。“我們提取了橋上標志性的‘同心結’元素,既包含粵港澳三地共融發展理念,更體現全運會凝聚全民各界的精神共鳴。”
兩月打磨淬匠心光芒
“在設計的過程中,最難的是如何平衡地呈現各種元素。”林鴻勝表示。粵港澳三地各自擁有非常多代表性文化元素,如何將如此繁復精妙的構思、象征深厚的元素濃縮于方寸獎牌之上,對設計團隊而言是巨大的挑戰。
林鴻勝。資料圖。
兩個多月的時間,整個設計團隊反復雕琢與改良,力求在細節上臻于完美。最終,在交出一份誠意滿滿答卷的同時,也在細微之處做了一些創新的嘗試——
不同于歷屆全運會的獎牌設計,本屆競體項目的獎牌正面首次僅以圖案呈現,完全不含文字信息,展現設計語言的純粹與創新。“在設計的時候,我們聽取了多方意見。我記得有位運動員跟我分享,說獎牌的分量和意義,運動員的心里都很清楚,未必需要用文字去呈現。”林鴻杰透露。經過反復嘗試,設計團隊采納了這一意見,將會徽面的文字和數字都去掉,凸顯了十五運會獎牌的獨特性和辨識度。
作為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全運會從第十三屆開始設立群眾體育賽事,讓更多人投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十五運會的群體項目獎牌特別刻上“發展體育運動 增強人民體質”,引用毛主席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大會所作的題字,體現中華民族對強身健體、增強體魄的體育精神追求。
還有152天,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就將在粵港澳三地正式拉開帷幕。待到賽場爭鋒塵埃落定,“同心躍”將成為領獎臺上的至高禮贊,鐫刻著奮斗與拼搏,被最杰出的運動健兒們珍藏。
清遠發布編輯部
來源:南方+
編輯:張潔雯
校對:陳曉茵??
二審:劉厚斌??
三審:鐘志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