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長安的荔枝》大火,也引起一些爭議。
很多歷史記載都表明,楊貴妃的荔枝來源于今重慶,唐時還有專門的“荔枝道?!蔽乙矊iT撰文說過這問題,詳見《》。但有些人硬是說有可能來源于嶺南,我們今天就來論證一下有沒有這種能性。
在沒有任何保鮮措施的情況下,荔枝一天變色,兩日香淡,三天就變味。《長安的荔枝》里講了很多保鮮方法,最終在11天內把荔枝送到了長安。這些保鮮方式我沒試過,姑且認同他這種辦法可行。
那么,我們就來仔細探討一下,南嶺的荔枝能不能十一天內送到長安?
《長安的荔枝》里講到,最初用了四條路線,荔枝壞了的時候,都還沒有走到一半。最后,設計了一條最佳路線,水陸聯運,才成功送到?!堕L安的荔枝》里并沒有提到最終路線,估計這路線一出,很難自圓其說。
唐朝到嶺南的驛路是這樣的,長安出發走商於古道,抵達襄州(治所在今湖北襄樊),然后換水路抵達鄂州(治所今武漢市武昌),順江而下,過鄱陽湖到洪州(今江西南昌),溯贛江而上到虔州(治所在今江西贛州),經梅關古道翻越南嶺,韶州(今廣東韶關),然后順北江而下到廣州。
這條驛道兼顧了便捷和舒適性,古人有水路肯定不選陸路,但運送荔枝是以速度為第一位的,所以這條路應進行優化。
如果水陸聯運,追求速度第一的話,應該是這樣的路線:
嶺南 (采摘) -> (陸路快馬) -> 郴州 -> 潭州 (長沙) -> (水路湘江) -> 鄂州 (武昌) -> (水路漢水) -> 襄州 (襄陽) -> (陸路快馬-商於道) -> 商州 -> 藍田 -> 長安 (送達)
我們就來逐段分析,這樣的路線運送荔枝要多長時間。
首先確定起點,目前廣東的增城、高州和茂名的一些人士都爭著說荔枝是他們那的,那我們就取離長安最近的增城開始計算。
增城到韶關的直線距離為175公里,高速公路為269公里。古代的驛道肯定沒有現在的高速公路直,我們就算300公里吧,只比高速公路多一點點。
古代“八百里加急”,沿途換人換馬,實際上最快速度也就是每天跑600里。但是,這一個速度還是在華北平原,沒有山路,沒有水網,無需擺渡的情況下取得的。
廣東是出了名的水網密布,古代架橋技術落后,但凡寬一點的河流都需要擺渡。從增城到韶關還要穿越不少丘陵地帶。因此,即使換人換馬,每天能跑出400里算頂天了。
從增城到韶關,即使換人換馬,以最快速度飛馳,需要一天半時間。如果走水路,逆北江而上,耗時更長,需要三天左右。
到了韶關之后,最大的困難來了,就是翻越南嶺。
唐朝時,從廣東翻越南嶺到湖南境內,最便捷的是西京古道,也稱湘粵古道,東漢時期桂陽太守衛颯開通。筆者曾多次駕車翻越南嶺,走的是和湘粵古道差不多并行的107國道,非常曲折蜿蜒。筆者也考察過湘粵古道,狹窄陡峭,寬度就一米左右,馬匹根本無法飛奔。
在唐朝時期,從韶關出發去郴州的話,路線是這樣的:先走水路,逆武江而上,從韶關到樂昌坪石大約100公里。因為是逆水而上,行船一般需要兩天,我們就算他一天半吧。到坪石后,然后從陸路翻越南嶺,具體路線為:樂昌坪石→ 宜章 →郴州。這段路直線距離一百公里,山道至少150公里,即300里。關于翻越嶺南的歷史記載很多,一般需要五天,我們按照騎馬山路最快速度算,起碼需要兩天時間。
因此,從韶關走到郴州,最少也要3天半時間,一般商旅需要10天以上。
這樣一算,荔枝從嶺南出發,走到郴州至少就要5天時間。
從郴州出發,荔枝繼續北上到潭州(長沙),我們還是取陸路,公路距離為318公里,驛道距離至少400公里,即800里。
騎馬從郴州到長沙,要經過湘江、耒水、洣水、淥水等幾條大河,必須擺渡,南方的道路又比較曲折,因此,最快的速度也只能走到每天400里,這已經是最大限度替《長安的荔枝》考慮了。
從郴州到長沙,又要耗時兩天。這樣的話,即使以最快的速度,嶺南荔枝到長沙已經過了7天。
到長沙后,荔枝改走水路,路線為:長沙→ 洞庭湖→ 鄂州(武昌) →襄陽。其中,順水而下約占三分之二,逆水而上約占三分之一。
有人又會質疑,為什么不走陸路?唐朝的時候湖南北部和湖南南部,大湖遍布,水網縱橫,沼澤到處都是,陸路更很難走,比水路還慢。
我們先算順流而下的水路,從長沙到鄂州(武昌),水路約430公里,840里。
唐代杜《通典》的說法“水行一日,輕舟百余里”?!端问?河渠志》:“順流日行百里”,我們把速度再翻一倍,送荔枝的船一天達到200里,這個速度多數都翻船了,也要走4天。產荔枝的季節,還都是東南風,逆風而行,這些不利因素我都不算了。
好了,現在再盤點一下,嶺南的荔枝到了鄂州,已經是11天了。
到鄂州以后,荔枝接著要逆水而上到襄州 (襄陽) 了。根據軟件測算,武漢到襄陽的水路全程為390公里左右,總長780里。這段水路,優勢是順風,劣勢是逆水而上,姑且兩相抵消吧,用時也在4天左右。
好了,荔枝到襄陽已經有了15天了。
接下來走陸路了。路線為:襄州 (襄陽) -> (陸路快馬-商於道) -> 商州 -> 藍田 -> 長安 (送達)。
商於道,即武關道,是沿著河谷路段開通的,雖不如嶺南那么險峻,但也是道路崎嶇,狹窄不好走。
今天,襄陽到西安的公路距離為540公里左右,考慮古驛道的崎嶇程度,我們只加一點點,700公里如何?1400里,快馬即使走出日行500里的速度,也要三天時間。別忘了,這還是在走山路。
現在我們來算一下,荔枝從嶺南到西安,用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條件,也要18天時間。
還有人會來杠,那為什么不走直線距離最短的小路呢?那我回你一句,走小路誰給你換馬,換人?
還有人自作聰明,把廣東到湖南段,由嶺南 (采摘) -> (陸路快馬) -> 郴州 -> 潭州 (長沙) -> (水路湘江),換成了嶺南 (采摘) -> (陸路快馬)->韶關 -> 虔州(今贛州) ->吉安 -> 潭州 (長沙) -> (水路湘江)。從表面上看,繞行江西的話,從梅關古道翻越大大庾嶺容易一點,實際上繞行了250公里以上,時間是差不多的。
唐代李翱寫了一部《南來錄》,他從洛陽至廣州耗時94天(走江西大庾嶺),洛陽比長安還近,所以千萬別高估古代的交通。
我現在小結一下,即使《長安的荔枝》里提到的保鮮技術達到11天,嶺南的荔枝也沒可能運到長安而不變質,因為路途遠不止11天,應該在18天以上。
我文中所規劃的路線總長為4920里,比《長安的荔枝》提到5000多里還要短。
如果有人不服,歡迎您劃出圖來,找出依據來,我洗耳恭聽。
原創不易,敬請關注,感謝每一個遇見的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