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視新媒網)6月7日,2025一帶一路·大灣區中華品牌出海論壇在深圳隆重舉行。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創新樞紐,深圳匯聚中國內地及土耳其、新西蘭、印尼等沿線國家政商領袖,圍繞“規則銜接、產業協同、科技出海”三大維度,啟動多項跨境合作計劃,為“一帶一路”倡議注入市場化新動能。
大會主席黃文健在開幕致辭中指出,粵港澳大灣區依托“5小時全球人口覆蓋圈”,正從“世界工廠”向“全球資源配置中心”躍升。香港全球調解中心與穩定幣法案的落地,標志著大灣區金融法治化邁入新階段:“企業可通過香港離岸架構,以合規方式對接RCEP、CPTPP市場,規避地緣政治風險。”
論壇上,各界嘉賓圍繞國內企業出海路徑展開深度探討。球風國際首席合伙人、中力控股董事長劉建剛先生提出“出海3.0戰略”,中國企業國際化需借香港金融優勢,依托中企赴港上市潮與穩定幣條例,以 RWA(現實資產代幣化)突破資本邊界。品牌出海從“制造輸出”轉向“價值輸出”,借香港產融結合整合資源,應對挑戰,提升全球價值鏈話語權。面對地緣政治與合規挑戰,香港依托“大灣區+一帶一路”協同,推動產能、資本、品牌深度融合,為中國企業開辟全球化新范式。
土耳其商界代表Ozan建議,深圳企業可借力伊斯坦布爾自貿區建立歐盟合規前哨站,突破貿易壁壘進入歐洲市場。深圳一帶一路服務聯盟理事長Caca Wong發布賦能計劃,將打造深企出海數字導航平臺,集成政策咨詢、法律仲裁、金融結算等服務,3分鐘即可生成國別合規方案。新西蘭代表Evan呼吁,利用深圳領先的儲能技術與新西蘭地熱資源合作,共建南太平洋清潔能源走廊,開拓百億級碳交易市場。印尼商會會長透露,印尼新首都建設對智能基建、新能源車需求旺盛,期待與深圳企業共建專屬工業園。此外,企業家高達斌分享“深圳研發+香港融資+東南亞制造”模式,有效縮短科創產品上市周期。
大會副主席、京才控股集團董事長郭超先生強調:“產教融合出海將通過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重構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現代工匠學院”、“魯班工坊”等屬地化人才培養,正在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可持續的智力支撐。”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經濟的橋頭堡與中資企業規模化出海的主陣地,正以“制度型開放”重塑全球規則,以“數字生態”重構產業邏輯,以“產教共融”培育新質動能,加速從技術輸出邁向全球資源配置中心!我們當乘勢而上,以“大灣區中華品牌出海論壇為啟點,以“深圳速度”搶抓機遇,以“灣區智慧”引領未來,共譜“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