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本文根據季益祥在“人效增長”CSPI聯合改進大講堂中的分享整理而成。
分享嘉賓:季益祥,行動教練創始人、愛問AI創始人、CSPI特邀專家。
責編| 柒排版| 拾零
第 9007篇深度好文:6006字 | 16 分鐘閱讀
宏觀趨勢
筆記君說:
OpenAI創始人山姆·奧特曼曾說過:2027年,當GPT-8的智商達到145時,人類平均智商僅為100,而狗的智商大約只有60。
這意味著在不遠的將來,AI看人類,或許就像今天我們看待動物一樣。這正是技術發展帶來的認知顛覆。
與互聯網時代相比,AI會是一個更加偉大的時代。未來20年AI時代能帶來的改變,將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一、我們正在進入一個AI原生時代
技術的進步遠超我們的想象——例如腦機接口的發展,在大腦中植入芯片后,人的智商可能突破170。
這并非科幻設想,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如今的盲人已經可以通過芯片恢復視力,失去四肢的人也能通過意念操控機械裝置。
“人工智能的真正挑戰并不在于它是否具備情感,而在于它是否能在沒有人類干預的情況下進行高級推理和決策。”這句話最早由阿蘭·圖靈在1950年提出,他也因此被稱為“AI之父”。
圖靈還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測試”——如果一臺機器能與你對話超過20分鐘,讓你無法分辨它是人還是機器。那么,人工智能便真正開始了。如今看來,AI早已具備了這種能力。
更令人驚訝的是,AI不僅擅長回答問題,傾聽和提問能力也遠超預期。過去我們認為AI不會傾聽和提問,但像DeepSeek等新一代AI系統已經展現出極強的理解力和共情能力。
它們不僅能捕捉語音信息,還能感知情緒,理解用戶潛在的需求。許多農村老人甚至開始放棄刷短視頻平臺,轉而與AI聊天,因為他們覺得AI“比閨女都懂自己”。
無論是通用模型還是推理模型,都可以扮演企業教練的角色,通過提問的方式和你開展多輪對話,指導你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許多農村老人甚至開始放棄刷短視頻平臺,轉而與AI聊天,因為他們覺得AI“比閨女都懂自己”。
今年,是企業大規模應用AI的元年。
20年前 , 比爾 ·蓋茨 曾說: “Everyone needs a coach.”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教練, 因為每個人都需要反饋,才能不斷成長和進步。 這兩年他一直強調,未來每個人都會擁有自己的AI助理。
360創始人周鴻祎提出要“建立AI信仰”:相信AI是真AI,相信AI是工業革命級技術,相信AI將重塑所有業務,相信不擁抱AI的公司和個人都將被淘汰。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認為,我們已經進入一個AI原生的時代,一個人機通過prompt來交互的時代,10年后,全世界有50%的工作會是提示詞工程。
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們的教育要教孩子如何提問,而不僅僅是解決問題。
我發現,這或許是幾百年甚至千年難遇的歷史節點。因為這次由AI驅動的變革,將超越前三次工業革命的總和,成為第四次真正的工業革命。
回顧歷史上的三次工業革命,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技術如何一次又一次重塑人類社會:
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體力差異,機械力量取代肌肉;
第二次工業革命( 電氣 化 +流 水線 ):打破了技能鴻溝,標準化生產普及全球;
第三次工業革命 (信息化+互聯網) :打破信息不對稱,知識獲取變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第四次工業革命 (人工智能) :正在打破專業壁壘,讓非專業人士也能快速掌握跨領域知識體系。
過去我們認為不可能同時實現的“規模化+個性化+低成本”,如今在AI加持下已成為現實。一個AI助手可以為上億用戶提供完全個性化的服務,其背后卻是近乎零邊際成本的運作模式。
AI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平權機會。普通人也能借助AI工具快速獲取專業知識,甚至在某些場合中“變身專家”。
例如,有位老板分享道,他在飯局上遇到陌生話題時,會借口去洗手間,掏出手機用AI搜索相關信息,回來后便能主導討論。這就是AI時代賦予普通人的新能力。
二、中國企業應用AI的五個段位
在企業里,AI都有哪些層面的應用呢?我把它分為5個段位:
1.個人效能提升(個人+AI)
組織鼓勵員工使用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涉及AI前沿趨勢、工具使用、辦公提效等普及課程。2023年起,部分企業意識到需要把AI與業務流程結合,開發AI決策智能體、管理效能提升系統,例如在采購、審批等環節嵌入工具。
2.組織效能優化(流程+AI)
通過系統梳理工作流程,識別可嵌入AI工具的關鍵節點,從而帶來組織效能的提升。AI的決策智能體,AI管理效能提升、AI賦能各種職能模塊的課程增多,但沒有對原有組織架構做出巨大改變。
3.組織流程再造(AI+流程)
用AI的思想來重新架構流程,意味著有些工作不需要人了。例如:某杭州電商企業全面裁撤模特部門,用AI生成商品圖,不僅消除版權風險,同時成本歸于0,作圖團隊縮減2/3。
另外,他們還萃取50位精通業務的“信息樞紐”專家,為其制作知識數字分身,建立AI咨詢系統。員工遇到問題就可以直接詢問AI,無需打擾本人,釋放專家核心工作時間。
4.業務增長創新(AI+業務)
以上三點屬于數字員工上崗,第四和第五屬于數字老板上崗,從而推動業務創新。
例如:
15:25某咖啡門店業績沒達標觸發預警。
15:30 AI接管門店運營,向方圓2公里內潛在用戶派發“買一贈一”優惠券,店長擔任保安角色。
16:00達標后恢復店長管理,AI撤出。
這就是“數字老板”上崗,用實時數據決策推動業務增長的例子。
5.生產方式變革
AI已經在開始賦能各行業了。我們可以預見:未來通用人工智能AGI真的會到來。我到云南去授課時,發現云南企業每天使用AI的不足10%,大量從業者尚未接觸AI工具,可見中國市場潛力巨大。
在和企業合作AI的時候,我總結出了AI時代轉型的六點思考。
其一,文化:AI轉型最大的絆腳石不是技術(技術已超前),最大的挑戰是組織文化是否做好擁抱AI的準備。
其二,認知:要實現AI變革,必須統一認識。達到普遍的共識,才能推動AI變革,一把手、管理者要起到引領作用。
其三,賦能:不要用AI替代員工,而是用AI鼓勵員工成長。這是企業家應該秉承的重要理念。
即使員工離職,他的競爭力也能大大增強。
其四,場景:場景很關鍵,用好AI重點不是工具,而是找到真實的業務場景。大模型+場景=智能體。
其五,趨勢:管理者不要談技術色變,你可以不精通,但一定要借勢。
其六,點狀:漸進實施路徑。別指望一來就放大招,投資幾百萬開始私有化部署,如果沒有場景都是擺設,先從點狀開始,免費的先用,再逐步放大。
三、工具實戰指南:
五款必備神器
通過幾款實用工具,幫助大家快速提升個人與組織的工作效率。這些工具不僅功能強大,而且操作簡便,是職場精英必須掌握的“數字武器”。哪怕水平不高,但工具用對就會事半功倍。
1.通義聽悟:重塑會議紀要體驗
首先推薦的是阿里推出的「實時記錄」智能體。這款工具能將語音實時轉為文字,準確率高達99.9%。無論是線下會議、線上講座,還是課程錄音,只需點擊“錄音”按鈕,系統即可自動識別并生成完整記錄。
最實用的是,它還能一鍵生成會議紀要和思維導圖。你甚至可以將內容發送給通義千問,要求提煉出“十句金句”或“四到五個關鍵啟示”,整個過程僅需數秒。
此外,該工具支持多人對話識別,能自動區分不同發言者,甚至可以單獨提取某位講者的全部發言,分析其參與度、信息密度,甚至推斷性格特征。
在電腦端使用時,還可對生成文檔進行深度編輯,去除冗余詞句,優化表達結構,最終輸出一篇結構清晰、語言精練的專業文章。
2.Kimi:萬字長文生成專家
第二款推薦的是由月之暗面開發的Kimi長文生成器智能體,它的核心優勢在于“超長文本生成能力”。
例如,我們可以讓Kimi長文生成器智能體撰寫一份關于“改進咨詢”的公司研究報告。只需輸入關鍵詞“上海改進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系統便會從互聯網中抓取所有公開信息,自動生成結構完整、內容詳實的萬字報告。
你還可以提供500字左右的引導語,以幫助AI更好地理解寫作方向,從而輸出更高水平的內容。
AI時代,對人的要求反而是更高的。如果你提供高質量的信息,它就會回饋你高質量的結果;反之亦然。高質量的內容一定取決于你輸入的內容。
3.豆包:智能生活助手
第三款是字節跳動推出的豆包,它的用戶增長速度非常快,已成為繼DeepSeek之后最受歡迎的AI產品之一。豆包的語音交互功能極其流暢,幾乎沒有延遲。你可以通過手機端右上角的電話按鈕開啟語音對話模式,點開“字幕”功能后,即可實現無縫交流。
比如,你可以問:“附近哪家牛肉面最好吃?”,豆包不僅能給出精準答案,還能根據你的位置推送相關店鋪信息,真正成為你的私人助理。此外,它還具備購物功能。你只需說一句“幫我找抖音上的好物”,它就能迅速篩選出優質商品。
4.清言:家庭伴侶
第四款是來自清華團隊的清言,特別適合有孩子的家庭使用。它不僅具備強大的語言理解能力,還支持視覺識別功能,能夠“看懂”圖像和視頻內容。
舉個例子,孩子遇到一道數學題不會做,可以直接拍下題目發給清言。它會像老師一樣一步步引導思考,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
例如:“你知道什么是互余角嗎?兩個角的和為90度就是互余角。那么你能算出角2是多少度嗎?”。這種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習效果,也減輕了家長輔導作業的壓力。
清言還能充當“家庭導游”和“穿搭顧問”。老人早上起床后可以問:“我今天的圍巾搭配合適嗎?”“今天去哪兒玩比較好?”它都能給出貼心建議。
未來,AI將不僅是大腦的延伸,更是五官的延伸,視覺、聽覺、觸覺等功能將逐步完善,真正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5.秘塔:專業級AI檢索與工作流
最后一款推薦的是「秘塔」,對標國外知名工具Perplexity,是一款強大的AI搜索引擎,幾乎已取代傳統搜索方式。
秘塔最突出的功能是圖像識別+溯源檢索。你可以上傳一張圖片,讓它幫你查找出處、相似圖片、應用場景等。
但真正讓它脫穎而出的,是其獨有的“工作流”功能。這是許多咨詢顧問、研究員和企業高管最愛的模塊,也是普通用戶最容易忽略的強大功能。
在“全網”選項下,點擊“工作流”,你會發現大量由全球頂尖機構(如麥肯錫)整理的研究模板和行業報告。你可以利用這些模板快速生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其專業程度堪比“四大”事務所出品。
例如,你可以讓秘塔生成一份關于某行業的市場分析報告,它會自動整合最新數據、趨勢預測、競爭格局等內容,輸出結構嚴謹、數據翔實的專業文檔。
以上五款工具構成了我們在AI時代的“職場五件套”,分別對應語音處理、長文生成、生活輔助、家庭教育以及專業研究五大場景。它們并非高不可攀的技術壁壘,而是每個人都可以快速上手、立竿見影的生產力工具。
四、AI互動的五大層級
大模型用得好不好,最考驗的是提問能力,我把提問分成了五個層級。
第一級:指令模式
90%用戶停留在把AI當百度用,比如直接問:“誰發明了電話?”這類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這種簡答命令式的指令模式適合信息檢索、語言翻譯、簡單問答等場景。對于沒有標準答案的劣構問題指令模式無法發揮作用。
第二級:代理模式(WAR模型)
有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類問題適合代理模式。代理模式適合的場景有:復雜觀點的分析、創意的生成、情感或主觀問題,策略或計劃的生成、跨學科的問題。
提問技巧用“W-A-R模型”來表示:
Who(你是誰):指定AI的角色,如“你是一位經濟學家”;
Action(你要做什么):行動是什么,如“請分析……”;
Requirement(具體要求是):約束條件,如“從三個角度展開”“控制在1000字”。
例如:“你是一位經濟學家,分析人工智能對就業市場的影響,需從行業分布、未來趨勢等角度展開,1000字。”
第三級:教練模式
當你不清楚任務結構時,可以通過多輪對話構建框架并生成內容,再對它進行反饋和迭代。比如,老板讓寫一份市場調研報告,你可以問AI:
你是某行業的資深專家,請告訴我一個好的市場調研方案包含哪些結構?生成框架后再填充內容。
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1.框架:你作為營銷專家,請說明電商市場分析報告的標準結構。
2.內容:根據生成的目錄要求,請詳細展開“用戶畫像分析”章節。
3.反饋:第三部分數據案例不足,補充近三個月抖音的銷售數據。
第四級:共創模式
與AI進行20輪以上深度對話,雙方共同參與創作萬字文檔。這一層級超越單向輸出,進入“人機共創”的階段,強調AI不僅是工具,更是合作伙伴。
提問方式例如:
“我覺得……你覺得呢?”“我們可以從哪些角度優化這個方案?”“如果我是某行業的CEO,你會建議我怎么做?”
AI能為人類提供新視角,激發其創造力,避免思維定勢,打破經驗壁壘,實現“1+1>2”的協同效應。
第五級:智能體模式
很多人會問,能不能不要這么復雜,三五個字就能讓AI給出高質量的回應呢?
答案就是智能體,這就又回到了指令模式。我判斷,未來智能體很有可能替代APP,成為新的流量入口。
智能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工具智能體:專注于功能優化(如文檔校對、數據分析)
2.角色智能體:模擬特定角色完成任務(如客服、項目經理助手)
3.公司智能體:服務于企業內部,支持管理、運營和決策
4.行業智能體:針對行業需求設計,具備專業知識(如醫療、金融)
智能體是一種感知環境進行決策和執行動作的人工智能代理,它具備了獨立思考和調用工具逐步完成給定目標的能力,它不再是一個被動響應問題的工具,而是一個可以主動參與任務閉環的“數字員工”。
五、構建企業自己的智能體
智能體是大模型與工作場景價值傳遞的橋梁。
最簡單的智能體就是AI問答機器人,把組織里的知識分門別類放到大模型里,例如把8萬字的專業書籍上傳知識庫,生成問答機器人。某法律公司智能體已存儲20萬份判例,咨詢響應速度比人工快300倍。
如果想要構建公司可控,且懂我們的智能體,條件好的可以構建平臺。
舉一些例子:
1.貝殼集團:構建四大事業線專屬智能體,覆蓋數據分析、文案生成、客戶溝通等高頻任務,每位員工每天可節省數小時手工操作時間,提升整體運營效率達10倍以上。
2.深圳福田區:開發了政務領域系列智能體,數字員工所做的工作包括:產業鏈匹配分析、企業專利分析、企業布局與戰略、會議紀要、盡職調查、公文審核、勞動仲裁、決議書、心得體會等等。單項任務處理時間從半天縮短至十分鐘以內,顯著提升政務服務效率與精準度。
3.八馬茶葉:為3萬導購人員部署AI對練助手,模擬真實客戶場景進行話術訓練,自動判斷回答質量,給出改進建議,新員工上崗周期大幅壓縮,培訓成本下降80%。
4.新紫光:用AI智能體做案例開發,它發現讓AI掌握深度訪談和引導技巧,像咨詢顧問一樣與專家對話。在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確認和追問,挖掘與總結對話中的核心點,最終將對話記錄整理成標準案例,讓專家將精力聚焦在“經歷回顧”上,AI負責挖掘其中的閃光點,并完成文字工作。這就是AI萃取師,重構培訓。
另外,我們也可以在豆包上做智能體,更復雜可以使用扣子智能體。
比如生成一個標書智能體,提示詞框架可以參照背景介紹、個人資料、技能要求、目標設定,也可以用Kimi來生成高質量提示詞。
然后上傳公司文檔,通過扣子設定工作流。輸入標書要求,就可以得到一個新的標書,還可以一鍵轉發到飛書和豆包上。目前,扣子是全球最大的智能體平臺。
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不要和馬兒比賽跑,而是騎在馬兒身上跑。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連3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