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剛過,麥浪翻滾的田野迎來收割季。
老農們眉頭緊鎖盯著積水田埂,排水溝挖得再深也趕不上雨勢。 氣象臺最新預警顯示,未來三天江淮流域將出現持續性暴雨。 “夏至在尾,雨多穿襖”的農諺正在應驗!
農田積水超10厘米就會導致小麥倒伏,已收割的麥穗泡水會發芽霉變。 安徽阜陽部分鄉鎮單日降雨量突破150毫米,相當于往年整個六月的降水量。 排水泵晝夜不停工作,可田里水位還在以每小時3厘米的速度上漲。
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這次真派上用場了。
江蘇省農科院數據顯示,持續澇漬會使水稻減產最高達47%。 雨下得人心慌,可天氣預報說這場雨至少要下到夏至前后。 “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村里連夜組織青壯年加固田埂。
專家提醒:梅雨期土壤含水量飽和,后續臺風季災害風險疊加。 山東壽光大棚種植戶提前架設了防水布,這招去年救了三畝辣椒。 中央氣象臺預計,6月下旬長江中下游降雨量將較常年偏多3-5成。
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抽水機的轟鳴聲,柴油價格這兩天每升漲了8毛錢。 有經驗的農戶在壟間鋪了秸稈,既能防澇又能保墑。
農技站技術員小張說:“現在排水比施肥更重要!” 河北保定部分農田改用浮板育苗,這法子能扛住20厘米積水。
雨一直下,可秋糧播種窗口期不等人。
老把式們念叨著“芒種不種,再種無用”,冒雨搶種晚稻。 氣象衛星云圖顯示,新一輪降雨系統正在湖北上空集結。 村里微信群炸鍋了,有人提議集資買大型抽水設備。
農業保險理賠員開始下鄉勘察,去年澇災平均每畝賠了326元。 農田邊的變壓器這兩天跳閘了三次,電工老王忙得腳不沾地。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這句老話現在聽著格外揪心。 農機合作社的收割機全部加裝了防滑鏈,可還是有三臺陷在泥里。
糧站化驗員發現,受潮小麥的嘔吐毒素超標問題比往年嚴重。 田埂上插著的水位標尺,今晚又往上挪了兩個刻度。 有農戶嘗試在稻田養魚,沒想到意外緩解了積水問題。
氣象專家會商認為,今年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導致雨帶滯留。 抽水機轟鳴聲中,老支書蹲在地頭猛吸旱煙:“這天漏了似的!” 夏至未至,農田里的抗澇戰役已經打了半個月。
您家地里的積水排得怎么樣了?評論區說說應對妙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