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 海南省食品安全協會組織召開《集中用餐單位食材供應鏈運營管理規范》團體標準立項評審會,該標準由海南恒遠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牽頭提出,旨在填補海南相關領域標準空白,構建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食材安全保障體系。經專家評審,標準一致通過立項,標志著海南在提升集中用餐單位(尤其是校園)食品安全管理規范化水平上邁出重要一步。
本次評審會由海南省食品安全協會秘書長趙文陽主持。由來自海南省疾控中心馮禮明、海南大學李紹鵬(任專家組組長)、上海兒童營養中心海南分中心梁定鍵、海南省檢驗檢測研究院唐聞寧、椰樹集團有限公司韓旻組成的專家組,對標準立項進行了嚴謹評估。
海南恒遠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望向專家組詳細闡述了制定該標準的核心目標、緊迫性與重要意義,并介紹了標準的主要技術框架及國內相關實踐。專家組在認真聽取匯報、審閱立項申請書與標準草案后,通過深入質詢與討論,形成一致評審意見:一、完善立項依據,建議進一步明晰標準制定的具體目的、意義及其必要性與可行性。二、精準界定范圍與術語,需清晰定義集中用餐單位、食材供應鏈等核心概念的適用范圍和定義。三、優化標準結構,對標準文本框架進行調整與優化。專家組一致認定,該標準立項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標準要求,同意通過立項評審。
協會表示,此項團體標準的制定是應對當前集中用餐單位,尤其是校園食品安全挑戰的重要抓手,構建安全、高效、透明的食材供應鏈,是奠定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預期將實現多重目標:
源頭嚴控,提升食安水平:通過建立供應商資質評價體系、推行“合格證+追溯”機制及實施全鏈條監管,有效攔截不合格食材流入校園及單位食堂,筑牢安全根基。
規范市場,提質降本增效:以統一標準促進行業公平競爭,引導企業通過高效供應鏈整合與品牌化集采集供,保障食材品質,降低采購與管理成本約,推動行業整體升級。
數字賦能,實現智慧監管:將標準化流程與電子票證、智能監管系統等數字化工具深度融合,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效率。依托供應鏈數智化系統,實現食材從源頭到餐桌的全流程透明化與快速精準追溯。
統一行業規范:解決各地管理要求不一的問題,明確食材供應商資質、配送流程等各環節核心要求與關鍵控制點,消除監管盲區。
壓實主體責任:為落實校園等用餐單位的主體責任及監管職責,提供食安信息追溯保障,形成嚴密責任閉環。
助力營養與節約:為科學制定餐標、應用智能菜譜系統優化營養搭配奠定基礎,從源頭減少因菜品單一導致的浪費。
響應有關政策:為第三方餐飲服務管理機構提供標準支撐,推動用餐單位信息公開與社會監督機制有效運行。
《集中用餐單位食材供應鏈運營管理規范》團體標準的推進,是海南加強政策與企業實踐協同、應對食品安全挑戰的重要舉措,將為保障廣大師生及集中用餐人群“舌尖上的安全”、促進行業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標準化支撐。下一步,起草組將根據專家組意見完善材料,進入標準制定階段。
來源:海南省食品安全協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