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脫水到底是啥?
身體脫水就是流失的水分比喝進去的多。嘔吐、拉肚子、暴曬出汗、吃了利尿藥,甚至只是老人在家懶得喝水,都可能讓身體鬧旱災。
特別注意兩類人:
- 嬰幼兒:像小海綿一樣,拉肚子一次流失的水分,相當于大人跑馬拉松沒喝水!
- 老年人:身體像生銹的水管,對缺水不敏感,哪怕體內快干透了也不覺得渴,加上慢性病或行動不便,更容易偷偷脫水。
二、不同年齡的脫水信號:
成人版:
- 輕度脫水:尿色深黃(像濃茶水)、口干、皮膚掐起來回彈慢
- 重度脫水:反而不渴了,但一站起來就頭暈眼花,甚至意識模糊(比如對著冰箱找手機)
寶寶版:不會說話的求救密碼
- 哭時沒眼淚、尿不濕沒尿、眼窩/頭頂囟門凹下去、整個人軟趴趴或煩躁到尖叫
?老人脫水時可能先出現糊涂、嗜睡,而不是口渴!
三、脫水了怎么救?
輕度脫水:喝口服補液鹽
- 藥房買口服補液鹽,按說明兌水喝(比喝白開水更能補回拉肚子、出汗丟掉的鹽分)
- 嘔吐時別猛灌,用小勺子每次喂1小口,像喂小鳥一樣慢慢喝
這些情況必須馬上送醫院!
- 寶寶哭沒眼淚+尿不濕干巴巴
- 自己/家人拉肚子超過1天,或暈倒、意識不清
- 尿少到幾乎沒有,或尿色像醬油
四、預防脫水:
- 成人每天喝6杯以上(礦泉水瓶約3瓶),老人床頭放保溫杯。
- 看尿色判斷:透明像清水=喝夠了;深黃=灌水!
特殊場景加量喝!
- 運動時:提前1天多喝水,運動中隔一段時間喝1小口,別等汗流成河才想起補水
- 拉肚子/嘔吐時:第一時間喝口服補液鹽,別信餓兩天就好,越餓越脫水
- 老人護理技巧:把西瓜、酸奶當補水零食,別讓他們因怕夜尿少喝水
五、脫水的隱藏危險:從中暑到休克的連鎖反應
- 長期脫水容易得腎結石,就像水壺里的水垢越積越多
- 運動時脫水可能中暑,嚴重時會熱射?。w溫飆到40℃以上,危及生命)
- 重度脫水會導致血壓暴跌,像水管沒水壓一樣,大腦和腎臟都會斷水罷工
- 電解質失衡擾亂神經電信號傳遞,可導致異常放電,引發癲癇發作(肌肉抽搐)及意識喪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