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書榜
自然科學類(2025年5月)
“科學新書榜”基于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新書在各大電商平臺上個月的銷售排行產生,分為自然科學、工業技術、醫藥衛生和人文社科4類,希望能為您的閱讀提供參考借鑒,與您一起閱讀科學!
1
中國的毒蘑菇
本書基于作者數十年的真菌資源調查和分類學研究,以中毒案例、毒性成分及可靠文獻為依據,介紹了我國毒蘑菇研究歷史與現狀、種類及其生態地理分布、標本采集和處理、形態特征與鑒定、中毒癥狀類型及其毒性成分、中毒診斷與治療要點等,記載了8 個中毒類型的毒蘑菇51 科126 屬509 種、毒性待確定的蘑菇26 種、我國分布存疑的毒蘑菇65 種,可為毒蘑菇的快速識別與預防中毒提供科學依據。
2
凸優化的分裂收縮算法
本書以簡明統一的方式介紹了用于求解線性約束凸優化問題的分裂收縮算法。我們以變分不等式(VI)和鄰近點算法(PPA)為基本工具,構建了求解線性約束凸優化問題的分裂收縮算法統一框架。在該框架中,所有迭代算法的基本步驟包括預測和校正,分裂是指通過求解(往往有閉式解的)的凸優化子問題來實現迭代的預測;收縮指通過校正生成的新迭代點在某種矩陣范數意義下更加接近解集。統一框架既涵蓋了經典意義下的PPA算法、用于求解線性約束凸優化問題的增廣拉格朗日乘子法(ALM)和處理兩個可分離塊凸優化問題的乘子交替方向法(ADMM)等耳熟能詳的算法,還為多塊可分離凸優化問題的求解提供了多種方法。通過掌握這一并不復雜的統一框架,者可以根據可分離凸優化問題的具體特點,自行設計預測-校正方法求解。
3
有機人名反應——機理及合成應用(原書第六版)
本書精選了186個最重要的一直在普遍應用的經典的或當代的有機人名反應或試劑。每個反應均給出一步步詳盡的電子轉移機理和眾多具體的合成應用。全書還有2800多篇直至2020年度以綜述和應用為主的參考文獻,此外還提供了不少有機人名反應發現者的簡歷和栩栩如生的為人風貌。
4
工業合成生物學
本書系統梳理了工業合成生物學領域主要產品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全書共分為十章,在概述工業合成生物學發展概況的基礎上,重點圍繞八類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展開深入探討,包括氨基酸、有機酸、維生素、有機醇、長鏈脂肪酸、芳香族化合物、健康糖與甜味劑、甾體藥物。這些產品也是當前工業合成生物學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產品類型。通過對這些典型產品的合成生物學研究進展進行系統闡述,旨在為其他產品類型的工業化開發提供有益借鑒和參考。
5
糖生物學基礎(原書第四版)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糖類(聚糖)在生命科學中的重要作用,內容涵蓋了糖類的化學結構、糖基化過程、生物合成與代謝、主要糖復合物的生物學功能、進化與發育、生理與疾病中的聚糖、聚糖識別的基本原則、聚糖結合蛋白的結構、聚糖檢測的主要方法及結構分析、糖生物信息學與糖組學、糖基化工程、生物技術與應用中的糖科學等前沿內容。本書章節編排合理有序,對基礎概念與術語均進行了合理標識,文末羅列延伸閱讀、詞匯表、學習指南和附錄等內容,便于讀者學習查閱。
6
熱力學史——能量與熵的學說
本書深入講述了熱力學的起源、發展和演變,通過對熱力學理論發展的歷史回顧,幫助讀者了解熱力學從古典到現代演化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和相關概念的演化歷程,以及熱力學在自然界和實際應用中的重要作用,內容涉及溫度、能量、熵、化學勢等熱力學中的重要概念,以及熱力學第三定律、輻射熱力學、不可逆過程熱力學、漲落、相對論熱力學、新陳代謝等方面。
7
全息對偶中的凝聚態物理
強關聯量子物質與量子引力是現代基礎物理中仍然未能完整描述的兩個重要基本領域,而引力的全息性質與量子糾纏將這兩個領域緊密地關聯在一起。經典引力計算能夠揭示強耦合量子多體體系的物理特性。本書在系統回顧凝聚態物理已取得的成就與面臨的挑戰后,深入介紹了全息框架下強耦合量子多體體系的豐富性質,包括全息熱態、流體力學、全息超導、奇異金屬等現象的理論描述。最終,我們到達一個關鍵問題:全息量子物質究竟是什么?書中指出,高度糾纏的全息量子物質與凝聚態物理中的奇異金屬等體系呈現出驚人的相似性,這一發現為凝聚態物理帶來了怎樣的新視角與啟示?JanZaanen及其合作者憑借深刻的物理直覺和鮮明的物理圖像,為這一問題提供了引人注目的見解。。
8
湍流
湍流是流體力學中的一種基本現象,是指流體在運動過程中表現出隨機性和不規則性的流動狀態。這種流動狀態在自然界和工程應用中普遍存在,例如河流的流動、大氣中的風暴及發動機內部的氣體流動等。湍流在傳熱、傳質和動量傳遞等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同時也是理解和預測自然現象及優化工程設計的重要基礎。
9
大氣-海洋耦合動力學:從厄爾尼諾到氣候變化
本書聚焦于海洋與大氣相互作用中的核心動力機制,從基本方程組出發,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氣候系統中的多種大氣-海洋耦合現象。內容涉及季風、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跨熱帶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主要異常模態、熱帶與熱帶外的相互作用以及全球變暖背景下的區域氣候變化。通過大量插圖和通俗淺顯的敘述,輔以經典文獻中的關鍵方程,本書旨在滿足不同層次讀者對大氣-海洋耦合動力學研究前沿的了解需求。書籍的編排參考了作者25余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既能夠作為教材單獨使用,也可以作為大氣科學、海洋動力學等專業相關課程的參考資料。
10
矩陣之美(算法篇)
本書對多種經典矩陣算法進行了新穎、全面且深入的解讀。具體而言,第1章從代數、幾何、分析和概率等多個角度詳細介紹了最小二乘法;第2章對主成分分析進行了深入解析,涵蓋代數、幾何、子空間逼近與概率視角;第3章探討了一種新興的非對稱數據分析方法——主偏度分析,并深入剖析了其性質和理論內涵;第4章介紹了典型相關分析及其關鍵性質,并從幾何角度對其本質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第5章聚焦于非負矩陣分解,探討了其與混合像元分析、奇異值分解、聚類分析及KKT條件的關聯;第6章重點介紹局部線性嵌入,并將其與其他典型非線性特征提取方法進行了系統比較;第7章深入介紹經典的傅里葉變換,并從矩陣角度對其內涵進行了新的詮釋;第8章介紹了一種新穎的一階統計分析方法——連通中心演化,重點闡明其在數據中心識別方面的優勢和潛力;第9章探討了(廣義)瑞利商,展示了其在十種不同場景中的廣泛應用。附錄部分還收錄了向量范數與矩陣范數、矩陣微積分等常用概念和公式。
(本文編輯:劉四旦)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位
科學出版社視頻號
硬核有料 視聽科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