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紫棋發布科幻新書《啟示路》,第一天就賣了20萬冊,據說GMV達到4000萬+。讓我等一眾職業作家尷尬汗顏——原來取代你的不是AI,是明星和網紅。
意大利文里有一個詞,叫“diletto”,意思是“愉悅”,后來引申成“跨界的業余者”,就是那種能從任何工作中獲得愉悅的人。像鄧紫棋這樣,提前一步獲得社會認可和能量的人,做成了這樣的人,未來可能每個人,都需要有這樣的潛能開發力吧。
為什么要觀察這些公眾人物的動向,因為他們是社會財富和心理的顯化。最近,好多有頭有臉的人都下場帶貨(連高冷的韓雪都在帶貨),這個世界越來越成為“農耕社會的集市”,原來村口有的八卦和菜,現在悉數搬到了網上、云上。人人都產自己的品,帶自己的貨……
這網絡仿佛只剩下了豪門的瓜,娛樂的果。我也只能在寫熱點人物的時候,夾帶私貨,我們普通凡人的發展機會越來越少,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的定力得越來越強。
不過,我個人是樂見有人能夠突破自己的維度發展出新的可能性的,一個文藝創作者一通百通,作詞作曲編劇小說寫字畫畫什么都能信手拈來,是真本事,本就符合我們國度里“百科全書派”的傳統。
“琴棋書畫戲詩酒花茶香”,生活方式就是創作方式,古代男人擁有的精神世界,現代女性可以生出新姿態、新樣本來,倒也是可喜的。
我對鄧紫棋,印象最深刻的話是:“每天都有人跟我撒謊,以為是家人的在欺騙你,以為是兄弟的在利用你,不經歷風浪的關系是不牢固的,一切關系都需要用時間驗證”“慶幸自己經歷過低谷,才懂得如何用音樂安慰別人”……
這個時代,她有療愈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其實,一個人確實要先讓自己有光芒,無論如何綻放自己,“輝輝朗耀,炳炳照臨”,但只有經歷過“存亡俱泰”,才能“力濟無窮”。這個世界不僅僅只有斗爭和交易,還有撫慰和寄托人心的人事物情境。
她曾經找不到意義,15歲簽約經紀人和公司,別人給她灌輸的理念是,“你離開我們就什么都不是”“你只是我們打造的商品”“只有一直好和成功,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我們在這個商業社會里,被物化是必然的,突破物化和異化則是偶然的。
人要掙脫別人和自己的“意識”和“潛意識”何其難,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有智慧也過不好這一生,因為智慧之人都會遠離是非對錯紛繁復雜,而在人際關系的局中,自己是很難看清楚的,自緣身在此山中。自以為英明的人,反而是誰都勸不了的人。
男人覺而不醒,女人醒而不覺。在某個巨大的意識困境面前,比如感情和事業的挫折和考驗之下,女人會突然醒來,發現自己很茫然。人間清醒是相對容易的,但覺醒很難。因為覺醒,是掌握生命的主動權。
所以,這才有了她后面的敘事,當她的名字、她的音樂,都可能不再屬于她的時候,她必須蛻一層皮,甚至重構血肉——“我的人生的故事就是見證,我真的見過光,所以我只想把光反射出去。”
經歷過重大考驗的人,才有厚度,不然都是扯淡。
縱觀一個人的一生,一個女孩的十三四歲很重要。
比如,宗馥莉在美國留學,監護人是杜建英,她的情感的考驗應是巨大的,內心的小老虎就這樣養起來了;比如孟晚舟12歲后父親去深圳創業,她在貴州都勻果鄉村生活,抓蚱蜢、挖野菜,所以后來她能堅韌吃苦、平和自然;比如鄧紫棋,她13歲有個作家夢,14歲覺得自己很酷,參加了香港作詞作曲協會,她都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干什么,導致自己關在房間里的作品著作權不屬于她自己。
我發現每個人的作家夢其實都生于13歲附近。比如J.K. 羅琳11歲寫了第一部小說《兔子》,13歲立志寫故事謀生,如今《哈利·波特》系列全球銷量超過5億冊;村上春樹13歲左右沉迷歐美文學和爵士樂,開始嘗試寫短文;阿加莎·克里斯蒂童年就熱愛寫故事,13歲時已嘗試創作短篇小說;甚至連瑪麗·雪萊,科幻文學之母,也是十幾歲參加文學沙龍,21歲創作《弗蘭肯斯坦》開創科幻小說先河。我自己也是13歲,開始沉浸在莊子的世界里,想做遺世獨立的哲學家。
后來,她重錄兒時的那些歌的時候,她知道自己已經很強大了。天無絕人之路,她用法律確認了自己歌曲作品的傳播權。
很多年來,經紀公司給她洗腦——她只是一個被創造出來的商品,沒有他們她就會死。她害怕,恐懼,也認為自己除了音樂什么都不行,這種懼怕像山一樣壓著她。其實這不是移山就行的,是需要在思維上飛起來。
你看如今,她重新擁抱了掌控權的自由。控制權、被認可、安全感,是所有人的精神世界里繞不過去的底層需求。
如今的她,做了多元的嘗試,現在連科幻小說都寫完了,讓自己長出很多羽翼,才能化解掉內心里存在了很多年的陰影。
對,那是“化解”,離“解決”和“解脫”還很遠。但一步步地去“覺”和“化”的本身很重要。
她覺得:“上天不會給你你承受不了的挑戰,雖然內心很強大了,但還是有過不去的事情,只不過站起來的速度比以前快了。強大是站起的速度。”
她化成:“無論輝煌還是落魄,只是一瞬間,跨過這一瞬間有的是未來”“人生最重要的是愛,帶著愛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它就會變得有意義。”對抗虛無主義,只能靠內心里的一步步的“化”。
從她邊學習邊寫小說的創作路數來看,她化解的方法多了很多層次感。原來她是靠靈感寫歌曲。比如《泡沫》是最慘痛的分手經歷之后,她去紐約街頭散心,看見小丑吹的泡泡,覺得自己為什么已經不能像街上的人那樣快樂。回到酒店就開始寫歌。
而現在的科幻創作,是靠時空的慣性,她甚至說,這不是創作,這就是研究實質。她說她學習了很多AI,元宇宙,暗物質,暗能量,黑洞之后,她不是在創作,而是真的這么認為的、定義的。這種慣性就是對場域的覺知,一切都是流出來的,而不是編出來的。
對于我們地球人而言,實際上時間都是有共識的,但是空間不一樣,遇到的人事物情境都不一樣。語言只能表達7%,55%左右都是場域決定的。比如孔子說登泰山時的“一覽眾山小”,是指那個場域給了他無窮無盡的對于宇宙、人生的啟發,而不是山的絕對高度和表象。
為什么這個人會遇到那個人,其實都是對于場域的共識。對,她想控場,且已經能控場。
她的I AM GLORIA巡演,以4.24億美元(30.4億人民幣)的票房,成功超越麥當娜的Sticky & Sweet Tou,成為全球史上票房第4高的女性藝人巡演。
Gloria也是她小說里面的虛擬主角名字。《啟示路》講述的故事構建了三重世界結構元宇宙中的“樂土”與“廢土”,以及真實世界。虛擬角色Gloria與現實中名為秋的女孩,在兩個世界中各自掙扎、彼此照映。她們經歷了身份的尋找與撕裂,也經歷了情感的失落與重建。
她全面地建構了自己的場。所謂“龍在田”,始終保持初心在場,是讓自己的內在能量和外在機遇相逢的最好的方式。我們也應該如此,通過自己的內核覺醒,在各種場域里布置自己的天賦和角色。
她建立“覺醒三部曲”式結構表達:
1、迷失階段。主要體現情感與身份危機。代表作為《泡沫》《你把我灌醉》《好想好想你》。
2、掙扎階段。開始覺察并尋找出路。《光年之外》《來自天堂的魔鬼》《畫》。
3、覺醒階段。找到自我,重構信念。《倒數》《差不多姑娘》《Gloria》。
她的知識結構基礎,大致是:
音樂+情感+語言=表達底層;
心理+信仰+沖突=哲思中軸;
美學+技術+視覺隱喻=輸出工具。
她的創作核心思想,大致是:
意識覺醒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時間、記憶、情感是靈魂的入口;
真實表達是唯一可穿越維度的載體;
未來主義與傷痛本質并不沖突,而是互相成全。
她的音樂作品中,反復出現的就是“宇宙與內心”。可能這個命題無論古今中外,精神維度高的人,都會去想。
《光年之外》是借外星人愛情寓言,描繪失落與自救;
《另一個童話》重構愛情為系統崩壞下的數據投射;
《回憶的沙漏》MV以多重時間線折疊來表現失控與輪回;
《Full Stop》隱含“清除過去程序重啟自我”的自剖;
《Gloria》系列則是最具“概念小說化”的視覺哲學作品。
她說,三思而后行,代表你愿意去承受代價。承受早年父母離異原生家庭的代價,承受人際關系破裂,安全感需要自己步步營建的代價。
其實,人的內核比較原始自然的話,能夠變出來的花樣和玩法更多。
她說“人生沒有找到意義,就會不滿足。我只要每一天還在做有意義的事情,就已經很好,就不會空虛。”她說,她希望自己是世界的一些新鮮血液,能夠推進一點什么。
她對AI也有自己的感知——AI能無止境地擴大人的欲望,而人類的優勢在于人文情感——感知、體驗、成長、痛苦,基于這些,慢慢地發展出不同的可能性。
AI是中立的,都是工具,取決于用它的人。科技時代的“自我認知”和“愛的本質”,她企圖用量子力學、神學和哲學去融合。她33歲,這個境界不錯了。
其實,中國人自帶自我啟示的基因。在中國傳統哲學語境里,人能夠通過幾種方式獲得啟示。
第一,心智的啟蒙,有良師益友幫助我們破除迷茫,虛心受教,主動探求才能獲得真知(“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放下偏見成見,接納指引,在積累中逐步開悟。
第二,觀察與洞察。通過靜觀自然規律、社會現象,領悟宇宙運行的法則,“觀其生”,內觀自省達到通透澄明的境界。我們始終要保持客觀與敬畏,把自己的視野放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都會自動渺小。
第三,迷霧消散,心智清明。困惑的消散,如狂風驅散迷霧,突然看清真相,危機中借風力化解僵局,豁然開朗。在動蕩中保持冷靜,讓紛亂自然沉淀,真相自現。
第四,迷途知返,回歸本心。在錯誤或迷失后,通過自省發現初心。接納失敗,在反思中獲得方向,頓悟常生于絕處,所謂絕處逢生。
可惜,很多人都在乎一時成敗,忘了人生,身前身后名都太重了,不如安靜平和地對待成敗得失。
No.6458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水姐
作者:秦朔朋友圈主編,上海作協會員,公眾號:水姐。視頻號:
中年好友水姐
。代表作:
《陽明心能源》。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歡迎點看【水姐】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