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隨著公立醫院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已然成為新時代醫療服務行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公立醫院必須將全面預算、預算績效管理作為抓手,提升醫院運營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
本文結合《國家衛生健康委部門預算績效管理暫行辦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文件精神,分析公立醫院實施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現狀,探討存在的問題,以及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優化措施。
通過加強#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公立醫院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能夠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提高公立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增強人民群眾的健康獲得感,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滿足深層次、多元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需求。
引言
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公立醫院面臨著諸多挑戰。公立醫院只有將醫院戰略、預算管理、績效管理高度協調統一,才能在發展過程中真正實現創新管理與降本增效。以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為抓手,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提高質量和效率,開創醫療管理新局面。進行高質量醫療建設,是增強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途徑,從而不斷滿足深層次、多元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需求。
國務院辦公廳于2021年6月4日印發了《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公立醫院應構建以云端+實體相結合的整合型、智慧化、高質量的立體健康醫療服務體系,必須基于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目標,合理分配、使用、控制并考核醫院內部各類資源。
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是預算管理的重要工具。公立醫院的運行模式由粗獷型,轉變為精細化;資源配置從過去的以“物”為主、以“硬件”投入為主,轉向以“人”為主、以“內涵”投入為主,對于滿足居民的醫療需求,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相關部門多次強調了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性,不僅是衛生健康領域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需要,還明確了公立醫院的戰略定位和目標定位。
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現狀
1. 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機制不健全
在預算申報的初始階段,公立醫院的預算部門和資金使用單位,在“目標相關性、政策相符性、經濟合理性”的申報過程中,一般采取名目變換、項目拆分等方式申報預算資金。等到預算指標審核下達后,又淡化責任,疏于管理。更有甚者,平時對預算資金的使用計劃和支付進度不關注,年末突擊花錢。這樣的做法,不僅降低了預算資金的統籌效率,還嚴重影響了醫院預算執行的均衡性。
2. 綜合運營管理系統模塊的聯動性不足
目前,公立醫院的綜合運營管理系統模塊主要包括:
① 有效組織和協調醫院各項業務活動,完成既定戰略目標、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經營風險,增強整體競爭力的預算管理模塊。
② 通過醫院各核算單元的成本構成分析,找到成本控制點,增強成本控制意識,提升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成本管理模塊。
③ 通過計劃、控制、核算、考核和分析,反映醫院整體的費用支出情況,實現降本增效的費用管理模塊。
④ 規范醫院專項經費過程管理,提高醫院專項項目的管理水平與應用價值的專項管理模塊。
其中,針對財務數據處理的及時性和準確性而言,尚未真正實現模塊間的有機聯動。醫院在進行預算填報時,預算管理人員仍然需要從各個運營管理模塊中取值,并進行相應的預算數據處理。但是該類數據處理過程,往往會因為操作人員對預算管理不了解,導致相關預算績效數據缺乏說服力。
3. 未配備專職人員
當前,公立醫院從管理者到普通醫護人員,普遍認為預算管理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職責,相關職能部門沒有積極參與和配合。在預算管理工作過程中,公立醫院未配備專職人員。每年由財務部門牽頭,相關職能部門按照要求提交預算材料,最終由財務部門統一填報提交。
全面預算管理與醫院發展規劃緊密相連,因此,預算管理對專業技術能力具有高標準與嚴要求。臨時的、非專業的工作人員,由于預算專業能力不足,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比如,預算指標定義不科學,預算管理模式落后,預算編制不符合醫院的長期發展戰略等。
4. 共性指標設置不完善
現階段,公立醫院在設置預算績效指標時,常常將《國家衛生健康委部門預算績效管理暫行辦法》的績效自評表中的相關指標,作為醫院預算績效指標設置的依據。
公立醫院按照預算目標與實際情況,對預算績效指標進行分類。
一級指標包括資金使用、醫療績效和醫療滿意度。
二級指標包括數量、質量、及時性、成本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可持續發展和服務對象滿意度。
三級指標則會根據醫院的經營理念、管理風格和行為方式進行設置。
但是,不同的醫療機構,相應的價值觀、指導思想、經營理念、管理風格和行為方式存在差別,也會對預算資金管理造成影響,導致預算績效指標的互認互通機制不完善。
5. 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不足
目前,部分公立醫院不太重視績效評價結果的有效應用。預算績效評價結果并未用于預算調整、預算優化、預算安排、人員激勵、問責監督等方面,導致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成效不佳。
此外,績效評價結果與下一年預算安排的聯系不足。公立醫院應該進一步擴大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范圍,充分發揮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積極作用。
6. 預算績效評價流于形式
按照《上海市市級財政政策預算績效管理辦法(試行)》的管理要求,績效評價結果必須定期報送主管單位;主管單位在接收到績效評價結果后,使用偏離值測算等方法,對公立醫院績效評價結果進行核查。
目前,部分公立醫院僅僅將績效評價結果報送主管單位,對后續的考評反饋未能及時關注,造成預算績效評價流于形式。
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優化措施
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是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預算目標和績效目標,將績效管理理念貫穿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預算監控的全過程,實現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的有機融合。公立醫院實施全面預算績效管理,還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 設置科學合理的績效目標
第一,績效目標應該與業務工作充分結合,防止績效目標由某一部門單獨制定,脫離工作實際;對沒有設置和上報績效目標的項目,不進行預算資金分配。
第二,結合“業財融合”及醫院戰略發展目標,設置績效目標。公立醫院在設定績效目標時,應該融入“讓患者信賴,讓員工接受,讓社會滿意,讓同行尊重”的價值理念。
第三,公立醫院可以結合“投入、過程、履職、效益”等階段,分層次設置績效目標。
2. 加強信息化建設
公立醫院在開展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建立智能化、集成化、高質量的信息管理系統。公立醫院應從技術、設備、環境、服務等方面,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強信息技術應用,實現數據協同,推進公立醫院管理變革。通過數字化轉型,進一步擴大工作范圍,充分利用醫療服務和醫療管理的信息數據,盤活信息資源,推進公立醫院運營管理數字化系統建設。
一方面,通過各管理系統的互聯互通提升財務數據質量,保障成本效益核算的精準度。另一方面,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嵌入了預算績效目標設定、預算績效監控、預算績效評價、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等模塊,推進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集成化、智能化。
3. 設置獨立的績效管理部門
公立醫院開展全面預算績效管理,需要設置單獨的管理部門,確保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獨立性。績效管理部門制定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完善績效目標,開展績效評價和績效培訓,對預算績效管理各個環節進行全過程監控。
預算績效管理具有專業性強、復雜度高的顯著特點,涵蓋了各項業務工作。因此,公立醫院需要單獨設立績效管理部門。績效管理部門由醫院管理層直接領導,組織財務部門、計算機信息中心、資產管理處、學科規劃處、人力資源處、科技發展處、醫務處、護理部、審計科等多部門,協同開展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此外,公立醫院應聘請專家或獨立的第三方機構,依托醫院全面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第三方機構需要提升預算績效管理能力,進一步優化預算協議,不斷提高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4. 完善預算績效監控及評價機制
公立醫院開展預算績效監控及評價,通過了解預算資金使用情況及取得的成果,結合績效目標、預算監督和績效評價的監控機制,總結資金管理經驗,發現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高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加強預算支出規范化管理,完善支出項目和資金使用的預算績效管理辦法。在預算績效監控及評價過程中,當績效目標存在較大偏差、績效評價結果不客觀時,應該及時進行監測和干預,確保績效目標順利完成。
公立醫院的預算績效監控主要分為兩個層次:
① 預算部門和資金使用單位按照醫院預算績效管理的相關要求,參照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及時監管項目的執行過程、資金支出情況、資金使用情況。
② 績效管理部門全程跟蹤各預算項目的績效目標完成進度。績效管理部門需要結合各部門的績效目標,針對預算執行進度、預算支付管理、實地驗證及績效運行信息收集等進行重點監控,對預算部門和資金使用單位的預算績效情況進行有效管理。通過識別風險問題,督促預算部門和資金使用單位及時采取行動,確保不偏離績效目標。
公立醫院的預算績效評價分為三個階段:
① 預算部門和資金使用單位的績效自評。
② 績效管理部門對預算執行進度、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進行評價。
③委托獨立第三方機構,對公立醫院的績效評價結果進行復核。
公立醫院需要結合整體發展規劃,建立績效目標體系,運用精確計量和界定標準相結合的績效評價方法,建立預算績效評價模型,避免指標設置、權重設置過程中的含糊不清現象,提升預算績效評價的及時性、前瞻性、完整性、準確性。
5. 強化績效評價結果應用
第一,公立醫院需要落實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主體責任,將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納入工作范圍,提升預算績效管理的精細化水平,發揮績效評價結果的約束和激勵作用。
第二,績效評價結果涉及下一年度的預算資金分配情況。對于績效評價結果優異的部門和項目,下一年度可以適當增加預算資金;對于績效評價結果較差的部門和項目,應該及時查找問題,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制訂整改計劃,同時適當削減下一年的預算資金。
第三,公立醫院需要及時公布績效評價結果。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部署和要求,公立醫院需要在統一的財政平臺及醫院網站,公開績效評價結果。在公眾和醫院工作人員的共同監督下,不斷完善醫院管理制度,提高財務管理質量,推進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公立醫院開展全面預算績效管理,不僅可以提高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還可以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滿足深層次、多樣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需求,履行公共衛生職能。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是一項非常專業的工作,公立醫院應該予以重視。
現階段,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績效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各部門需要增強預算績效管理意識,設置獨立的績效管理部門,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設計科學合理的績效指標,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進一步提升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同時,建立一體化、智能化、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體系,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轉載僅作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