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報》:今年上半年,劇集行業有哪些新變化?
尤小剛:在傳播技術和傳播渠道越來越先進、越來越臻于成熟的背景下,視聽敘事正在經歷調整和變革。其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以微短劇為代表的敘事模式轉型,這標志著傳統40分鐘/集的章回體模式,難以適應蓬勃發展的全媒體傳播體系,觀眾已經習慣在移動狀態下、在碎片時間內,選擇自己關心和需要的視聽內容。因此,業界應該關注微短視頻的發展,關注微短視頻敘事的自我調整和規范。
《綜藝報》:具體而言,微短劇行業有哪些調整?
尤小剛:長劇短劇化后,表現方式更加靈活。同時,微短劇的題材選擇也愈加靈活寬泛。這些變化可以通過微短劇備案公示得到印證。微短劇精品化趨勢同樣顯著。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和中宣部文藝局等部門,出臺一系列管理措施,為微短劇精品化提供有力的引導和保障。上半年,一批有內容、有內涵、有文化底蘊的微短劇作品獲得社會廣泛關注。
行業創作者堅持正確導向,不斷探索劇集全新表現形式。今年,在廣電總局支持下,我也想嘗試以10分鐘一集的篇幅,進行重大革命題材劇集創作。我希望通過這部名為《風景這邊獨好》的作品,驗證微短劇承載重大題材的能力。
《綜藝報》:目前劇集行業面臨哪些挑戰?
尤小剛:目前,行業仍存在微短劇制作方收益占比過低,分賬體系透明度不夠,部分影視從業者對新模式適應不足等問題。相信隨著有關部門持續出臺相應政策、加強產業監管,在行業共同努力下,通過建立協同播出渠道、厘清分賬機制、建立良性評價體系等措施,行業能夠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綜藝報》:內容創作呈現哪些趨勢?
尤小剛:劇集行業已經呈現內容創作精品化趨勢。如何提升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擺脫“梗概式”“爽點式”創作套路,是以微短劇創作者為代表的行業人士共同關注的問題。上半年播出的熱門微短劇《家里家外》,成功實現微短劇故事情節從人為反轉到簡潔有效敘事的突破,為創作者帶來參考。
題材方面,各大平臺公布的片單顯示,主流創作機構正在持續開展精品化轉型,現實題材將持續發力,大IP改編項目增多。
業界要高度關注如何讓產業鏈各環節進入良性循環,構建適應多平臺播出的內容形態,建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創作節奏,推動視聽產品升級換代,助力電視劇行業向好發展。
特別策劃|潛精研思多元創新2025劇集市場年中調查
多元創新 2025劇集市場年中調查
對話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名譽會長,制片人、導演、編劇尤小剛:微短劇產業持續迭代劇集制作業面臨挑戰
對話北京廣播電視臺影視頻道中心主任、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朱禮慶:“算法時代”創作者的應對之策
對話華策集團總裁傅斌星:劇集市場核心競爭力在于創新與分眾
對話耀客傳媒副總裁孫昊:五大趨勢反映新需求
2025年1—5月電視劇市場分析
合力共贏 2025年1—5月劇集市場網絡傳播格局解析
長短共生 類型融合 2025下半年劇集市場前瞻
2025年下半年值得關注的劇集
央衛視下半年待播劇
愛優騰下半年待播劇
制作公司下半年完成劇、開機劇、待播劇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來源,并附上原文鏈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