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正準備推出一項重要措施,旨在禁止任何采用中國技術或設備的海底通訊電纜連接到美國,以應對所謂“潛在國家安全威脅”。
這項新規由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主導,預計將于2025年8月7日進行投票表決,標志著美國在電信基礎設施安全領域采取的又一重大舉措。
海底通訊電纜承載著全球約99%的互聯網流量,包括金融交易、國際通信以及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的數據傳輸。FCC主席杰西卡·羅森沃塞爾(Jessica Rosenworcel)在近期聲明中強調,海底電纜是美國數字經濟和國家安全的命脈。然而,近年來,美國政府多次表達對中企參與海底電纜建設和運營的擔憂,認為這些電纜可能被用于數據竊取或網絡攻擊,威脅美國及其盟友的安全。
據統計,中國企業(如華為旗下的華海通信)在全球海底電纜建設中占據重要份額,特別是在亞太地區和南太平洋地區。2020年以來,美國已多次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中國企業參與連接美國及其盟友的海底電纜項目。例如,2020年,美國政府批準谷歌啟動連接洛杉磯與中國臺灣的太平洋高速互聯網光纜,但明確要求該光纜不得與中國香港連接,以避免“潛在安全風險”。
FCC官員特別指出,華為及其子公司華海通信(HMN Tech,前身為華為海洋網絡有限公司)將是新規影響的首要對象。華海通信是中國最大的海底電纜制造商之一,參與了全球多個海底電纜項目,包括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電纜網絡。
此外,新規還將對其他中國企業產生廣泛影響,包括中興通訊(ZTE)、海康威視(Hikvision)、海能達(Hytera)、浙江大華(Dahua)等,這些企業已被列入FCC的“受管制清單”,被認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FCC還計劃在未來對所有中國電信設備實施更廣泛的限制,進一步收緊對中國企業的監管。
這項新規的出臺反映了美國在電信和網絡安全領域對中國的持續警惕。
2025年3月,FCC宣布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Council for National Security),明確將中國視為主要威脅,旨在減少美國在電信供應鏈和技術上對中國的依賴。FCC在聲明中表示,新規的目標是“減輕美國在網絡攻擊、間諜活動和監控方面的脆弱性”,并確保美國在5G、6G、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等關鍵技術領域的主導地位。
新規不僅影響中美兩國的電信企業,還可能對全球海底電纜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海底電纜建設涉及多國合作,禁止中國技術可能導致項目成本上升和建設周期延長。例如,谷歌和Meta等美國科技巨頭近年來主導了多個海底電纜項目,新規可能迫使它們在設備供應商選擇上更加依賴西方企業,如諾基亞或愛立信,從而推高成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