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跳舞,中學拉筋,十三歲去濟南學藝,藝考時陰差陽錯填了表演專業,意外考進了北電。那年她長得清秀又有股沖勁,被同學們稱為“小周迅”,老師也夸她將來肯定能紅。結果,畢業沒紅,跑劇組試鏡也沒什么水花。她自己一度想轉行教書,直到遇到了第一位貴人。
她剛上大三,尤小剛導演就親自挑中了她,還把她簽進了自己的公司。
那會兒是命運給她開了個口子,她沒客氣,抓住了。不僅演了幾部戲,還成了組合“新寵兒”的隊長,一邊拍戲一邊唱跳,忙得風生水起。
可惜這陣風沒刮多久。尤小剛的勢頭漸弱,她也隨之被冷落。光環退去后,她回到了從前那個沒什么存在感的小演員身份。
雷佳音給了她另一重啟發。他們合作時吃了一頓飯,看他一邊吃一邊說戲,她突然明白了表演的“活法”:別用模式套自己,真誠最難得。后來她在《最好的我們》里演“貝塔”,自然、真誠、一點都不“演”,靠這個角色和譚松韻成了好朋友她和戚九洲,是校友。男方雖然是導演戚健的兒子,但從不靠背景混圈子,演戲十幾年沒紅過,倒是對董晴好得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