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廣播電視臺影視頻道中心主任、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朱禮慶
《綜藝報》:劇集市場上半年呈現哪些新發展趨勢?
朱禮慶:今年上半年,在政策引導、技術革新與觀眾需求變化的共同作用下,劇集市場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憑借流量加持,微短劇正在撬動傳統影視行業版圖,傳統劇集賽道的平臺、機構為應對挑戰,加緊調整策略和布局,通過結構性變革實現戰略防御與反攻。今年,微短劇從去年的投流大戰,發展到以紅果短劇為代表的微短劇App異軍突起。同時,各互聯網平臺,通過分賬加碼、多元合作、引流加持等方式,加入微短劇保證日活、搶占用戶使用時長的爭奪戰。微短劇迎合觀眾碎片化的觀賞習慣,通過提供即時情緒價值,降低用戶使用門檻迅速占據市場。
《綜藝報》:觀眾的收視需求是否發生明顯變化?
朱禮慶:當下觀眾的收視需求是多元且分層的:底層是基礎的情感心理滿足(娛樂放松、情感共鳴),中層是對內容品質的要求(好故事、好角色、好制作、新穎性),上層是社會連接和文化價值層面的需求(社交貨幣、文化認同、陪伴感)。貫穿始終的是對便捷、舒適、個性化觀看體驗的追求。理解這些需求對于內容創作者、平臺方和營銷者至關重要。成功的劇集往往能在多個層面滿足觀眾的核心需求,在激烈的競爭中提供獨特的價值。觀眾的品位也在不斷提升,對內容質量、深度和多樣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技術發展不斷塑造和改變觀眾的收視習慣和期望。
國內劇集市場隨之產生重大變化。近年來,劇集市場品質不斷提升,長劇向短,短劇向精,劇集風格類型雜糅,算法推薦在各大視頻平臺的應用,使觀眾更容易發現符合自己口味的個性化內容,其精準性逐步取代了傳統的頻道編排。
《綜藝報》:創作者要如何應對市場變化、駕馭市場趨勢?
朱禮慶:面對市場變化,創作者還是要堅持以優質內容為根本,在內容供給側做文章,深耕特定類型和受眾圈層,要做優質的垂類內容,持續發力類型化賽道,形成品牌效應。同時,利用數據和平臺優勢精準匹配和運營,IP改編更注重合理性和深度加工,題材選擇要聚焦社會痛點,深度挖掘社會議題,并通過社交互動放大劇集影響力,引發觀眾共鳴與討論。隨著觀眾時間碎片化和觀劇耐心下降、棄劇率上升,12—24集的精品劇集將成為重點發力方向。
《綜藝報》:如何看待下半年劇集市場發展?
朱禮慶:預計各平臺會持續壓縮單劇成本,中小體量項目將成為主流。制作資源向頭部項目集中,對劇本、制作、演員適配性的篩選更嚴格,更看重投入產出比,注重內容的長尾效應和用戶留存價值。另外,自制劇業務也有可能成為平臺生存發展、業務轉型的抓手,發揮平臺內容策劃優勢,持續推進自制劇業務高質量發展。
《綜藝報》:北京臺更關注哪些題材的作品?
朱禮慶:北京廣播電視臺影視頻道中心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選劇方向,著力打造北京衛視品質劇場及其他頻道的重點劇場。結合中國視聽大數據、索福瑞的數據信息,以及劇場多年來圍繞觀眾喜好所形成的品牌影響力來看,我們更加關注時代感強、生活氣息足、具有北京地域風格的劇集。同時,隨著這幾年行業整體“降本增效”,劇集品質整體提升,劇集創新和類型拓展也為北京臺帶來豐富的內容選擇空間。凡是符合北京衛視品質要求和平臺定位的劇集,無論是網絡劇,還是電視劇,都會納入我們的選劇范疇。
特別策劃|潛精研思多元創新2025劇集市場年中調查
多元創新 2025劇集市場年中調查
對話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名譽會長,制片人、導演、編劇尤小剛:微短劇產業持續迭代劇集制作業面臨挑戰
對話北京廣播電視臺影視頻道中心主任、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朱禮慶:“算法時代”創作者的應對之策
對話華策集團總裁傅斌星:劇集市場核心競爭力在于創新與分眾
對話耀客傳媒副總裁孫昊:五大趨勢反映新需求
2025年1—5月電視劇市場分析
合力共贏 2025年1—5月劇集市場網絡傳播格局解析
長短共生 類型融合 2025下半年劇集市場前瞻
2025年下半年值得關注的劇集
央衛視下半年待播劇
愛優騰下半年待播劇
制作公司下半年完成劇、開機劇、待播劇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來源,并附上原文鏈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