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2-13日,陜西省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會會長楊廣銀率農業部農聯盟鄉村振興中心總規劃師、文旅部鄉村基金智庫專家組長、陜西省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會首席專家陳放,陜西省質量保證標委員會委員、西北農科大教授張建新,陜西省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會高級顧問張科,陜西省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會秘書長、數字化專家常明輝等人赴安康市紫陽縣、嵐皋縣,就富硒產業品牌建設開展實地調研。安康市委常委、副市長陳暉主持會議,相關部門負責人、行業專家參與調研與座談,圍繞富硒產業品牌化發展展開深度交流,為推動安康富硒產業向千億級目標邁進凝聚智慧。
楊會長:錨定千億目標 構建品牌發展新格局
楊會長在會上指出,安康富硒產業已具備堅實發展基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品牌經濟、縣域經濟、民營經濟和開放經濟“四大經濟”戰略,為產業升級指明方向。他介紹,陜西省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會自2020年成立以來,持續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成立了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備案62名專家,組建了超百人的省市級專家團隊,連續三年開展全省品牌評價活動,累計評出165個品牌,涵蓋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地域品牌等多維度。
針對安康富硒產業,楊會長提出具體規劃:“今年計劃將安康9縣1區的富硒產品逐批打造為陜西省級品牌,力爭年內培育1-2個世界級國際品牌,并推動全省品牌評價推廣活動在安康舉辦,以此為契機樹立全省品牌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標桿。”他強調,促進會將發揮平臺優勢,助力安康富硒品牌通過省級、國家級乃至國際評價體系認證,推動“安康山里的品牌”走向全國、融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
陳放老師:十大要點破題 構建品牌立體生態
座談會上,陳放老師圍繞調研觀察,系統闡述了十大品牌發展要點,為安康富硒產業品牌化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
一、品牌系統工程:戰略與戰術并重
品牌建設需構建“戰略-戰役-戰術”三級體系,既要有長遠規劃,也要注重當下執行。政府需主導品牌知識普及,避免“重傳播、輕運營”的誤區,推動品牌從知名度打造向價值化運營轉型。
二、立體品牌體系:矩陣化布局
建議安康建立“品牌獎-加速器-孵化器-產業園”全鏈條生態,形成公共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協同發展的矩陣。例如,可將富硒概念與南水北調上游生態、秦巴文化等元素融合,打造“富硒+生態+文化”的品牌矩陣,避免單一依賴“富硒”標簽。
三、獎品品牌策略:借勢國際平臺
提出“獎品品牌”概念,建議安康積極申報5A景區、聯合國非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榮譽資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權我們在國內建立非物質遺產保護與產品中心,安康富硒茶、富硒魔芋等產品可借助這一平臺實現聯合國聯動,成為‘國際外交名片’。”陳放老師以內蒙古“西貝莜面”、河南“好想你”等案例為例,說明國際認證與高端平臺對品牌價值的提升作用。
四、投資平臺對接:搶占政策紅利
強調把握國家資金投向,2025年全國農業、水利、環保等領域投資規模達數萬億,安康需儲備國家項目品牌目錄,通過申報“國家級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獲取資金支持,例如“去年特別股債政策允許60年財政不動地資金使用,安康應加快申報節奏”。
五、爆品打造邏輯:傳統與流量融合
在互聯網時代,需兼顧傳統品質提升與流量密碼抓取。陳放老師以“淄博燒烤”“西雙版納潑水節”等案例為例,指出“爆品不僅是產品本身,更是場景與傳播的結合”,建議安康打造富硒產品網紅打卡點,設計“富硒茶旅”“硒水康養”等體驗式消費場景。
六、產業集群建設:聚焦核心品類
建議安康以茶葉、魔芋、礦泉水等優勢品類為核心,打造“品牌小鎮”“專業城”,例如“紫陽縣20多萬畝茶園可對標云南普洱市,通過‘古樹茶認證+數字化溯源’提升溢價空間,實現‘一畝茶園10萬元產值’的目標”。
七、品牌彈射器機制:超級IP驅動
提出建立“品牌孵化器-加速器-彈射器”三級驅動體系,借鑒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西雙版納大象IP的成功經驗,挖掘安康“秦巴山水”“南水北調水源地”等超級IP,打造文化賦能的品牌故事”。
八、國際合作路徑:金磚國家聯動
建議安康借助金磚國家、歐盟中國等國際平臺拓展市場,同時可借鑒杭州產業園區的建設模式,建立金磚國家農副產品產業園,開展電商培訓與數字倉建設,實現‘富硒產品出海’”。
九、品牌長制度構想:常態化推進
現場與陳暉副市長探討“品牌長”制度,建議參照浙江“河長制”經驗,由政府領導、專家、企業家共同擔任“品牌長”,負責具體品類品牌的規劃與推進,形成“一人一品牌、一鏈一方案”的責任機制,確保品牌建設落地見效。
十、設立安康品牌日
提出設立“安康品牌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文化符號;同時倡議舉辦“安康品牌發展大會”,將其打造成集品牌賦能、招商引資、國際合作為一體的高端平臺。“大會可邀請金磚國家、歐盟中國等國際機構參與,同步發布安康品牌發展報告,推動‘安康富硒’品牌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
張建新教授以“標準化建設和實體品牌”為核心,著重指出強化標準化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張科老師圍繞“品牌服務對象及硒產品研究方向”,從市場營銷視角探討安康產品的品牌宣傳策略、推廣力度及商業模式;常明輝老師聚焦“數字化轉型助力富硒發展”,強調數字化轉型是富硒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需通過賦能生產、管理、銷售及產業協調等環節,驅動安康富硒產業升級。
陳暉副市長:錨定痛點 務實推進品牌建設
陳暉副市長在總結中強調,安康富硒產業歷經多年發展,已形成650億元產值規模,建成全國首個富硒產業統計體系,擁有189個認證富硒產品,但仍存在“品牌影響力不足、標準化體系待完善、營銷渠道單一”等痛點。他表示,市政府將從三方面推進工作:
- 與陜西省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會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由市富硒辦牽頭,市場監管、農業等部門協同,落實“品牌長”制度,明確責任分工。
- 2025年底前完成10個縣區富硒產品省級品牌認證,培育1-2個國家級品牌,同步推進“安康富硒”區域公共品牌與企業品牌聯動發展,例如“統一‘安康富硒茶’標識,允許二級品牌共存,形成層級清晰的品牌體系”。
借鑒陳放老師建議,策劃“安康品牌發展大會”,對接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等國際資源,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設立富硒產品展示中心,同時開發“富硒+文旅”“富硒+康養”等新業態,提升品牌附加值,還特邀陳放老師擔任安康市政府品牌顧問。
此次調研與座談,為安康富硒產業品牌化發展勾勒出清晰路徑。未來,陜西省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會與安康市政府將以“品牌引領千億級產業”為目標,通過標準化建設、國際化合作、市場化運營,推動安康富硒產品向“高附加值、高知名度、高市場占有率”邁進,打造陜西省品牌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標桿。
奇妙創意,快速落地
——創意江山旅游規劃院會同歐盟中國委員會、歐盟基金,全國農聯盟及多家央國企及上市公司,全國各地拓展EPC十f十0綜合體落地.模式,拓展歐洲許多先進文旅ip,并在全國征召文旅及鄉村合伙人。團隊總策劃為中國策劃學創始人陳放老師,原創旅游、鄉村ip幾千個。(項目前期咨詢請關注gzh:創意江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