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世界卒中治療提供“中國方案”,“泰山獎”得主劉建民教授再獲新榮譽。
“醫學界”綜合整理
近期, 備受全球神經介入領域關注的2025年世界神經介入大會(WLNC)在上海 成功 舉辦。
會上,“醫學界價值醫療泰山獎”2020年度臨床研究獎得主、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血管病中心主任劉建民教授獲“WLNC科學成就獎” 。
劉建民教授/圖源:上海長海醫院
劉建民教授是我國著名的神經介入專家,現任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臨床神經醫學中心主任、腦血管病中心主任、戰創傷中心主任、全軍腦血管病研究所所長,擔任國家卒中中心管理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卒中專科聯盟副主席等職。
授予其“科學成就獎”的世界神經介入大會(WLNC)是全球神經介入領域的頂級盛會,常吸引來自全球神經介入領域的頂尖專家與產業代表參與。
此番獲得“WLNC科學成就獎”,不僅是對劉建民教授個人學術造詣與行業貢獻的高度肯定,也標志著中國神經介入學科的整體發展已獲國際學界的廣泛認可。
“醫學界”此前報道,二十多年來,劉建民教授帶領團隊聚焦國際卒中領域的重難點問題開展了一系列臨床研究。
例如,DIRECT-MT研究是中國神經介入領域和神經外科領域首篇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的原創論著,研究圍繞全球腦血管病醫生在臨床上急救缺血性卒中過程中困擾已久的問題:急性大血管閉塞性缺血性卒中的臨床治療,在血管內取栓再灌注治療已成為一線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對于發病4.5小時內的患者是先溶栓再取栓,還是可以直接取栓?
“探索更快速更安全地開通閉塞腦血管的新模式是提高療效的關鍵。”研究的主導者劉建民教授曾對“醫學界”指出。DIRECT-MT研究正是針對這一全球關注的臨床問題,它采用國際最高標準的研究設計和高質量執行,聯合41家醫院的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共同完成。
研究在全球首次證實,對于發病4.5小時內的前循環大血管閉塞性缺血性卒中,直接取栓的療效不差于橋接取栓。DIRECT-MT高質量地完成,極大地提升了中國臨床醫生開展高質量臨床研究的信心。
最近5年來,劉建民教授團隊先后5篇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已提供了細分專業領域全球近30%的高質量循證醫學證據,彰顯了中國團隊在全球卒中臨床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5年5篇成果登上《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志》
他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含共同)發表論文557篇,SCI收錄187篇、《新英格蘭醫學雜志》論著2篇、《柳葉刀》論著3篇,總影響因子1094分;主編專著及指南18部;獲國家專利授權、軟件著作權96項。
此外,劉建民教授以第一完成人獲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24)、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4、2020)、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13年)、上海市醫學科技獎一等獎(2011)、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2008),主持了眾多重大科研項目。
因在國際卒中領域的卓越貢獻,劉建民教授還曾獲“醫學界價值醫療泰山獎”2020年度臨床研究獎(編者注:現更名為“臨床醫學研究獎”),以表彰他為世界卒中治療提供了“中國方案”。
在2021年接受“醫學界”專訪時,劉建民教授說:“作為醫生,自己永遠只有一個方向,永遠都要看到病人的病痛,感受病人的痛苦,然后想辦法解除,哪怕解決一點也好。”
附“醫學界”對劉建民教授的往期報道:
附“泰山獎”臨床醫學研究獎的相關信息: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