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什么時候才最見成色?是遇到“事兒”的時候。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而價值觀的“價值”,是你為了捍衛它,寧肯放棄什么。沒事兒時,文化往往只是個說法;只有遇事兒時,文化才露真容!又特別是文化相交遇到沖突的時候,你硬碰硬堅守什么,心貼心包容什么,實打實割舍什么,就說明了你真正信仰什么——又尤其在面臨困境下的文化乃至人性沖突時。為此,彼得·杜拉克說:“沒經歷過深深的絕望,我們就無從談信仰?!?/p>
作者:中外管理傳媒 任慧媛 楊光 辛國奇
來源:摘編自中外管理出品《萊克電氣的故事與哲理》
哲理的故事:
2018年8月2日,中美貿易戰陡然升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表聲明,考慮對301項下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征稅的稅率,從10%提升至25%!
這對于“出生”即有出海基因的萊克電氣來說,無疑影響巨大。要知道,剛剛上市兩年的萊克電氣,在2017年時海外營收占比已高達2/3。而25%的稅率對小家電行業,可能意味著海外業務進而整個公司的運營都會受到影響。作為上市公司,更需要提前布局避險。于是,董事長倪祖根第一次萌生了在海外建廠以規避貿易風險的想法。
2018年11月15日,萊克電氣發布公告:將以自有資金投資2000萬美元,在越南建設生產基地。第二年5月,美國關稅上調的“靴子”果然落地,而萊克的越南工廠已經如火如荼地開建了。2019年年底,萊克越南工廠正式投產。
但剛轉過年,新冠肺炎疫情就突然兇猛襲來,當整個中國乃至全世界都相繼按下暫停鍵時,萊克的越南工廠也同樣飽受考驗。
時間到了2021年5月,國內疫情已較為穩定,而海外卻仍是一片“水深火熱”。就在這非常時期,萊克電氣緊急外派了一支精干團隊前往越南工廠。無疑,在海外風聲鶴唳、國內緊扎籬笆的形勢下,這時出國,對任何人都意味著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和前所未有的風險。
去還是不去?在海外陽了怎么辦?怎樣說服家人?他們會不會一直擔驚受怕?畢竟這陣勢,誰也沒經歷過啊。但作為一支身負重任的隊伍,他們知道這時絕不能退縮,必須勇敢面對這次挑戰。就這樣,他們在忐忑中踏上了前往越南的航班。
到達后,他們發現越南的工作環境,果然和國內有很大的不同。首當其沖的,就是語言不通。越南本土員工大多不懂英文,會中文的更是寥寥無幾。因此,剛開始時,中方員工不得不依賴手勢和翻譯軟件來與越南員工進行基本的交流。
這種溝通方式無疑效率低下且容易產生誤解,增加了工作的難度和時間成本。于是,萊克管理層鼓勵中方員工學習一些基礎的越南語,以便更好地與當地員工交流。同時,他們有針對性地在每個部門都招聘懂中文的人做主管,確保信息的準確傳遞與執行。另一方面,鼓勵越南員工學習中文,對于掌握中文的員工,公司不僅提供語言補貼作為獎勵,還在晉升機會上給予優先考慮。這才逐步解決了最基本的溝通問題。
乍一看,越南模樣和廣東縣級市差不多,但細一品,似是而非,天差地別。越南工人們的工作習慣、文化背景與國內員工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比如,不同于國內快節奏、高效率的工作模式,越南工人似乎更注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他們更傾向于在完成基本任務后享受閑暇時光。
面對這樣的挑戰,如何調整管理策略,以適應當地的文化環境,就成為重中之重。萊克派去的管理人員采取了如文化適應與培訓、靈活的工作安排、績效評估調整、激勵機制的本地化等多項針對性策略,終于兼顧了企業訴求與本土員工的要求。
但不久,由于當地疫情開始爆發,萊克越南工廠只能進行封閉式管理,所有員工吃飯、工作、住宿都在工廠。但當時廠里還沒有建起宿舍樓,只好為500余位員工購置了簡易帳篷和睡墊將就將就,大家都睡在車間通道和辦公室里。為了解決員工的洗浴問題,萊克工廠就地取材,利用現場的貨架搭建了臨時淋浴設施。但期間還經常遇到水量低和無水的狀況,大家就想辦法自制容器存水,同時控制用水。更為難熬的是,越南的高溫天氣下,為了防范疫情又不能開空調,每位員工都是汗流浹背的,條件不可謂不艱苦。
比起肉體的難受,心理上的痛苦往往更為深重和難以言表。為了消除員工的恐懼和不安,萊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應對:國內總部通過視頻保持與中方派駐人員和越南管理干部的溝通交流。這不僅為員工提供了一個直接向高層反饋問題和建議的渠道,也增強了員工的歸屬感和安全感;總部快速購買防疫物資和藥品通過特殊渠道發運到越南,確保了員工在疫情期間能夠得到必要的防護和治療;按中國方案快速對工廠進行每日不間斷消毒,給員工發放降溫藥和口罩,讓員工感受到了公司的關懷和支持;通過政府關系,聯系防疫機構到工廠進行現場核酸檢測。這不僅提高了檢測的效率和準確性,也增強了員工對公司的信任。
但即便千盯萬防,廠里還是有一名員工被檢測出了陽性。為了控制疫情,陳部長和其他管理層又帶領大家緊急搭建隔離房。工廠因此也不得不暫停了所有生產。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怕什么來什么,廠內很快又出現了一例陽性。這下本土員工們開始感到恐慌,紛紛要求回家。萊克越南工廠管理層與政府部門進行了緊急溝通,費盡口舌后,終于為本土員工爭取到了臨時通行證,使得大部分本土員工得以安全回家。
員工是消停了,工廠能消停嗎?“剛開始是500多名員工,中途剩下389名員工,最后只有60多名員工在崗了!”對于這段經歷,萊克越南工廠的副總經理依然唏噓后怕。當時,為了解決員工數量不足問題,越南工廠所有派駐員工都積極參與到一線工作中,他們承擔著搬運物料、產品裝集裝箱等體力勞動,中方干部更是以身作則,帶頭投入到這些繁重的工作中,為的就是努力維持僅剩的一條生產線開工。
當時,他們不僅要確保越南工廠開工運作,還要與客戶保持溝通,努力將越南的訂單轉移到國內生產,以減輕當地工廠的壓力。同時與政府部門協商解決通行證問題,確保供應商能夠按照計劃定期進行配送。
經過這段前所未有的“煎熬”后,到了2021年9月,越南工廠終于實現了全面復工復產。
萊克的價值觀理念,每一條都是倪祖根親自擬定的,其中越南工廠副總經理印象最深的一條是:“盡心盡責”。
“把價值觀印到頭腦中,做事就有了準則。”他說,“倪總做任何事都是以身作則。記得我在萊克總裝一廠當廠長時,倪總經常早上7點就到了工廠。他說:管理者應當提前到場,以便進行事前規劃,而非等到員工到齊之后才開始制定計劃。倪總都身先士卒,我們還有什么可說的!”
目前,萊克電氣已經擁有越南和泰國兩大海外工廠,而且越南還在建設第二工廠,大量骨干員工被外派輪崗。雖然身處異國他鄉,但他們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萊克的價值理念與精神。(辛國奇)
故事的哲理:
企業文化什么時候才最見成色?是遇到“事兒”的時候。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而價值觀的“價值”,是你為了捍衛它,寧肯放棄什么。沒事兒時,文化往往只是個說法;只有遇事兒時,文化才露真容!又特別是文化相交遇到沖突的時候,你硬碰硬堅守什么,心貼心包容什么,實打實割舍什么,就說明了你真正信仰什么——又尤其在面臨困境下的文化乃至人性沖突時。為此,彼得·杜拉克說:“沒經歷過深深的絕望,我們就無從談信仰?!保罟猓?/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