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陳維賢
設計 | 蝶哥
現在做新媒體運營還有前途嗎?
這應該是很多尚未轉行做新媒體,以及目前正在從事新媒體工作的伙伴們都會尋思的問題。
對于前者來說,這關系到是否要加入這個行業;對于后者,則涉及到是否要長期投入,以及怎么投入。
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是分裂的。
可能有人說新媒體“狗都不做”,為什么呢?因為新媒體工作很“卑微”,尤其是沒有資金支持的情況下,需要自己去各種求合作,甚至要到別人的地盤去截流,還要面臨平臺封號等問題。工作內容也很雜,既做內容又做客服,甚至還得做社群運營,非常辛苦,工資也不高,所以“狗都不做”。
網友在評論“訴苦”
但也有一些伙伴認為新媒體還是有前途的,職業上限越拉越高。
在招聘網站上,確實有月薪 30K+ 的新媒體崗位,在俱樂部俱會員中,有人拿到了 50K+ 月薪的 offer,還有人在垂直行業做出成績后,自己出來做新媒體營銷服務,年入百萬。這么看來,無論是打工,還是全鏈路跑通后“單干”,新媒體還是值得拼一把的。
操盤手俱樂部會員來“報喜”
一方面有人做得很憋屈,不知道如何堅持下去;而另一方面,有人做得很愉快,甚至能夠拿到高薪資,獨立創業年入百萬。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當下月薪 30K 的新媒體運營需要會什么?我們又該如何完成職業突圍?
01新媒體運營正在銷售化
我認為這或許跟一個新媒體運營趨勢有關——新媒體運營正在銷售化。
什么是銷售化?簡單來說,就是所有的新媒體產出都必須與銷售額掛鉤,至少要間接掛鉤,比如獲取到有效的銷售線索量。所謂的曝光、閱讀量、粉絲等內容運營指標,在老板眼里不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他們只要結果。
而且這種趨勢正在變得越來越明顯,而且勢不可擋,背后的原因有二:
第一,互聯網內容平臺正在更加主動對效果負責。無論是小紅書還是抖音等平臺,都傾向于實現閉環,過去是電商生意閉環,現在就連線索生意也要閉環,今年各大平臺在力推「私信獲客」,甚至推出了對線索后端成交結果負責的投放出價方式。
既然平臺希望從對成交負責,作為平臺上的新媒體運營們就得跟著對結果負責。
第二,降本增效,老板只對看得見結果的工作做持續投入。尤其是中小企業更傾向于將新媒體視為一個銷售渠道,沒效果的渠道只愿意淺嘗,甚至有可能會一棒子打死所有的新媒體運營。
新媒體運營銷售化,能適應的從業者會越來越吃香。離生意更近了,也讓自己變得更有競爭力。
比如運營操盤手俱樂部里來自教培賽道的@陳葡萄,她在四年時間里從一名老師轉崗到新媒體領域,幫助自己所在的線下美術培訓機構,用機構號+老師 IP 號+學長學姐號的矩陣打法,在去年僅小紅書渠道就做到了課程年銷售額 2200 萬+,晉升成為新媒體渠道負責人,進一步擴大了渠道范圍和團隊管理半徑。
陳葡萄在小紅書上的新媒體矩陣
而無法適合新媒體運營銷售化的,則會感到越來越吃力,甚至不得不選擇放棄離開。
那怎么才能迎合這個趨勢,或者怎么做新媒體運營才能拿到高薪呢?
02當下,月薪 30K+ 新媒體運營需要會什么?
我在招聘網站上抓取了 302 個上海地區的新媒體運營崗位,并且對崗位職責和技能要求采用“詞云+詞頻統計”雙驗證的方式,嘗試從更大樣本量客觀的回答月薪 30K 的新媒體運營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ps.建議你也可以去找自己所在行業里月薪 30K+ 的新媒體運營崗位,會有更直觀的感受)
上海地區新媒體崗位薪資分布
從數據分析來看,有一些結論還蠻讓我意外的:比如,行業對崗位薪資的影響很大,月薪 30k 的新媒體運營主要集中跨境營銷、金融科技、高端美妝個護等行業,再比如現在的新媒體運營人才的招聘分布呈“橄欖型”的,需求量最大的是 10k-20k,20-30k 的單平臺的運營和專家級人才,而入門級崗位的招聘占比僅有 12.3%。
從專業能力要求來看,不同薪資的新媒體運營存在及其明顯的差異,月薪 30k+ 的新媒體運營崗位,對以下 4 大能力要求會更為強烈:
不同薪資的高頻技能詞
第一,商業策略制定,具備公私域全鏈路運營能力。我認為是要求能夠基于對目標人群需求和產品價值的深度理解,并且結合自己的運營經驗輸出可執行的,包含產品包裝、流量獲取、成交轉化在內的完整運營方案;
第二,項目目標拆解和落地。基于公司業務整體目標,拆解成為新媒體運營指標,能整合內外部資源(含平臺側資源)進行落地統籌;
第三,數據驅動決策。做對生意正向促進的事兒,有算賬能力,用經營 ROI 驅動決策,尋找同樣的投入,產出更優的方案;
第四,AIGC 工具應用。關注平臺和新技術的變化,尤其是經營工具的變化;至少要讓自己在需要成為公司中最了解平臺的人,能應用 AIGC 工具提升團隊的內容創作效率和質量。
月薪 30k 新媒體運營能力圖譜
03新媒體運營的職業“突圍”建議
如果此刻你也正在做或者打算做新媒體運營,我們可以相信它仍舊是一個有前途的崗位,可能起點比較低,但如能做到對生意結果負責,上限真的足夠高。
從基礎的新媒體執行層出發(負責內容的生產和平臺操作執行),僅需完成關鍵的能力躍遷點,就有機會晉升成為月薪 30k+ 的新媒體運營負責人,甚至是當你全鏈路跑通且盈利后,還會擁有出來“單干”的底氣。
新媒體運營的職業“突圍”
長時間扎根一個大行業,我認為是一個及其重要的大前提,比如美妝、金融、跨境電商、教培等行業都值得加入。另外就是要盡快擺脫“單一平臺的操作執行”,在商業策略制定、數據驅動決策、業務拆解與落地、內容生產能力上進行持續學習和實踐。
針對后者,目前運營研究社已有成體系的內容,可以助你進一步成長提效,縮短職業躍遷周期,讓你在業務實操中少走彎路。
首先,是運營資料庫。
我在 5 年前創立了一個專屬于運營人的知識社區【運營資料庫】,它應該是市面上有關于互聯網內容平臺運營的“最硬核”資料聚集地~
第一,有你需要的平臺運營向和操作向的知識體系,包括小紅書、視頻號、抖音、私域、電商、短視頻六個領域,你不需要再去搜集了,只需要去看,去學習掌握就好。平臺的最新動態我們也會推送給你。
第二,要是你在執行過程中,臨時遇到什么問題。比如播放量上不去,做引流沒線索,或者被封禁限流等等,在知識社區直接搜索,直接就能搜到資料,可以大大減少你篩選信息花的時間。
第三,軟技能(團隊協作、用戶洞察、項目統籌等)需要你去看一些平臺和行業的案例。知識社區里也有大量的平臺報告、行業報告、行業方法論、工作模板,你搜索的時候篩選“文件”就可以。
剛入行的運營新手,對資料庫的評價是:
嗨一開始被資料吸引,結果順利面試完準備入職啦~99 太超值了。
剛入行運營比較小白,加入星球后每天會固定花 1 個小時留給星球去學習消化當天分享的內容,不僅有更深入的思考,還可以打破信息閉塞!
新的平臺玩法也有及時更新,主打要用就有。
運營操盤手,對資料庫的評價是:
運營資料庫不管是覆蓋面的廣度,還是內容的深度,都是非常物超所值的。完全可以作為運營人的“新華字典”!
在教育行業超過 11 年,在給團隊做培訓時,也會借用資料庫的材料來做內訓課件。
每天都會看運營研究社的知識星球,可以開拓思維。
每到大促或者營銷節點,星球里就會提前分享各大平臺大促指導手冊或者營銷玩法,會讓我第一時間獲取最新信息轉手就分享給團隊其它伙伴,大大減少了我檢索信息的時間。
運營資料非常豐富,框架也很清晰。
如果你也需要對業務、對成長有幫助的實用資料,推薦你一定要加入,價值 199 元的資料庫現在只要 129 元,平均每天不到 4 毛錢。
PS.現在加入,還能免費領一本紙質版實體手冊(運營總監實戰手冊/運營操盤手內參 2 選 1,付款成功后私信星球寶寶企業微信領取)
其次,是運營操盤手俱樂部。
俱樂部是我專為運營操盤手打造的社群,希望通過聚集全國對結果負責的運營操盤手們、通過互相交流和學習,一起更好地搞流量、搞私域、搞利潤。目前運營一年多時間,已經有 1000+ 操盤手加入,且老會員續費率超過 50%。
俱樂部是怎么幫助新媒體運營伙伴完成能力躍遷的呢?
第一,100+ 運營實戰案例分享。
操盤手們剛接手新業務或者業務陷入瓶頸時,可能會有點不知道從何下手,想要看看同行/跨行是怎么做的。俱樂部有一年 40 期(過往已經有 75+)的操盤手案例分享,包括教培大健康這樣搞線索做轉化的案例;包括電商賣貨公域私域的打法;還有本地業務獲客成交的分享等等。
像前文提到的商業策略制定、項目目標拆解和落地、數據驅動決策、AIGC 工具應用等層面,我們的嘉賓分享基本上都有涉及。
給大家看一下我們「AI+ 業務提效」分享感受一下,更多的內容可以掃碼添加會員助理咨詢。
第二,高活躍度的高質量社群。
有的伙伴是公司里的運營“獨苗”,平時遇到問題沒什么人交流,不知道去哪里問。俱樂部群里有 1000+ 一線操盤手,可以幫你解惑。包括我作為主理人,也會在群里深度活躍。
做運營還有一個很關鍵的點,是跟上平臺行業的最新趨勢玩法,保持“不掉隊”,我們群里有一線操盤手分享一手信息(甚至有一些內幕信息)和行業的最新玩法,還會幫你整理好群精華高效獲取。
事實證明,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和交付,操盤手俱樂部確實可以助力運營從業者的成長。
有伙伴表示,將自己在俱樂部了解到新的運營模式和團隊管理模式,也用在了自己業務上,完成了以前沒法很順暢達成的事情。
有一位在線下做家紡的會員,在俱樂部看到某音團購的生意機會后,第一時間去落地,成了當地區域首批商家,幾十家門店上線后,單品破萬單。
還有非常多的會員,從操盤手的案例分享里收獲啟發,在俱樂部的社群里解決掉了自己困惑。
近期的部分嘉賓分享好評
最后,則是我自己了。
作為運營研究社創始人、運營操盤手俱樂部主理人,陪運營從業者一起成長的創業者,今年是我在新媒體平臺上創業的第 8 年。在 13 年 10 月,我在強制回購投資款觸發前,花了近 1000 萬元壓哨完成了“贖身”。我不僅創業安全上岸,還為自己攢下了一個擁有近 100 萬讀者關注的知識賽道自媒體賬號,一套在上海離公司只有 100 米,135 m2 “抗跌”的房子。
在創業“上岸”后,我選擇繼續扎根一個人群,將「陪伴運營從業者成長」這件事兒,變成自己長期的事業,而新媒體運營的從業者們就是一群值得我長期陪伴成長的伙伴。
歡迎你加入運營資料庫 or 運營操盤手俱樂部,和我,和成千上萬的優秀的運營操盤手一起成長躍遷。
更多運營干貨
「品牌對話」| | | | | | | | | | | | | | | | | | |
「品牌觀察」| | | | | | | | | | | |
「平臺運營」| | | | | | | | |
「運營方法論」|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