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軍校招生計劃已經公布,其中一個重要變化是:從2025年起,軍隊院校所有本科畢業生,均可直接報考相關學科專業碩士研究生,且今年所有院校招生計劃不再區分“指揮”“非指揮”類別,取消招考方向。
這一變化可謂“及時雨”,將極大促進軍校報考熱情。
實際上,較早些時候,比如本人讀軍校時期,軍校生是不區分“指揮”與“非指揮”類別的,且本科畢業是可以直接報考研究生的。到了本世紀初,“合訓分流”模式(學歷教育合訓、專業訓練分流)提出,兩類專業的雛形初現,但尚未在全國招生中形成統一框架。2017年國防生制度全面取消,軍校成為軍官培養主渠道,指揮與非指揮類招生正式成為主流模式,且“指揮”類專業本科畢業不能直接報考研究生,需要部隊3年以上工作經歷,而“非指揮”類專業可以直接考研。
然而,多年來的實踐表明,這一招生模式對軍校招生帶來了較嚴重的負面影響。一是指揮類院校的招生分數逐年下降,生源質量不斷降低。如2023年,陸軍工程大學、陸軍步兵學院、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部分指揮專業在某些省份出現無人投檔的情況,只能調劑或補錄。二是“指揮”與“非指揮”類考生的未來發展路徑不清晰,制約了考生的報考熱情。盡管軍校招生專業區分為指揮、非指揮,后來又增加了“指技融合”專業,但總體來看,多數軍校畢業學員均要分配到基層部隊從事基層崗位。比如,“陸軍工程大學”的非指揮專業,除少數人通過讀博進入科研機構外,其他學員均要畢業分配到基層部隊當“排長”,其他軍種院校與此類似。因此,即使選擇了“非指揮”專業,也極有可能從事指揮崗位,未來發展路徑并不清晰。
在這樣的背景下,指揮”與“非指揮”的專業劃分已經失去了意義,迫切需要調整。實際上,從2022年開始,國防科大、空軍工程大學等少數院校已經逐步放開了指揮類專業的應屆本科生報考研究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今,全面推開軍校本科生考研,且不再區分“指揮”與“非指揮”專業,無疑對軍校招生是一重大利好。
立足于長期服役,軍校放開本科畢業生考研有諸多優點:
一是讀研可以進一步夯實職業發展根基。這一點非常容易理解,當下是知識爆炸年代,知識的更新周期變得越來越短,讀研可以開闊思路和視野,接觸前沿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維層次,從而更好的服務未來戰爭需要。
二是讀研可以實現較快的軍銜晉升。按照新軍官制度,本科畢業授予少尉軍銜,碩士畢業授予中尉軍銜,博士畢業授予上尉軍銜。由于多數碩士培養僅需要2.5年時間,同本科生畢業相比,一般可提前晉升軍銜0.5年,如果直讀到博士,晉升軍銜的優勢更加明顯。在當前基層部隊少校以下軍銜晉升放緩的大背景下,讀研顯然是實現軍銜較快晉升的方式。盡管碩士也多數需要到基層部隊工作,很少能到科研院所,但厚實專業沉淀與理論素養是未來實現較快職級晉升的重要因素,尤其對于海、空、火箭軍,及信息支援、軍事航天、網絡空間、聯勤保障部隊來說,讀研的重要性更是如此,且總體上并不影響職級的晉升節奏。
三是讀研可以增加選調和進入大機關的籌碼。在具備主官經歷、旅團機關經歷的基礎上,如果再有研究生學歷加持,無疑增加了選調與進入軍級以上機關的籌碼,從而拓寬自己的職業發展前途。另外,讀研期間,導師在畢業時可能提供更好的平臺或者機遇,這些都是攻讀研究生可能的收獲。
四是讀研可以為退役選擇提供助力。具備研究生學歷在退役時同樣可以提供明顯助力,如果未來選擇“逐月領取退役金”方式退役,在未來應聘工作時會明顯比本科生更受歡迎,這在大城市尤其明顯,而且薪資待遇更加優厚。即使選擇“轉業”安置,也無疑會更受歡迎。而且,在新的軍官退役量化指標逐步推出的背景下,學歷必定是其中的一個優勢因素。
綜上所述,軍校招生放開本科生考研有諸多優點,在近些年軍校招生相對“遇冷”的背景下,將提高軍校招生熱度,吸引更多的優秀青年報考軍校,獻身國防!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