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怎樣畫胡楊 / 張凌超 著
名家怎樣畫胡楊
春季胡楊
01
胡楊幼芽勾線法步驟圖示
第一步:先用重墨勾出樹干和葉芽的輪廓線,注意芽的大小、疏密變化。
第二步:皴擦枝干與葉芽,再用淡墨染出暗部,體現立體感。
HU YANG
第三步:用赭石、朱磦、藤黃染出葉芽的層次與色彩的變化。
HU YANG
02
胡楊葉芽(沒骨畫法)步驟圖示
第一步:先用重墨畫出細枝并留出嫩芽的位置。
HU YANG
第二步:筆根處加頭綠,筆肚處加朱磦,筆尖處稍舔藤黃,點出葉芽,注意葉芽的顏色變化。
HU YANG
第三步:皴擦樹枝和葉芽,用淡墨染出暗部。
HU YANG
03
胡楊花畫法步驟圖示
第一步:勾出枝條,并用淡墨點出花的輪廓。
HU YANG
第二步:用朱磦染出花的組別,并畫出和花同時長出的葉芽。
HU YANG
第三步:先用淡墨染出每組花的暗部,再用曙紅和藤黃染出花的暗部和亮部,并用稍重的墨加強花的暗部。
HU YANG
04
胡楊細葉畫法步驟圖示
胡楊細葉畫法
胡楊受氣候的影響,它的葉子形成了一生三變的特性。葉子長出后,呈扁平的柳葉狀,逐漸長大,葉子開始發杈,呈鋸齒狀,再長,呈圓形有齒的楊葉狀,因此胡楊也叫胡桐。胡楊細葉就是幼芽生長后變成的。
第一步:以碳條打草稿后,調制濃墨筆尖蘸之,小心勾畫出胡楊的細枝,在細枝上勾勒出一簇簇扁平的葉片。
HU YANG
第二步:細心擦染枝條,淡墨填充葉片。
HU YANG
第三步:著色。調制三綠、鵝黃,淡抹葉片。淡墨擦枝條,使之更有層次。
HU YANG
05
春季單株小胡楊畫法步驟圖示
這是一枝春季單株小胡楊。受冬季風沙的侵襲,本來向上生長的胡楊卻不得已向側傾斜,有頑強生命力的枝條卻向上長著,春姑娘一到,它便開始萌芽。
第一步:以濃墨澀筆逆順皆可畫出樹干,樹干向左傾斜,用中鋒皴出樹皮的艱澀。樹枝向左前方伸展,有生發,筆筆有停頓,筆觸有轉折,越往枝頭,越變細小。偶有兩三枝挺而向上,破了向左傾斜的趨勢。枝條用筆有干有濕,格外生動。
HU YANG
第二步:用淡墨點染枝頭,成組成簇,似蝎虎爪。不等墨干,墨色加重,在點好的點中再輕點一二即恰到好處。
HU YANG
第三步:著色。用翡翠綠加三綠加少量鈦白,調稀,用筆頭點葉。葉稀疏稠密隨枝之大小而定,因是春季,還沒有到夏季旺盛的時段,應讓人感覺到小胡楊,生機盎然,嬌嫩而喜人。
HU YANG
名家怎樣畫胡楊
夏季胡楊
夏季胡楊的特點是:枝繁葉茂,葉子普遍呈綠色。葉子的表現方法,概括起來兩種:
點色法
01
夏季胡楊畫法步驟圖示
第一步:濃墨勾勒出胡楊的主枝和細枝,一定要把胡楊那種扭曲的身軀,斑駁的樹干,奮力上揚的枝條畫出來。雖然只有少數幾枝,也要顧及穿插,否則會顯得死滯。
HU YANG
第二步:破筆點樹葉,有聚散,分濃淡,點時讓出樹枝部分。
HU YANG
第三步:染色。用花青、藤黃少許,點出樹葉底部,再取三綠點葉子中上部,再調三綠加白,點葉子上部。樹枝干用焦茶加藤黃,調稀,擦染,留出亮光部分。
此種點色法生動精細,適合小幅畫作。
HU YANG
潑色法
這是兩株胡楊生長在一起的一幅圖。具體操作應隨機應變,由下朝上或由上往下,由里朝外或由外朝里,無所不可,以順手為原則。
第一步:用筆時蘸墨不宜太濕,中鋒直下,隨筆轉側。勾出胡楊樹的枝干輪廓,皴擦枝干,勾出的小枝。忌刻板,勿平直。再以干筆畫樹皮及疤痕,要有疏密,有穿插,有變化,筆筆見力。
HU YANG
第二步:枝干畫好后,添枝加葉。這幅圖在添加葉子時,酌情合理生發出許多小枝條,在小枝條上繼續點染葉子,使得這棵樹樹冠豐滿,枝葉茂盛。
HU YANG
第三步:染色。取花青和藤黃,調出深綠色點在一叢葉子的底部,然后在毛筆上依次蘸取白色、三綠、中綠,根據每一叢枝葉的明暗面,一筆潑成有變化的枝葉。用此法時要大膽,不可猶豫不決。可先將葉子部分用水噴濕,潑染起來效果也不錯。
此種方法比較概括,色階自然,適合稍大幅的畫作。
HU YANG
名家怎樣畫胡楊
金秋胡楊
金秋是胡楊的生命巔峰,這時的胡楊迸發出最鮮活最豐滿的生命,金黃、鮮紅、剛烈,像點燃的一團團火炬,氣勢壯闊,情緒熾烈,燃紅了整個天宇,給荒涼蒼茫的大漠戈壁增添了無限的生機,譜寫著千年史詩,像一幅幅詩中的神品畫圖,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和視覺沖擊。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攝影家、畫家、詩人、游客……紛至踏來為之歡騰、為之高歌、為之贊頌。
01
金秋胡楊畫法步驟圖示
雙勾夾葉法
第一步:用墨線勾勒出葉的外形,胡楊葉根據生長規律,有不同的形狀:柳葉形、楓葉形、楊葉形和圓形。每組葉子,要有不同的朝向。
HU YANG
第二步:填色。胡楊葉子顏色非常豐富,初秋黃綠色,中秋金黃色、鵝黃色,深秋黃中帶紅,還有暗赭色,筆頭調不同顏色填入勾好的葉形內,每組葉子顏色要豐富,還要有統一。
HU YANG
笫三步:重點是收拾,使畫面更加統一協調。首先用焦墨進一步點染葉子的暗面,注意整體感和體積感,然后用淡墨。染出葉子大中小分佈組合,最后用較亮的顏色點出葉子的高光部分,使畫面更加生動。
HU YANG
潑色勾勒法
第一步:筆上調入藤黃、鵝黃、朱磦,用筆點按出葉子大形,每片葉子有色階變化及大小、形狀變化。
HU YANG
第二步:在沒骨葉子上勾勒葉的形狀,在潑色形的基礎上,墨線有出有入,靈活多變,體現受光面與背光面的不同。以上兩種方法,適合比較紅的樹葉表現。
HU YANG
潑彩點葉法
第一步:筆上調入藤黃、鵝黃、朱磦或赭石,有色階變化。
HU YANG
第二步:一筆按下出現從淺至深的色階變化,重疊畫出團團葉子,要分出大小聚散葉組。
HU YANG
第三步:用藤黃加白 ,點出樹頭最亮部分。
HU YANG
沒骨點葉法
第一步:畫出一株樹的樹干和部分主枝,筆上要有色階變化的墨,在靠近樹干處點出重色墨點,靠近樹頭用淡墨點,樹身密,樹頭稀,組成一團團大小不等的墨色點。
HU YANG
第二步:用朱磦或赭石點每團葉的暗部,不要完全覆蓋墨點,留部分墨色透出。用鵝黃點出淡墨葉子。用藤黃加白點出樹頭最亮部葉子。
HU YANG
第三步:整理。用淡墨把每團葉子的明暗調整,使之諧調。
HU YANG
名家怎樣畫胡楊
冬季胡楊
一年四季的胡楊樹呈現出各自不同的姿態,黑白二色的主題是冬季胡楊區別于其他三個季節的明顯特征。每到冬日來臨,黑白世界的胡楊林脫盡了金黃色的繁華,枝頭殘存著的幾簇枯葉,赭褐色的光芒在胡楊林一片蕭索的黑白世界里泛起溫潤的光芒。當一場場冰雪覆蓋大地,黑色的胡楊樹上銀裝素裹,霜雪掛滿枝頭,晶瑩潔白,層層疊疊,每一根枝條都顯得玲瓏剔透。此刻黑白兩個極致的顏色,仿佛生動的刻畫出了一幅幅“水墨丹青”的中國畫,用中國畫中的水墨宣紙直接表達,就別有一番韻味了。
國畫大師潘天壽先生曾經指出:黑白二色是獨立存在的兩種色彩,絕非紅黃藍三色相互調和而能得到的顏色。黑白二色為原色,在中國畫中是完全獨立存在的。宇宙間萬有之色,可借白色間之,漸增明度;宇宙間萬有之色,可由黑色間之,漸成灰暗以至于消失于黑色之中。故黑白二色為五原色之主彩。
雪景胡楊的世界是純凈的黑白世界,歸結到中國畫的畫法上,可以說是水與墨的純凈世界。歸納起來可分為:留白法、磕灑法、施粉法、膠礬法。
01
勾皴留白法
勾皴留白法是中國畫中最為傳統的表現方法之一,有的勾皴部分以焦墨為主,主要表現中近景的大雪意境,比如圖版部分的作品《冷月》《冬之魂》《凈化》等。有的勾皴部分以淡墨為主,主要表現中遠景的大雪意境,如圖版部分《夢回原始》《金秋雪霽圖》等。
第一步:木炭條起稿。用木炭條畫出胡楊樹樁的外形,大致預留出落雪的位置、雪團的大小。用焦墨干筆從樹樁暗部畫起,用勾線的方法,轉折頓挫勾皴出樹樁的陰暗輪廓部分,筆筆生發,用邊勾邊皴、中側鋒并用的方法點畫出樹樁落雪以外的陰暗部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注意,用筆時要筆筆相讓,留空透氣,如擔夫爭道,堵而有序,用墨時,要干濕濃淡五色分明,切不可潴墨混沌。
HU YANG
第二步:待墨色干透后,用淡墨暈染樹樁落雪以外的部分,以形成畫面的整體感。暈染的墨色要淡,有雪的柔軟的質感。
HU YANG
第三步:用赭墨色對樹樁暗部稍加渲染,使雪景胡楊在冷調上有一些暖調的對比。用淡墨渲染雪的厚度,注意雪線的邊緣不能如刀削斧斫太過整齊。
HU YANG
02
施粉法
表現這種意境選用常規方法畫胡楊樹,同時采用磕灑鈦白粉點的方法綜合地去表現雪景比較貼切。
第一步:用線條勾畫出胡楊輪廓。
HU YANG
第二步:在遠處雪山部分用淡墨勾畫雪山遠景,用花青加墨暈染背景留出雪山部分以及胡楊樹上落雪的部分,暈染時筆里水分不能太大,運筆時要特別小心,以免雪景部分越來越少。
HU YANG
第三步:敲擊雪點,烘托意境。用中號毛筆調出濃厚的鈦白粉平臥縱執,在另一只平臥橫執的筆桿上敲擊磕灑,利用互相撞擊磕灑彈出白色雪點,敲的力重即有細碎的“雪點”散落,敲得力輕即有稍大些的“雪點”散落,筆頭上所蘸白粉多少不同,散落的點子有大小疏密之分。可以預先在廢紙上面試敲,到點子大小適中時方可敲上畫面。在墨韻比較濃厚的地方多多磕灑白色雪點,這樣畫面雪意會更加濃厚。
HU YANG
03
施蠟法
和施粉法不同的是,施蠟法在胡楊樹繪畫之前進行,而施粉法在后。
用施蠟法和施粉法描繪出的霧凇奇特景觀,可以表現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非常感染人的大場面,但是其對紙及繪畫方法的要求也很高,必須多次實踐方可運用自如。
第一步:在宣紙上用碳條按照圖示的結構先勾畫出胡楊的總體造型。宣紙正面勾皴出胡楊枝干暗部的樹的結構,勾皴時雪團的邊緣不可太整齊,要著重突出樹干上厚厚的積雪,因為霧凇總是與一場場大雪伴生。
HU YANG
第二步:用白蠟在宣紙上先畫出干前的白色霧凇枝條,走蠟時要有輕重、轉折、提按、頓挫等國畫中行筆的感覺,切不可輕滑橫掃。
HU YANG
第三步:在宣紙的背面用花青加墨烘染天空,即可出現潔白的霧凇景觀。
HU YANG
更多精彩后續,下期分享~
更多期待 等您訂閱、關注~~~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分享也是一種美德
我們尊重原創,所推薦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會及時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