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段時間那爾那茜的事件曝光之后,很多人都在說大家忘記了黃楊鈿甜的耳環事件,畢竟她也開始恢復了一些工作。
但俗話說得好,家有家法國有國規,犯了錯的人國家法律都會給出一個交代,這不在今日關于網友關心的這件事情,國家也做出了報道。
只不過這個調查結果,屬實有點讓人意外,不少網友都驚呆了,但這個結果也證明了一個問題,難怪黃楊能夠順利復出...
一個耳環引起的風波
事情要從2025年5月11日說起,那天黃楊鈿甜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的成人禮照片。
本來這是件挺普通的事,可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她耳朵上戴著的耳環,看著跟某奢侈品牌GRAFF的經典系列特別像,而這款耳環的公價居然高達230萬元!
想象一下,一個17歲的小姑娘,戴著價值上百萬的珠寶,這畫面確實有點刺眼,很快評論區就炸開了鍋。
大家都在問:一個年輕演員為什么有這么貴的東西?她的片酬有這么高嗎?還是說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黃楊鈿甜似乎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趕緊出來解釋說“耳環是媽媽的”,可這個回應不但沒有平息爭議,反而讓事情更加復雜了。
一些網友們就開始扒她家庭背景,挖出她爸爸楊偉曾是四川雅安的公務員,先后在雅安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和雅安市投資促進局工作。
按理說公務員的工資是公開透明的,怎么可能負擔得起幾百萬的耳環,這下可好,質疑的聲音更大了。
有人說楊偉是不是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受賄,有人懷疑他是不是參與了災后重建項目牟利,甚至還有人挖出黃楊鈿甜家住“億元別墅”,擁有多處豪宅和奢侈品。
壓力越來越大,5月16日黃楊鈿甜所在的嘉行傳媒坐不住了,發布了嚴正聲明,表示愿意接受監督,但也不會姑息造謠行為。
楊偉本人也發文澄清,說耳環根本不是正品,愿意接受鑒定,也否認自己參與過災后重建和有任何貪腐行為。
雅安市經合外事局也出面表示,楊偉已經辭職八年了,他個人及家屬的收入與單位沒有任何關系。
可這些回應似乎都無法平息公眾的質疑,直到5月17日,官方直接介入調查,雅安市紀委監委表示,相關部門正在對此事進行處理。
不得不說,這種全民“反腐”意識其實是好事,說明我們的社會正在向著更加公平、透明的方向發展。
但同時我們也要警惕不要陷入“有罪推定”的思維陷阱,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過早地給一個人或一個家庭貼上標簽,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被立案調查
隨著輿論持續發酵,雅安市迅速組建了一個專門的聯合工作組,由紀檢監察、公安、市場監管等多個部門組成的重量級陣容。
看來官方是真的把這事當回事了,打算徹查到底,但說實話,公眾這時候的關注點已經不僅僅是那對耳環值不值230萬了,而是轉向了更深層次的問題。
一個公務員家庭的財富來源是否合法?一個負責城管和投資促進的官員,是否存在以權謀私的行為?
要搞清楚這些問題,調查組面臨的難題可不小,首先是耳環的真假問題,甚至網上還出現了珠寶愛好者進行分析。
GRAFF這類頂級珠寶有特殊的鏤空鑲鉆工藝和防偽碼,就算是高仿也很難做到一模一樣,光看照片實在難以判斷,必須要專業機構的鑒定才行。
再就是財產來源的審查,耳環只是個引子,網友扒出的還有黃楊鈿甜家疑似擁有的價值不菲的首飾和房產。
要查清這些資產的來源,得一項一項去核實,工作量相當大,還有個麻煩是,楊偉早在2017年就已經離職了。
現在要追溯八年前他參與的項目,看是否存在利益輸送,這個難度就更大了,時間一長,證據可能已經不完整,相關人員也可能已經調動或離職。
不過最讓人起疑的,還是事件曝光后楊偉名下公司緊急變更法人和股東的操作,這種看起來像是“切割”的行為,難免會讓人覺得有貓膩。
隨著調查的深入,網絡上的討論也越來越激烈,很多網友強調自己“仇腐非仇富”,認為對公職人員的財產應該保持透明。
有人甚至把這個事件舉報到了中央巡視組,希望能引起更高層的重視,而輿論的焦點也從最初的"耳環是真是假“慢慢轉向了公職人員的廉潔性”和社會公平正義的討論。
隨著調查的深入,關于這件事情的真相也終于浮出了水面,原來全網轟動的“230萬天價耳環”,卻是價值300塊的水貝市場小飾品。
金屬材質也不是什么貴金屬,只是普通的銅合金、鋁合金和鐵合金的混合物,這下可真是把那些在網上信誓旦旦聲稱“能從照片看出是真貨”的“珠寶鑒定師”們打臉了。
黃楊的母親司玲霞,也在7月16日的時候解釋了這對耳環的來源,原來是2016年她的朋友劉芳芳在深圳水貝珠寶市場購買的套裝,大約300元左右。
那照片中看起來如此閃亮的效果,原來是佳能CCD相機的閃光燈反射造成的,根本不是什么鉆石的“火彩”。
這個解釋聽起來卻是很合理,畢竟一些專業相機的閃光燈,確實能讓很多普通飾品看起來熠熠生輝。
而且水貝珠寶市場也是全國聞名的珠寶批發市場,各種高仿飾品琳瑯滿目,很多看起來跟真品幾乎一模一樣,但價格卻只有真品的零頭。
7月16日,雅安市聯合工作組正式發布了調查通報,通報顯示,楊某在雅安工作期間確實存在違規經商辦企業的行為。
楊某以妻子名義入股了公司,違法所得3萬元已被沒收,他在參加公務員考試及在職期間,故意隱瞞了違法生育二孩的問題。
當時的計劃生育政策還沒有全面放開二胎,尤其是對公職人員,要求更是嚴格,楊某不僅超生了,還在考公時隱瞞了這一事實,這無疑是嚴重違反規定的行為。
對于網友最關心的災后重建項目和貪腐問題,調查結果是楊某并沒有經手過災后重建項目、資金和慈善捐款,也沒有通過其他方式從中牟利。
這一點倒是與楊某自己的解釋相符,通報解釋了那所位于惠州而非深圳的房子,楊偉一家根本就不是業主。
照片只是他們路過時覺得漂亮拍攝的,后被上傳至社交平臺,被網友誤認為是他們的家,也導致輿論就此發酵。
隨著官方調查結果的公布,風波逐漸平息,7月9日,黃楊鈿甜在社交平臺發布了“生日動態”,這是耳環事件后她首次回歸公眾視野。
雖然還有不少網友在關注耳環事件的進展,但官方的調查結果已經平息了主要爭議,對此你們怎么看呢?
參考信源:
關于網絡反映黃楊某甜“天價耳環”有關問題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2025-07-16---環球網
黃楊鈿甜“天價耳環”事件追蹤丨封面深鏡----2025-07-16 ----封面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