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云南日報》刊發文章
《全國文明村鎮祿豐市金山鎮河口村
——文明新風“潤”山村》
點贊祿豐市金山鎮河口村
以文明之風浸潤鄉土
以振興之力托舉夢想
打造了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原文如下
全國文明村鎮祿豐市金山鎮河口村——
文明新風“潤”山村
走進祿豐市金山鎮河口村,一條條干凈整潔的水泥路蜿蜒伸向遠方,綠樹掩映下,一幢幢小洋房錯落有致,這個曾經的貧困村,如今已先后榮獲“國家森林鄉村”“云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國文明村鎮”等榮譽稱號。
河口村
近年來,河口村以創建全國文明村為契機,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黨群活動室等資源平臺,積極開展移風易俗、“我們的節日”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通過評選“最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大力弘揚敬老愛親、鄰里互助的傳統美德,引導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營造出文明鄉風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濃厚氛圍。
產業賦能 拓寬幸福之路
文明建設讓村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盈,產業發展讓他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依托地處祿豐市近郊的區位優勢,河口村因地制宜發展烤煙、蘿卜、中草藥種植等特色產業,積極引進龍頭企業開展“村企合作”,推進生態豬、生態羊集中養殖,年出欄生豬3萬余頭,帶動群眾年增收900余萬元,2024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319元。
村間道路兩旁碩果累累
村民普進平是烤煙種植戶的典型代表,他家種了13畝烤煙,去年收入超過8萬元。“現在村里的路修到田間地頭,果樹、蔬菜長勢喜人,牲畜集中養殖,環境衛生也好了。”他說。
村民普恩紅也嘗到了產業紅利,他說:“我們家種了12畝烤煙,還有幾畝蘿卜,加上養殖收入,去年收入超過8萬元。以前靠人力,現在全是機械化操作,種植養殖大不一樣了。”
村黨總支書記魯忠祿說:“村里烤煙收入,戶均超過8萬元,中藥材種植帶動就業,群眾干勁很足。”他感慨道,以前村里基礎設施差,年輕人不愿回村。現在環境美了、路通了、房子也漂亮了,年輕人不僅愿意回來,還有人愿意嫁到我們村。
文化聚力 凝聚精神力量
河口村的文明建設注重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村里舉辦的彝族火把節都會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村里還建成了文化活動室和廣場,開展廣場舞、文藝匯演等群眾文化活動,有效激發村民參與文明建設的積極性。
目前,全村組建了2支33人的文藝隊伍,有42名文化志愿者,每年開展文藝演出20余場,特別是婦女群體在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我們村的女同志積極參與文化志愿服務,從跳舞演出到節慶組織活動樣樣都行。”魯忠祿說,她們既是文明鄉風的傳播者,也是鄉村振興的踐行者。
河口村小廣場一角
文明創建不僅體現在精神面貌上,也改變了村莊“容顏”。河口村轄9個村民小組,近年來深入開展“清五堆、改六小、美四旁”整治行動,推行“門前三包”責任制,完善“紅黑榜”管理和“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機制,將美麗鄉村建設與文明創建深度融合,形成了村莊干凈整潔、群眾自覺維護環境的良好氛圍。
從面貌一新到精神煥發,從產業致富到文化自信,河口村正以文明之風浸潤鄉土、以振興之力托舉夢想,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正在加速蝶變。
本文來源:云南日報、楚雄發布
合作微信:282888993(微信同號)
更多信息,訂閱《祿武微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