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村民采摘哈密瓜。藍玉春攝
盛夏時節,在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大路鋪鎮烤煙工場,種植戶李勛飛租用育苗大棚種植的哈密瓜迎來豐收季,這一輪種模式不僅讓大棚綜合利用率大幅提升,更催生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大棚內,一串串圓潤飽滿的哈密瓜掛滿藤蔓,工人們正忙著采摘、分揀、套網、裝箱,動作麻利有序。一箱箱封裝好的新鮮果實整齊地碼放在地頭,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果香,現場一派豐收忙碌的喜人景象。這種哈密瓜口感脆甜,汁水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
自成熟上市以來,訂單便源源不斷。“現在銷售情況非常好,每天大車要發兩萬斤到省內外。根本不愁銷路,因為我們種了八年了,質量、口感都已經得到客戶的認可,客商都不用過來驗貨,直接讓我們打包發貨就行。”種植戶李勛飛高興介紹道。
據了解,該烤煙育苗基地總面積20畝,以往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中旬集中培育煙苗后,大棚便進入近8個月的閑置期。為讓閑置資源“活”起來,李勛飛探索出“一棚兩用”的輪種模式,引進“曉蜜”“黃金瓜”等適合本地氣候的哈密瓜品種,借助大棚可控溫、強保濕的優勢錯峰種植,讓大棚在煙苗培育空檔期持續“生金”。
“大棚里控水、控溫都方便,能避開露天種植的風雨災害,種出來的瓜品質更穩定。一批能收十幾萬斤,一年能種兩批。我們摘完第一批,馬上就種第二批,在中秋國慶前后就能上市;等第二批收完,正好趕上煙苗培育期,這樣大棚一年到頭不閑著,利用率能提到最高。”李勛飛介紹說。
大棚“閑時不閑”,不僅讓土地效益最大化,更給周邊村民帶來了家門口的就業機會。基地常年聘請10余名村民務工,從瓜苗管護到采摘打包,大家足不出村就能實現穩定增收。“老板在這里種哈密瓜,有事就喊我們來幫忙,不用跑到外地打工了。像我們這個年紀還能有份工作,心里特別高興,越干越有勁兒!”60歲工人周冬英滿意地說道。(藍玉春 殷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