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沖突持續升級,伊朗亮出“王炸”,考慮封閉霍爾木茲海峽?特朗普緊急找普京幫忙化解危機。
近段時間以來,伊以沖突可謂是把中東的局勢攪得一團亂,雙方在波斯灣沿岸互扔導彈,動作雖然比去年激烈不少,但卻始終沒敢撕破最后一層窗戶紙。
這種“膽小鬼游戲”的本質,是雙方都在打自己的算盤,以色列的“崛起雄獅”行動,明面上是炸伊朗核設施,暗地里卻想把美國拖下水;而伊朗“真實承諾3”的報復,則是用幾百枚導彈的反擊亮明了自己的態度。
這里面有個關鍵矛盾,那就是以色列怕伊朗擁核打破地區平衡,伊朗又怕以色列沒完沒了的軍事訛詐。但有意思的是,雙方其實都在踩剎車。
伊朗愿意和美國談,以色列也沒敢全面入侵,說白了就是等一個“和事佬”出現。就像兩個吵架的人叉著腰互罵,眼睛卻瞟著旁邊的圍觀者,就等誰先出來說句“差不多得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伊朗這時候率先甩出“王炸”,對外透露正在考慮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可能性。這個夾在伊朗和阿曼之間的海峽,看著窄窄一條,卻馱著全球20%的石油運輸量。打個比方,全球能源市場就像個大水池,霍爾木茲海峽就是最粗的那根進水管,要是這管子被堵上,整個水池的水位都得晃悠。
不過,“封閉海峽”這話雖然聽著狠,但實操起來卻像是在走鋼絲。海峽最寬處近百公里,還有部分水域屬于阿曼,真要全面封鎖,相當于在國際航道上拉鐵絲網,難度比攔停海嘯還大。更要命的是,伊朗自己80%的石油出口也得走這兒,堵別人的路等于先斷自己的財路。
政治代價就更不用說了,全世界的油輪都盯著這兒,誰敢封誰就是跟全球經濟作對,這頂帽子太重了。所以明眼人都看出來,這招叫“虛張聲勢”,只是想讓對方知道“我有家伙”。伊朗要的不是封海峽,而是用這個大招逼國際社會下場。
此前,中伊外長進行了一次通話,雙方就一致表示,希望敦促以色列能夠停收。美國和俄羅斯則是另一種畫風,特朗普急吼吼找普京通話,一個小時的電話,俄烏問題沒聊幾句,全在掰扯伊以局勢。為啥美國不自己上?因為美伊關系僵得像塊冰,直接對話怕擦槍走火,只能找俄羅斯當“傳聲筒”。
伊以沖突未來會如何走向,主要還是要看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的態度。如果他執意要把“削弱伊朗核能力”進行到底,那伊朗的報復只會更狠。但從現實看,全面戰爭的代價沒人付得起。想要破局,就要找到比武力更有效的對話機制。當大國們把斡旋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選邊站,中東的火藥桶才有可能變成和平的試驗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