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腦洞:中美兩國在倫敦的經貿會談,全球媒體的焦點都集中在了中國對稀土管制上。為什么中國直到現在才打出稀土牌呢?借鑒系統的模式,中國還有哪些戰略牌可以打?
一.令美國尷尬的談判
其實本次經貿會談的重點在于中美雙方一定程度放棄“互卡脖子”,中國放寬對稀土的管制,美國解禁一部分對中國的芯片供應,讓雙方國內的經濟生產緩口氣。
但是雙方互換籌碼的行為,從美國的視角出發是非常難受的,因為雙方的牌其實并不對等。
因為高端芯片對中國而言只是解一時的燃眉之急,并且中國還在拼命地在自研芯片領域急起直追,擺脫美國對高端芯片的控制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稀土就不一樣了,它是現代工藝的“維生素”,美國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早在數日前就警告:稀土短缺已嚴重沖擊美國軍工業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而美國軍工業對稀土的渴求更為緊迫。
即便拋開緊迫性因素,美國如果要想自主供應足量的稀土,就要從開采、冶煉、分離、加工等再造稀土產業全流程,中間的人才培養和產業建設需要數十年的周期,所需投入的資金更是以萬億美元計。
退一萬步說,就算美國真的能夠橫下一條心去這么做,那么中國就會“半渡而擊”,隨時發起稀土的傾銷,將美國的稀土產業按死在襁褓中。
這次在倫敦的中美經貿會談是由美國主動提出的,對于之前反復強調“誰先打電話”的特朗普來說,他很清楚這代表著誰掌握了談判的主動權,事實上在談判之前的中美最高領導人通話也是特朗普致電習主席的。
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的談判籌碼只會越來越少,雖然主動邀談會讓自己掉價,從而在談判中處于被動,但是時間才是美國更大的敵人,它會讓美國掉價得更厲害。
二.攻守之勢異也
稀土是化學周期表中17種金屬元素的總稱,包括鑭、鈰、鐠、釹、钷、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镥、鈧、釔。
稀土本身在地殼中含量相對豐富,但已發現的可開采富集稀土礦比其他多數礦種相對較少,且分布很不均衡。
而在此基礎上,這17種金屬元素往往相互伴生,且物理和化學性質都十分接近,要將它們進行分離和提純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以上這些因素造成了稀土產能的瓶頸,而中國無論是先天稟賦還是技術能力,恰好成就了中國在稀土產能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早在2010年,中國就已經提供了全世界90%以上的稀土。
那為什么直到最近中國才打起稀土牌呢?
從2018年美國對華發起貿易戰以來,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美國對我們“卡脖子”,芯片、化工原料、民航發動機等都是美國限制對華出口的商品。
在中國還沒有完成高端制造業的攻堅時,自身在商品方面有求于人的地方太多,因此很難將稀土作為戰略武器使用。
但是經過了貿易戰以來的7年時間,國內在高端芯片、特種材料、工業母機、航空發動機等領域持續突破,逐步將自己產業拼圖最頂端的幾塊給補齊了。
截至2024年底,中國一共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從傳統制造業到高新技術產業均無空白。
這是人類歷史上從過有過的產業奇觀。
只有不怕被別人“卡脖子”了,才能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三.美式“全球化”的破產
今天中國能夠通過稀土對美國發起貿易反制,其背后是過去幾十年中國在各種不同的產業領域被美國無數次用同樣的方法拿捏的辛酸歷史。
好在這些歷史都已經過去了,但是未來中國卻可以在更多的領域對美國進行貿易限制。
這是美國一個世紀以來,第一次面對這樣被別人“卡脖子”的局面。
自二戰后美國逐漸建立起了全球化的分工體系,美國居于金字塔頂端,負責尖端研發及制造,德法日韓等發達國家把持技術密集型的中高端產業,東南亞、拉美等發展中國家則負責勞動密集型的低端制造業,其余的發展中國家則作為資源供應國存在。
按照美國最初的設計,這套全球化的分工體系是可持續運轉的,并且保證美國穩定地處于生態位的頂端。
但是中國的出現打破了美國的原始設計,因為如今的中國自身就是一個完全的產業體系,不僅完整,而且因為內部產業的高整合度,所以擁有斷層領先的成本優勢。
在美國的初始設計中,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工業化人口,超過1億,其余在這個體系中的國家工業化人口最多都在千萬量級。
而中國的工業化人口是直逼10億的,超過所有發達國家的總和,天然就是一個自成體系的產業生態。
到這一步,美國主導的全球化分工體系就已經被徹底打破了。
而美國對此也是有清晰的認識的,特朗普主導的“關稅戰”和“制造業回歸”就是進行逆全球化操作。否則在原有的那套體系下,擁有全產業門類的中國將對其他國家都具有不對稱的貿易優勢,美國也不例外。
結語
在美國的習慣思維中,對資源供應國是相當輕視的。因為資源供應國往往存在“資源的詛咒”,自身的工業發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大多數日用品和工業制成品都依賴進口。
因此資源供給國通常在和美國的經貿交往中缺乏議價能力,受到美國的擺布。
而美國對資源國的輕視也蔓延到了其他資源供給的領域,這一次美國在稀土領域的折戟一點都不冤。
歡迎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