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16日,英雄聯盟LPL2025第二賽段的比賽已經全部結束,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昨日迎來總決賽AL對陣BLG。以下是本場比賽的詳細戰報。
2025年LPL第二賽段決賽的硝煙尚未散盡,BLG上單選手Bin的賽后言論卻掀起了一場輿論風暴。在AL以3-1的比分擊敗BLG,奪得賽段優勝者后,Bin面對鏡頭直言:“這個又不是冠軍,只是優勝者,所以我覺得也還好吧。”這番言論瞬間點燃了電競圈的討論,#Bin說優勝者不是冠軍#的話題迅速登上熱搜第一,甚至引發了韓國網友的群嘲。在今年的賽事改革中,LPL將全年賽事整合為三個賽段,前兩個賽段的優勝者雖能獲得國際賽事資格(如MSI),但只有第三賽段的優勝者才是官方認定的聯賽總冠軍。從賽制設計來看,AL在第二賽段通過雙敗淘汰賽擊敗BLG,其奪冠路徑與傳統冠軍并無本質差異,不僅獎金高達110萬,還以一號種子身份出征MSI。然而,Bin刻意強調“優勝者≠冠軍”的話術,看似是對賽制規則的解讀,實則暴露出對對手成就的漠視。
這種邏輯矛盾在Bin的過往言論中早有伏筆。賽前他曾信誓旦旦表示BLG奪冠概率“至少99%”,甚至將季后賽目標明確為“冠軍”,但失利后卻迅速改口。AL經理愛笑的反擊一針見血:“打決賽之前喊奪冠,輸了就說不是冠軍?難道獎杯該發給輸家?”更具諷刺意味的是,Bin在2024年S14全球總決賽期間也曾聲稱“3-0擊敗T1”,最終卻以2-3落敗,這種“賽前豪言-賽后甩鍋”的循環模式,早已成為其輿論爭議的固定劇本。Bin的言論爭議折射出電競行業對職業態度的深層分歧。支持者認為,這種“嘴硬”是選手保持斗志的表現,甚至將其解讀為“真性情”的體現。的確,Bin在賽場上的激進打法和對線壓制力曾為他贏得“世一上”的美譽,其職業生涯也不乏高光時刻,如S10全球總決賽的劍姬五殺。但問題在于,當這種自信異化為對對手成就的否定時,便滑向了傲慢的深淵。
韓國網友的批評尤為尖銳:“如果Bin奪冠了也會這樣說嗎?這對某些人來說是真的擺脫遺憾誒,給點尊重吧。”這種情緒在LPL觀眾中同樣蔓延。AL為備戰決賽,選手每日訓練長達18小時,甚至睡在訓練室,而Bin一句輕飄飄的“運氣不好”,不僅否定了對手的努力,也暴露了自身缺乏反思的職業態度。更值得玩味的是,BLG雙C在采訪現場的憋笑畫面被鏡頭捕捉,側面印證了Bin言論的荒誕性。電競圈從不缺爭議,但真正能被銘記的永遠是賽場上的英雄。Bin的言論風波終將平息,而AL和BLG在MSI的表現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于Bin而言,與其糾結于“優勝者”與“冠軍”的文字游戲,不如沉下心來提升狀態,畢竟,當他在2024年MSI決賽中使用格溫打出90%勝率時,沒有人會質疑他的話語權。電子競技的殘酷之處在于,所有的豪言壯語都需要用獎杯來兌現,否則終將化作傷人傷己的回旋鏢。未來的路還很長,Bin能否在國際舞臺上繼續證明自己,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