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子期
這幾天的伊以沖突,把很多人都震驚到了:
伊朗,為什 么 這么菜?
在很多人看來,伊朗的軍事實力不比以色列差,甚至在一些數據上處于碾壓狀態:
現役軍人數量,伊朗60萬,以色列20萬;
坦克,伊朗10513輛,以色列400輛;
火炮,伊朗6798門,以色列530門;
伊朗以色列部分軍力對比
更不用說,伊朗有9000多萬人口,國土面積165萬平方公里,還有世界第三的石油儲量,論戰爭潛力應該遠甚于以色列。
而且事實卻是:
小而強的以色列,在過去幾天里對大國伊朗實現了全方位吊打 ,打死多名軍隊高層和核科學家,還炸毀了伊朗的核設施。
在以軍的轟炸威脅下,首都德黑蘭的市民們恐慌地通宵開車逃離,在高速上堵成長龍。這場面,太慘了。
號稱“中東強國”的伊朗 , 為何剛一交手,就成了不堪一擊的紙老虎?
其實,伊朗最大的敵人從來就不是美國或以色列,而是自己。
6月12日,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突然襲擊,以色列國防軍動用200架戰斗機,襲擊了伊朗境內100多個目標。此后幾天,又發動了幾次攻擊。
面對以色列的戰機和導彈,伊朗的防空系統形同虛設,完全處于被動挨打的狀態。
根據各方面的報道,可以確認 至少有5名伊朗軍隊高層在襲擊中陣亡 。其中包括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侯賽因·薩拉米 ,這是伊朗軍隊的靈魂人物。
據以色列軍方透露,伊朗的幾個軍隊高層是在舉行一場秘密會議時,被定點清除的。以色列引以為傲的情報部門,又立下了奇功。
此外,還有6名伊朗核科學家被暗殺身亡,都是參與伊朗核計劃的高級專家。除此之外,以色列還摧毀了伊朗境內的多處核設施、空軍基地。
經此一役,伊朗的擁核能力基本被打廢了。
而伊朗的反擊,卻顯得軟弱無力。
伊朗的導彈核無人機確實命中了一些目標,但卻沒能摧毀以色列的軍事設施,也沒能擊殺一位以色列高層。唯一拿出來炫耀戰績——擊落以色列的F-35戰機,卻被一些網友扒出來是“AI生成的圖片”。
伊朗官方X賬號發布稱,以軍“F35”被擊落,并公布殘骸照片
仗打到這個份上,全世界都看得出來:
伊朗這 次輸了, 而且輸得很徹底。
對于伊朗在戰場上拉跨的表現,廣大網友的態度是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
很多人在網上出謀劃策,說伊朗應該效仿巴鐵,采購某神秘大國的武器裝備,等等。
伊朗的遭遇,也喚起一些網友對于“落后就要挨打”的記憶。但沒必要過于共情,這個國家淪落如今任人欺凌的田地,原因主要不在裝備差距上。
從紙面上的數據來看 ,伊朗 的軍事實力并不弱:
伊朗有將近60萬人的強大常備軍,加上預備役有100萬人,有1500輛主戰坦克、500輛步兵戰車、2000門牽引炮和超過1000門自行火炮、火箭炮,彈道導彈超過3000枚,宣稱可以“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
而且伊朗對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一直很強,著名的抵抗之弧(由伊朗主導、聯合一系列反美反以色列的跨國聯盟,包括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阿薩德政權、也門胡塞武裝等),主要的支持者就是伊朗。
伊斯蘭“抵抗之弧”
然而在“豪橫”的背后, 伊朗其實是一個大而不強、漏洞百出的國家。
2020年,伊朗圣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遭到美國的暗殺,這是伊朗情報部門的核心人物,抵抗之弧就是由他親手建立起來的。
當時美國暗殺的手段,其實并不高明:伊朗的線人事先透露蘇萊曼尼要去伊拉克談判,路線時間都透露的一清二楚。結果就是蘇萊曼尼和親信們在伊拉克剛下飛機,就被美國的無人機一波帶走。
去年7月,哈馬斯政治局領導人哈尼亞在德黑蘭的酒店遇襲身亡。摩薩德稱,他們提前幾個月在酒店的房間里埋下炸彈,在伊朗軍方的眼皮子底下暗殺了哈馬斯的一號人物。
加上這次伊朗軍方遭以色列“團滅”,可以看出: 伊朗高層人員的動向,在美國、以色列情報部門眼中屬于單向透明的狀態,毫無秘密可言。
你可以說是中情局、摩薩德的業務水平很高,也可以說伊朗國內的“帶路黨”太多,但一個能被滲透成篩子的國家,一定是內部出了大問題。
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后,伊朗就成為了 政教合一的神權共和國。 宗教力量在國家權力結構中占據了核心地位。
在伊朗,有兩套軍隊系統, 正規軍(國防軍)和革命衛隊。 其中國防軍主要負責常規國土防御任務,接受國防部名義管轄;而革命衛隊直接聽命于最高領袖,核心使命是對內維護伊斯蘭政權,對外發動“圣戰”,輸出革命。
相比于國防軍處處受到限制,革命衛隊可謂是財大氣粗,不僅擁有自己的海、陸、空軍,還有導彈部隊、無人機部隊和核技術研發團隊。
這種“雙軌制”體現在伊朗社會的方方面面。比如,伊朗有總統、有選舉產生的議會,但國家的實際權力,始終把握在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手中。
不僅如此,以革命衛隊為代表的宗教勢力,把持著伊朗國家的經濟命脈,有數據顯示:
革命衛隊名下的企業控制了伊朗 57%的進口 和 30%的出口,壟斷60%石油出口、45%天然氣收入, 產生的GDP占伊朗全國的30%左右。
自古至今,宗教群體對于社會改革的態度多是保守的,特別是成為既得利益者之后更是如此。
在前幾年,伊朗曾經發生全國性的抗議事件,原因就是一名年輕女性因為“沒有正確佩戴頭巾”,在被警察拘留期間死亡。
2022年因為未佩戴頭巾被伊朗道德警察拘留后死亡的瑪莎·阿米尼
要知道在1979年之前,德黑蘭的街頭上隨處可見穿短裙的年輕女性。如今伊朗的女性不談政治權利,連拋頭露面的自由都沒有,這是絕對的開歷史倒車。因此,在伊朗國內的反對者里,女性的比例相當高。
而且比起阿富汗等國家,伊朗國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很高的。大學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1979年前的不足10%,飆升至近年超過60%,女性入學率甚至超過男性。
這主要是近年來伊朗面對封鎖和軍事壓力 ,全力發展科技、押注理工科的結果。
但高等教育普及的另一個結果就是:人們越來越理性,對宗教的認可度越來越低。
如今的伊朗就陷入 了一 個惡性循環:
為了打破美西方封鎖,就必須發展科技;
發展科技,就必須重視教育,培育大量理工科人才;
而科學教育必然會導致民眾覺醒,動搖神權統治的基礎;
難怪有人說,伊朗就像當年的大清:
落后挨打,就去學習西方科技,但從西方傳來的新制度、新思想,卻最終敲響了封建王朝的喪鐘。
過去幾年里,我們一再見證歷史的驚人反轉。
2022年,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了“特別軍事行動”。當時國內很多專家和媒體的斷言,在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力量面前,烏克蘭堅持不了幾天。
但現實是,一個喜劇演員領導的烏克蘭,居然和世界第二軍事大國打得有來有回。甚至在不久前還發動了一次無人機奇襲,千里之外重創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
反而是在去年,統治了敘利亞幾十年的阿薩德家族,幾乎在瞬間就崩盤了。被很多人吹捧“為何不慌”的巴沙爾總統,只堅持了不到一周。
短短兩年間,曾經風頭無兩的“ 抵抗之弧”,敘利亞已經變天,哈馬斯和真主黨也被打殘,而身為帶頭大哥的伊朗,慘遭吊打。如今抵抗最堅決的,反而是曾被嘲笑為“拖鞋軍”的胡塞武裝。
戰爭的勝負,數據只是參考,人心向背才是關鍵。
一個中學語文課本上的故事:
春秋年間,強大的齊國入侵弱小的魯國,曹劌站出來請求覲見魯莊公。于是有了《左傳》中經典的三問三對: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大意是:
想要打贏戰爭,靠供奉神明、給周邊人小恩小惠是沒用的,只有靠公平斷案,才能取信于民。
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不在于喊了什么口號,而是能讓每一個普通人有獲得感,能夠在共同體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曾在“冬季戰爭”中抗擊蘇聯侵略、被譽為“現代芬蘭之父”的卡爾·古斯塔夫·曼納海姆有一句名言:
工事、火炮、外援,都毫無意義,除非普通的士兵都清楚,他正在保衛自己的國家。
2025年風高浪急,世界格局巨變,面對關稅、脫鉤,普通人如何守護自己的錢袋子?
若你有這個困惑,一定要看智谷趨勢內部研判,每周為您解讀國際、宏觀、政策、樓市、商業等重要動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趨勢,直達財富的本質信號。
原價299/年,通過本文訂閱,智谷老讀者福利價199元/年,還加贈一年12場閉門直播!
限時開放30個名額
299元立減100元
三天后窗口關閉
參考資料:
1.九邊 為啥伊朗這些年給人的感覺是越來越弱了?
2.修明札記 伊朗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3.劉曉博說財經 大國崩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